中国特色道德文化构建的意义及路径探析

来源 :社科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uan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构建中国特色道德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呼唤,是破除当前道德困境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和谐文化和发展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因此,高度重视道德文化理论探讨,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道德建设与法律建设的关系,构建并完善中国特色道德文化体系,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
  【关 键 词】中国特色 道德文化 构建意义及路径
  21世纪的到来,意味着呼唤创新、追求创新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文化竞争的到来。在这异常激烈的竞争下,一个民族决胜于创新时代的必由之路便是构建和谐的道德文化环境。回顾我国文化环境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出我国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首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任务,随后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3月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而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再次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中国特色的道德文化,既是加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既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更是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灵魂所在。
  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在此,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的经济与政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实际上就是人化,就是人的文明化。道德作为文化,有其独立的历史发展和逻辑发展轨迹。它是在人的日常实践活动基础上慢慢积累而成的处理人际关系(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的原则、规范和理论观念,是大众生活稳定和持续发展的一种内在力量。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道德发挥着相当特殊而且重要的作用,道德文化和整个文化交织缠绕在社会之中,道德是整个社会文化的核心。失去它,一个社会的文化就可能丢失,或毫无活力地存在。这一点从我国古代贤哲的智慧里就可以得到证明,中华民族伦理道德文化源远流长,德治仁政思想熠熠生辉。孔子、孟子所开创的儒家正统思想把成德立人看作人的最高价值,而实现人生理想的根本途径便是把道德付诸实践。俯瞰世界,不同的社会形态对道德规范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创新性的对传统道德文化进行改造,构成了现代道德文明与古代儒家伦理文明的重要一环。中国在今天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由于面临特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更需要一种理性的、宽广而坚实的道德文化的支撑。因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文化,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任务。
  一、构建中国特色的道德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中国特色的道德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呼唤,是破除当前道德困境的迫切需要。
  当前中国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期,包括经济政治体制转轨也包括文化的极速变革和转型。因此,人们陷入了无法回避的、多元冲突的道德困境,即新生活的鲜活面容与旧心态的裹足不前。失范的道德评价,价值取向的错乱,道德教育的变形,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各种各样的非道德主义泛滥———以权谋利、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贪污受贿、奢侈腐化等现象成为社会绊脚石,见死不救、见利忘义、缺乏诚信、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欺行霸市等违法现象越演越烈,吸毒、赌博、卖淫、嫖娼、拐卖妇女儿童等丑恶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承担教育人才的学术领域也受到了极大的侵袭。这种道德的沉沦、灵魂的游离现象相当普遍,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发展造成严重威胁[1]。为了走出这一道德困境,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措施接踵而至,如制定《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而进一步提出的实质性舉措是构建中国特色道德文化的重要保证。
  (二)公民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前进的推动力。
  人处于环境中,时刻与环境发生关系,并由此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文化选择和道德心理。生活质量的一个标志便是良好的道德环境,这也是广大群众所期盼的。而文明主体又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是道德建设的主体。任何公民只有先参与到道德建设中来,才能实质上成为道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和享受者。大众应该摆脱传统“不听窗外事”的心态,系统学习和了解现代文明和现代知识体系,并进而拥有和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现代道德文化和现代人格理想。形成一种新型的道德文明,一种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一致的理性文明。人类从盲目征服自然到改造自然为我所用,从愚昧到启蒙,对精神文明的追求逐渐迫切,这一过程促使精神文明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纵观世界各个社会历史时代的发展,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类精神文明的提高推动着社会进步,而公民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则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巨大推动力。
  (三)构建中国特色道德文化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
  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而是法制经济,且真正成熟的市场经济也必定包含并遵循道德因素。从法制角度看,法律的基础最初就是道德习惯,是道德的更广外延。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和社会复杂化,这种新形势迫切要求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文化体系。在国内市场上需要信用,国际竞争中更是没有信用就无法立足。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如公平交易原则、非歧视原则等都强调对交易双方的道德要求。市场经济有独特的运行模式,根本上是一种契约行为,它促进交易双方走向公平竞争,推动人们去合理追求最大利润,驱动人们自觉实现促使交易顺畅的各种规章,要求人们按照自己所选择的规则办事。因为,这些道德规则,牵扯到所有交易主体,为了保护所有交易人的利益,就必须建设相应的道德规范来调节。我国商法规定企业必须实现“三公”即公开公平公正,必须讲道义、重信誉、守法律。经济法中规定要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合法合理的经营获利。要想取得竞争的优势,就得讲求从业道德,这样才能赢得顾客赢得市场赢得利润;否则,就会受到消费者的谴责,受到舆论曝光,甚至受到司法的处罚。   (四)构建中国特色道德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无论远古还是现代,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需要一种凝聚力,一种人民能普遍接受的观念——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风向标。十七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这几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是社会判断一个人言行得失的重要标准,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五)构建中国特色道德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内容。
