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课堂参与是新课程英语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在英语学习中的实效性。本文主要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职业高中英语 组织形式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05-01
学生课堂参与就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融入课堂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依其任务类型或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了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其实质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
一、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的现状
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课堂参与往往存在“重形式,轻实质,无实效”的现象。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时机不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结果由于活动的时机不当,收效甚微。
二是分组不科学。在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三是规则不明。在英语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四是时间不足。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Work in groups”,不到两三分钟就叫“Stop”。这时,有的小组刚刚开始,有的小组还未真正深入到主题。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二、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的对策
1.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英语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语言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宜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并带有一定挑战性的语言学习任务,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
2.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教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英语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小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由4~6人组成;分组时不仅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而且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英语水平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小组建成后,还必须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团结、民主平等,体现小组的团体力量和精神。
3.设立完整有序的合作规则
教师要控制课堂秩序,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有序”的合作规则,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1)明确责任分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各成员应有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和具体的责任分工。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才能使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并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使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地进行。(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盲从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例如,根据情景练习英语造句不仅要求学生按照英语语法规则“造”出正确的句子,而且还要“造”出适合情景的句子。
4.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1)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2)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交际操作和语用知识探究、讨论和成果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都得到发挥。
三、结论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1]武民鱼. 运用情感教育提高学困生语文课堂参与度[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4:94-95.
[2]高娜. 浅谈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海外英语,2013,09:52-53.
[3]黎颢. 浅析英语课堂中幽默教学的制约因素[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07:91-92.
[4]钱勇. 关于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课堂参与度的行动研究[J]. 疯狂英语(教师版),2012,01:68-71.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职业高中英语 组织形式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05-01
学生课堂参与就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融入课堂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依其任务类型或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了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其实质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
一、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的现状
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课堂参与往往存在“重形式,轻实质,无实效”的现象。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时机不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结果由于活动的时机不当,收效甚微。
二是分组不科学。在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三是规则不明。在英语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四是时间不足。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Work in groups”,不到两三分钟就叫“Stop”。这时,有的小组刚刚开始,有的小组还未真正深入到主题。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二、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的对策
1.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英语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语言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宜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并带有一定挑战性的语言学习任务,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
2.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教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英语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小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由4~6人组成;分组时不仅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而且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英语水平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小组建成后,还必须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团结、民主平等,体现小组的团体力量和精神。
3.设立完整有序的合作规则
教师要控制课堂秩序,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有序”的合作规则,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1)明确责任分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各成员应有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和具体的责任分工。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才能使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并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使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地进行。(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盲从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例如,根据情景练习英语造句不仅要求学生按照英语语法规则“造”出正确的句子,而且还要“造”出适合情景的句子。
4.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1)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2)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交际操作和语用知识探究、讨论和成果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都得到发挥。
三、结论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1]武民鱼. 运用情感教育提高学困生语文课堂参与度[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4:94-95.
[2]高娜. 浅谈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海外英语,2013,09:52-53.
[3]黎颢. 浅析英语课堂中幽默教学的制约因素[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07:91-92.
[4]钱勇. 关于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课堂参与度的行动研究[J]. 疯狂英语(教师版),2012,01: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