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探究性教学模式的认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y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以“以人为本,授人以渔,突出创新”为理念来实施我们的课堂教学已成为教育者们长期以来深思的问题。本文对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的认识做了探讨,并对如何进行探究性教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学探究 教学模式 探究性教学 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自美国的施瓦布明确提出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综合国力、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首选教育方式。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式下,它首先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得以展开,直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它正式确定为素质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理论界和教学实践纷纷作出响应,可谓硕果累累,然而仍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教师们面对教学实际茫然不知所措。基于以上,下面是笔者对数学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一些认识:
  一、探究性教学模式内涵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基于此,旧观念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数学课堂教学,相应地,教师的课堂教学也要从传统的“五步教学法”中解脱出来,以探究性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才更适合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环节
  探究性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以下五个环节(如图)
  1.创设情境
  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者,都依赖于兴趣。”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严谨地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及学习过程中大量地数学运算,冗长的公式推导,繁琐的定理证明,决定了数学学习的难度,对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心理品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以设计式、研究式、启发式、问题式、案例式等方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有必要的,它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激活学生思维,形成良好的情感环境。
  2.启发思考
  确定好教学目标后,为了使探究性教学切实取得成效,需要在探究之前向全班学生提出若干富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深入思考,并与当前学习对象密切相关的问题,以便全班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究。这一环节至关重要,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这是探究性学习是否能取得效果乃至成败的关键。这类问题要由教师提出。
  3.学生探究
  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经过实验、操作、观察、类比、归纳、猜想等活动,自己“发现”数学结论,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数学活动。
  4.协作交流
  本环节是与前面的探究活动紧密相连的。学生只有在经过了认真的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后,才可能进入高质量的协作交流阶段。也就是说,协作交流一定要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之上,才能为学生提供思路交流、观点碰撞、成果分享的平台。教师在此过程中要起到组织、协调、引导的作用。
  5.总结提高
  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与总结,对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并可联系实际,对当前知识点进行深化、迁移与提高。
  三、探究性教学模式案例分析
  首先,创设情境:分块方阵求逆矩阵。
  其次,启发思考:
  学生经过实践,发现运算繁琐!
  提出疑问:诸如此类方阵,如果遇到行数、列数较高的矩阵,有没有一种可以表示方便,运算简洁的方法呢?
  随后,学生探究、协作交流:
  学生经过探究发现:
  这样,由考察4阶矩阵转化为考察2阶矩阵是否可以简化运算呢?
  提示: 与原矩阵的逆矩阵有没有关系呢?
  于是,学生求出:
  猜想得出:
  最后,总结提高: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论证(略),得到此结论:
  那么,对于矩阵: (作为课后思考)
  通过此例分析,可以看出在进行探究性教学中,实现了功能的转变如下:一是教学思路的转变:由“知识讲解型”向“以问题为导向型”转变;二是教师角色的转变:由“灌输者”向“引导者”转变;三是学生角色的转变:“被动接受者”向“自主学习者”转变。
  四、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体会
  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未来基础学科教育的发展方向,它培养了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分析论证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互相合作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探究性教学模式中有意识针对数学素质各方面的加强,特别是如何引导学生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想学、我爱学”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方面的训练,一直是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的宗旨和指导思想。变传统的“师讲生听”为富有时代精神的“探究性教学”,找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顺应时代潮流的教学之路。以上只是本人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对探究性教学模式得到的一些认识。于此同时,在实践中让我深受启发,对知识的优化起到促进作用,提高了自己。
  参考文献
  [1]郭炳坤.汁重情境创设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 .数学通讯,2005.1
  [2]王文消.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以培养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一例[J].中学数学杂志,2005.1
  [3]龙开奋.数学探究课题研究[N].数学教育学报,2008.4
  [4]张慧洁.推行研讨性教学 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8.24
  [5]徐兆洋,吕传汉.系统观视野下的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8.4
其他文献
【摘要】经过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笔者发现:数学的教学,最终要教师本人落实到课堂中去,要做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求我们教师对科目知识要十分熟悉,教师只有不断揣摩教材,才能对教材有独到的体悟,在课堂教学中也才能做到“精彩纷呈”。数学教师的教学,就应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它的火热,享受数学中生动的故事。把数学的形式化逻辑链条,恢复为当初数学家发明创新时的火热思考,做到返璞归真,达到
摘要:新课标对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效率提出了较高要求,实现这一要求的重要途径是实施有效教学。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应采取的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 有效教学 策略  0引言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学美术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自我完善,以便与时俱进。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初中美术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极为不利,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本文将在分析初中美术教学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一些对策以便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美术 教学
摘要:在新时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为了有效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必须注重与生活的有机结合,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育经验,简要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活化教育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 生活 策略  生物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较其他学科更接近于人类认识和实践研究的是我们周围形形色色的生命现象,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生物学许多
语文考试制度改革以后,作文在语文试卷中的比重越来越大,150分的试卷,作文占50或是60分,作文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语文成绩。而现在的初中学生,因为中考压力,对语文学科不重视,平日也很少有读书的习惯,积累少,阅读素养差,思想水平低,表达能力弱,在写作上反映出思路不开阔,重点不突出,层次不清晰,主题不鲜明,描写不具体,讲故事不生动,不会构思立意等问题,所以作文成绩总是在30-40分之间,无形中使语文总
期刊
摘要:以能力为本位、用项目化方法改造传统课程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市场调研实务》课程改造为例,坚持市场调研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介绍了《市场调研实务》课程如何进行以能力为本位的项目化改造,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活动,提出具体的实施步骤。  关键词:市场调研 能力本位 项目化  一、高职教育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教学改革应紧紧围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率的流行病学情况,通过对广州部分地区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分析,明确危险因素,提出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