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安全文化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f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析安全文化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结合研究目的对本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80例产妇开展分组试验,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采取常规产房护理管理的40例产妇为对照组;将增加安全文化护理的40例产妇为观察组。完成护理后对比组间管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基于SPSS统计结果,显示组间管理效果各项指标(心理舒适度、护理安全质量、护理满意度)差异较为明显,观察组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SPSS统计结果,显示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较为明显,观察组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房护理管理中引入安全文化,可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安全文化;产房;护理管理;并发症;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2-0095-02
  产房是医院重要的一个科室,主要负责产妇的接生以及产前监测工作,因产妇分娩变化较快且复杂,新生儿免疫系统较弱,因此面临的风险较大,护理安全需求也相比其余科室更高[1-2]。产妇护理属于产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护理人员长时间与产妇接触和交流,因此承担母婴的护理安全。随着医疗安全制度的贯彻落实,医疗安全也得到更多医护工作者的关注[3-4]。安全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其可使医护人员思想、行为得到规范,减少差错,提升产妇生理、心理舒适度[5]。本院就安全文化在产妇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详细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结合研究目的对本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80例产妇开展分组试验,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采取常规产房护理管理的40例产妇为对照组,其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15例。年龄为23~37(28.34±2.78)岁。孕周为37~42(39.12±1.24)周。将增加安全文化护理的40例产妇为观察组。其中初产妇27例,经产妇13例。年龄为22~36(28.61±2.41)岁。孕周为37~41(39.10±1.22)周。产妇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产妇意识清晰;产妇能够积极配合医护工作;产妇在知情情况下加入研究。
  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伴有妊高症;意识障碍、交流障碍、精神障碍。
  1.2 方法
  1.2.1 對照组开展常规产妇护理管理,密切监测产妇体征,入院后予以产妇心理疏导,做好接生准备工作,掌握产妇宫口张开情况,产妇病情若发生变化,则及时联系医师进行处 理。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安全文化护理,具体如下。
  (1)由产科护士长担任组长,牵头组建安全护理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3名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构成。小组通过分析产妇具体情况,对产房现有管理模式存在的漏洞进行总结,并针对性制定隐患预防方案。由护士长组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学习《母婴保健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对现有医疗安全规章制度进行完善,每个月开展1次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培训,并由小组开展考核,使产科护理人员树立安全为主的责任意识,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安全护理意识。
  (2)通过减少护理人员操作失误,可有效预防和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全,减少护患纠纷数量。树立安全意识可促进安全文化的建立,通过强化安全文化管理,可使医护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得到提升,从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同时将护理人员自身合法权益与产妇合法权益结合,并对两者责任、义务予以确立,使母婴安全得到保障的同时,也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3)护理技能关乎护理质量,因此针对产科新进护士,需要加强护理技能的培训,同时注意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小组通过对产科护理人员开展技能考核,对成绩不合格的护理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并要求管床任务只能由考核通过的护理人员承担。护士长结合实际情况优化产妇带教制度,由年资较高的护士以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教学。
  (4)护患沟通可有效保障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加强护患沟通可拉近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同时保持态度耐心亲和,获取产妇信任,保障护理安全质量。不定期对产科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服务态度抽查,对服务态度良好的护士予以表扬和肯定,对服务态度较差的护士则予以口头教育,以督促的形式使产科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得到纠正。
  (5)产妇舒适状态下身心放松,心理状态良好,有利于分娩。而多数产妇入院后、分娩前心理、生理压力较大,容易产生负面心理,因此需对产妇开展心理护理、生理护理,提升产妇生理、心理舒适度。
  1.3 观察指标
  (1)管理效果。从产妇心理舒适度、护理安全质量、护理满意度三个方面对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单项指标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护理管理效果越好。
  (2)并发症。记录和比较两组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感染、宫裂出血、尿潴留。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数据均在SPSS 23.0中完成分析和检验,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Fisher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确定统计学分析,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管理效果比较
  基于SPSS统计结果,显示组间管理效果各项指标(心理舒适度、护理安全质量、护理满意度)差异较为明显,观察组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并发症比较   基于SPSS统计结果,显示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较为明显,观察组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安全文化整合了安全知识、安全责任、安全行为、安全意识,是人们对安全的看法和观点[6]。开展安全文化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工作的安全性,缓解医患矛盾,提升医护管理质量以及医院形象[7-8]。
  产房是医院用于产妇接生、产前监测的重要场所,其承担母婴生命安全的责任[9],因此在整个护理过程需要彻底遵循以人为本的人文护理理念,安全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核心,将安全文化引入到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符合产科科室的性质,可保障了母婴安全[10]。同时在安全文化指导下制定的对应风险管理措施,对于医护人员、产科分娩产妇及其家属在围产期所潜在的隐患风险可有抑制、规避的效果,全面降低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防止由于出现意料之外的风险而对母婴健康产生威胁,安全文化下的护理措施不但有利于产妇分娩后的康复效果,对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也有积极意义,符合多个方面的利益。
  本院在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落实安全文化,通过组建护理小组,提升了产科管理安全水平,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以及安全意识培训,提升了护理人员护理技能水平,也加深了医护人员对安全文化的认知,提升其安全责任意识,提高了产科护理管理水平,更好的承担迎接下一代的艰巨使命,通过严格规章制度约束、引导护理行为,全面保障母婴的健康与生存质量。