  先进文化是驱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都知道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工程,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的方向和性质,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而加强道德建设则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构建中国特色道德文化可以提高56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快速发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对道德文化的建设起了重要规范作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与创新。其内容丰富、体系科学、逻辑严整,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规划远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未成年人和大学生的道德文件,更是体现了我国着眼长远,抓住重点,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公民输入正确道德理念的远见卓识。和谐文化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提出,更催生了新的文化视觉。可以说,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走上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推动中华文化走上世界的动力,而道德文化正是和谐文化之魂、之柱。
  二、积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新路径
  必须使人们了解建设中国特色道德文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付出几代人的努力和付出。在此过程中,应当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新路径。
  (一)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道德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理论支撑。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道德文化理论的来源层次决定了道德建设的高度与广度。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具有鲜明的集中了时代特色,对社会主义成员有广泛的指引与激励功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当之无愧的理论来源。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下提出的纲领性思想,是对整个社会的宏观把握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理应成为道德文化的理论来源。
  因此,加强道德文化理论建设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宏扬仁义真美、孤立打击假丑为内容,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的,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一代为步骤[2]。
  (二)植根于现代化这一时代背景,构建并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体系。
  在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的时代,不断出现道德败坏事件,激发了人们对社会道德文化的反思。一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应包括道德观念体系、道德规范体系、道德评价体系三个部分。这三个方面,我们都很缺乏。目前,我们尤其缺乏一个以人为本、与市场相适应的道德文化体系。我们要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完善。因此,当前最紧迫、最突出的任务就是要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指导下,逐步面向市场,使道德规范具体化、常态化,使每一项道德要求都具体通俗、便于记忆传诵和遵守实践;其次是使道德教育大众化、终身化[3]。倡导终身教育不光是学习知识提升自己,同时还要学习道德文化改善自己。最后是使道德监督社会化、程序化,完善道德监督评价机制,使每个社会主体和国家公民都能拥有充当道德监督者的责任心和义务感。
  (三)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很好地平衡现代道德文化和传统道德文化。
  从我国古代尧舜开始的“敬天保民”到现在倡导的“以人为本”,中华道德文化源远流长,如我国古代的任人唯贤、性善论等,都蕴涵有许多积极进步的道德文化思想,我们对此要继承并发扬,并与现代道德文化结合,将其转化成为与现代道德文化相适应的话语体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提升个人能力和知识道德素养。从市场方面看,就是要建立诚信体系,惩罚失信的企业与交易主体;从日常生活方面看,就是要建立诚信档案,与银行及就业等部门直接挂钩;同时,还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一切优秀道德文化成果并努力去解决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道德难题,如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环境的开发与治理问题,以及科技进步带来的利与弊的问题等等。
  (四)处理好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关系,使道德与法律相互结合,发挥合二为一的作用。
  法治以其强制性规范人们行为,重在惩戒恶行;德治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重在引导向善。道德以一种弹性的方式补充法律所带来的缺失。只有把强制性与弹性相结合,才能游刃有余。把人们普遍承认的道德观念纳入法律体系之中,使其具有更大的强制性。特别是我国处于改革攻坚时期,各方面漏洞大,更需要发挥道德这个隐形的手的作用。立法部门立法时,多吸取和参考群众意见,把良好的道德规范纳入法制视野;执法部门在执法时,除了严格遵守法律程序,也要运用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道德规范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办事效率又深得百姓尊敬信赖;司法部门要严格维护当事人利益,要保障正常的社会秩序,就要不断探索日常生活中的良好道德规范,防止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和官僚主义,使道德规范与法律的结合不断完善,密切结合,发挥合二为一的作用。
  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中,道德文化建设也必然要不断完善与创新,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文化体系。对此,政府应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起到引导、激励和扶持作用,积极调动全社会的责任心和积极性;社会组织则应发挥其组织优势和集聚优势,使优秀道德文化资源迅速传播和扩展,以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提升自我道德修养,响应国家道德文化建设的号召。只有全方位合作,才能使道德文化充分发挥改造社会、提升公众思想道德境界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才能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道德文化,进而促进我国国家形象、国家整体实力和世界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晓峰.完善中国特色道德文化体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J].理论建设,2008,1.
  [2]王東仓.试析我国优秀历史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的作用[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10,4.
  [3]孙雅君.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科技信息,2012,8(26).
其他文献
煤层气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新兴能源,在开采过程中伴随大量高矿化度的采出水,若得不到正确的处理会造成严重土壤污染,从而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是目前煤层气开采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论文以晋西某煤层气井场为研究区,采用微观分析法与剖面比较法,辨析该区煤层气采出水中污染土壤的主要离子,分析其对土壤污染的空间分布规律;利用盆栽模拟法,筛选出对污染元素具有吸附作用的优势树种,评价其对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能力,研究结
【内容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开始构建独立的反贫困政策体系,其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就是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最后的一道安全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在新经济体制下对贫困人口正式社会支持体系的重建。本文利用社会支持的相关理论,梳理了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的过程,描述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城市低收入群体提供社会支持的路径,该制度主要通过四条路径为低保对象提供社会
期刊
我国大部分的长距离供水工程由于地形变化及外部建筑物的影响,在发生停电等异常情况时极易发生停泵水锤,其会导致管道内水体分离再弥合,造成管道内压力在短时间内交替变化,致使管道破裂、供水中断,影响着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行。复合式空气阀作为一种水锤防护设备被广泛应用于供水管网中,其可通过调节内部的浮球及节流塞的位置状态进而调节排出气体的质量流量及气体流速大小来抑制正压水锤,当管道内出现负压时可及时补气抑制负压
【内容摘要】新儒家作为中国当代文化中的一支中坚力量,在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和吸收借鉴西方文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确理解当代新儒家是对中国文化建设指向的恰当把握。通过新儒家和新儒学概念的比较分析确立新儒家的基本特征。对不同时期三代新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思想的分析,归纳出当代新儒家的本质特征,为把握当代新儒家的精神实质起到积极的诠释作用,同时也为中国文化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方向性的选择。  【关 键 词
期刊
水资源以其独特的多重属性,影响和制约着大型煤产业园区的生态-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大型露井联采矿区(工业园)供水水源类型多元、生产单位多、工业类型多,用水要求变化多,用排水结构复杂,供需水量时空分布不协调,污水处理站工艺水平各异,各类监测设备、软件不通用,信息孤岛普遍存在,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该区的水资源配置水平,进而影响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C0406406
本文以阳泉市南川河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在充分了解河流自然概况、社会经济概况及空间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河流与排污口的水文与水质监测,分析出污染物时空变化规律及水污染特征;采用单项组分评价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的水质评价,结合排污口和河流及其污染物的时空分布规律与特征,研究现状水环境存在的问题;通过水质模拟,率定水环境容量计算参数,完成水环境容量计算,并分析河流自净能力;在上述研究的
【内容摘要】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表达渠道,公民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能力也偏低,微博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提高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由于微博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健全,自身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针对我国当前微博政治参与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引导、监督,这对于我国形成公平、有序的政治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期刊
聚烯烃作为用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具有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机械性能优良等特点,在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和国防军事等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传统聚烯烃缺乏功能基团的缺点愈发明显,难以满足日益精细且多样的要求。聚硅氧烷链段柔软,并且表面张力极低、化学稳定性好、耐高低温性能优良、生物相容性好,因此聚硅氧烷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其力学性能不佳,价格相对较高,与碳基材料相容性差,这成为了亟需改
对CO2有效地进行利用,将其转化为通用高分子材料是CO2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环氧化物和CO2的共聚反应可以获得同时含有聚碳酸酯链段和聚醚链段的聚合物多元醇—聚(醚-碳酸酯)(PEC)。PEC同时具备聚醚多元醇与聚酯多元醇的优点,拥有作为高性能水性聚氨酯软段的天然优势。但目前PEC作为软段多元醇制备水性聚氨酯的研究仍较少,功能化的PEC及其水性聚氨酯更是鲜于报道。此外,环氧化物和CO2的环化反应能生
燃料电池(fuelcell)具有对环境友好、能量转换率高、适用领域广泛等优点,在当今新能源发展的趋势下燃料电池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燃料电池的性能取决于阴极和阳极催化剂的性能,其中阴极的氧还原反应(ORR)动力学性能是决定燃料电池功率密度的重要因素。传统燃料电池使用碳载铂(Pt/C)作为阴极催化剂,这是因为Pt具有优异的ORR催化性能及良好的稳定性。但作为贵金属,铂价格昂贵且资源稀缺,这使得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