  本院研究得出,基于SPSS统计结果,显示组间管理效果各项指标(心理舒适度、护理安全质量、护理满意度)差距较为明显,观察组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SPSS統计结果,显示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距较为明显,观察组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分析认为,安全文化应用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开展有关安全文化的教育,可营造产房的安全氛围,使护理服务从被动转化为主动,护理人员通过对产房风险进行原因分析,并予以整改,提升护理工作质量以及安全性;通过安全文化的应用,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完善医疗相关制度、产科管理模式,减少护理差错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产房护理管理中引入安全文化,可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段逢时.安全文化理念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4):64-65,68.
  [2] 南军萍.分析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文化理念的临床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88):257-258.
  [3] 贾慧琴.安全文化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15):175,190.
  [4] 冯春梅,任春艳,赵琼花.对在妇产科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文化理念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究[J].保健文汇,2018(5):242,246.
  [5] 华维娜,常梅.安全文化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7):106.
  [6] 赵亮.探讨安全文化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3):67-69.
  [7] 梁秉伟.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6):61-63.
  [8] 罗艳,杨海秋.精细化管理在产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5):50-51,54.
  [9] 高蕊.安全文化在产房助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41-42.
  [10] 费雪梅.安全文化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226,22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膦甲酸钠联合保妇康栓对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宫颈HP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采用膦甲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膦甲酸钠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以及两组宫颈HPV感染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及阴道出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与动脉硬化检测指标baPWV、ABI的相关性,分析影响动脉硬化的因素,为高血压的早期诊断及效果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高血压患者500例作为观察组,非高血压者492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动脉硬化指标与高血压相关性分析,进一步分析体重指数、抽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饮酒等因素与动脉硬化的关系。对5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统计分析痰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短期肺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加行短期肺康复治疗。组间对比: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后的6 min步行试验距离;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组间对比治疗前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
【摘要】目的:研究阿戈美拉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主认知功能及生物节律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3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予以利培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上述用药基础上增加阿戈美拉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自主认知功能以及生物节律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
【摘要】目的:探讨与观察揿针埋针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4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本研究中将常规吞咽训练指导、健康宣教、康复护理等在对照组中进行实施,同时,以对照组为基础,给予观察组患者揿针埋针护理,两组都护理观察2个疗程。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吞咽功能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5.7
【摘要】目的:观察压力应对技能循序种植法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于本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为观察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0例观察组与40例对照组,对照组接受2型糖尿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压力应对技能循序种植法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糖尿病痛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面对及回避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屈服评分显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年龄评估(CGA)的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88例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CGA评估的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2周时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肺功能[第1秒钟用力呼
【摘要】目的:探讨凯格尔练习(Kegel)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在产妇产后盆底组织功能改善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妇产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阴道正常分娩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后3个月进行Kegel训练,观察组产后3个月配合Kegel训练、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治疗之后两组均实施盆底组织各项检查,对比检查结果,并为观察组患者制定产后康复治疗
【摘要】目的:评价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隐裂牙牙髓病患者中选择84例作为观察样本,根据抽签法进行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以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以根管治疗联合冠修复同步治疗,两个组别进行治疗效果、疼痛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疼痛率相比于对照组的疼痛率低,两个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用于卵巢囊肿手术患者中的实行方法及其价值。方法:随机挑选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00例卵巢囊肿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均分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