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进步、法医侦破手段的发展和刑侦人员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变态狂魔们越来越无所遁形,难以长期逍遥法外。如今,更多的人有条件、有能力尝试从社会、人性、遗传学、个人经历……等诸多方面,去探究一名连环杀手的“成长道路”。
目前业已告破、档案完整的连环杀手,大多具有一段扭曲的成长经历。如号称苏联头号连环杀手的齐卡提洛(Andrei Romanovich Chikatilo,作案时间1978-1990,确认杀害53名女子及幼童,最大45岁,最小7岁),自幼因尿床受母亲打骂,家境贫寒且因父亲二战中被俘而被打入另册,学业、事业和家庭生活都不顺利;号称“棋盘杀手”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头号连环杀手皮丘希金(Alexander Yuryevich Pichushkin,作案时间2001-2006年,宣称杀死63人,证实杀死48人),父亲在其出生前离家出走,自己一度被母亲送入收容所;美国史上第二号连环杀手、“绿河杀手”里奇韦(Gary Leon Ridgway,作案时间1982-1998年,自承谋杀71人,确认谋杀48人,被怀疑谋杀90人以上),父母不和、家暴;有档案可查连环杀手“世界纪录”保持者、哥伦比亚的洛佩斯(Pedro Alonso Lopez,作案时间1969-1980,自称杀死300多人,证实杀死110人,全部为8-12岁幼女)生长在妓女单亲家庭,恋童癖,青春期又曾被多次鸡奸;美国史上最著名连环杀手之一、“小丑杀手”盖西(John Wayne Gacy,作案时间1972-1978年,证实杀死33人,其中最小14岁,最大21岁,全部为男性),自由被酗酒的父亲虐待、歧视,成年后私生活紊乱……但并非所有连环杀手都是如此,如加拿大史上最恐怖连环杀手“猪场杀手”皮克顿(Robert Pickton,作案时间1983-2002年,证实杀死49人,可能杀死90人以上,全部为底层妓女),就是一个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完美无缺”的世袭农场主;被称作“最不像连环杀手的连环杀手”、美国人泰德.邦迪(Theodore Robert "Ted" Bundy,作案时间1973-1978,自承杀死30多人,实际杀死人数不详)则更是一个童年幸福、成长经历良好的“成功人士”。由此可见,“童年不幸”或“人生悲惨”并非一名连环杀手“养成”的必要条件——就更不必说世上遭遇这类不幸者成千上万,绝大多数即便不能发愤图强,至少也会遵纪守法了。
受歧视排挤、本身处于边缘群体或弱势地位的连环杀手为数不少。如齐卡提洛据说一直是被同龄人欺负的对象,里奇韦因轻度弱智始终难以融入社会,被称作“吃人医生汉尼拔原型”的戴默(Jeffrey L. Dahmer,作案时间1978-1991,杀死17人,都是男性),因长相过于清秀备受同龄男孩骚扰,成年后先后被大学拒之门外、因酗酒被强制退伍,盖西因体弱而无法参加北美校园最流行的大多数体育运动。但这同样只是硬币的一面,许多连环杀手形象“阳光、正面”,如盖西是著名的慈善家和勤奋的志愿者,邦迪积极参与共和党党团活动,并因此获得进入法学院深造的推荐,大学生涯成绩优异,且是公认的“大众情人”,甚至前面提到的盖西,在大学毕业后也成为一个崭露头角的青年政治家和职场成功人士……这些事实表明,不公、歧视固然可以让人变得疯狂邪恶,但一个疯狂、邪恶的连环杀手,是没道理將自己变成恶魔的责任归咎于“社会对我不公平”的。
2012年12月14日,变态连环杀手Rodney Alcala在曼哈顿最高法院接受审判。Rodney Alcala 是美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变态连环杀手之一,他利用对女性的吸引力,制造约会机会犯罪,被冠以“约会杀手”的称号。据警方猜测, 可能有高达30-100人死于他的毒手。Rodney Alcala智商高达160,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纽约大学高材生,还曾经是著名导演波兰斯基的学生和雇员。
性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也常常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连环杀手成因。这方面的例子的确不少:齐卡提洛是阳痿患者,洛佩斯和戴默性观念倒错,皮丘希金4岁时头部受过撞击,多名连环杀手被证实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但资料证明,绝大多数连环杀手并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尽管他们令人发指的作案手段常常被指为病态,但他们性功能正常,在作案时头脑清醒,具有自主能力。
至于“杀手的遗传基因”则荒谬得近乎不值一驳:“小丑杀手”盖西1994年被执行死刑,美国有关方面曾特意提取其大脑,试图从中找到这种“遗传基因”,结果一无所获。尽管一些连环杀手的父母处境不佳或行为可议,但大多数父母并没有犯罪纪录,其中还有像皮克顿那样世代居住一地且享有“门第清白”美誉的家庭。
那么,“连环杀手养成要素”的关键是什么?
首先,是一种畸形、邪恶的快感,即要么自以为能从杀戮中“替天行道、伸张正义”(如皮克顿和里奇韦专杀底层妓女,声称这些人“下贱堕落”,戴默和盖西专挑男同、男妓下手,则声称是在“消灭社会渣滓”),要么能从亲手杀人甚至一些更变态行为中找到刺激和快感(这一点许多连环杀手都供认不讳),这种扭曲、变态、极端的世界观、道德观让他们泯灭了羞耻之心和罪恶感,驱使他们在漫长的时间里一次又一次作案,且大多在落网后毫无悔改之意,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更有甚者,个别连环杀手会因为警察屡屡无法破案而感到失落,如皮丘希金曾表示,自己就因此更频繁作案,希望警察“好歹能了解自己”。 其次,连环杀手的出身、经历各异,既有沉默寡言不善交际者,也有风度翩翩的“大众情人”,但共同的特点,是习惯于拿“更弱者”开刀。
什么是“更弱者”?就是不论连环杀手是强壮或弱小,富有或贫困,出身高贵或身世卑微,他们的牺牲品永远是比自己更弱的人群,如幼童、幼女、流浪汉、乞丐、底层男女性工作者……这不仅因为在他们扭曲、畸形的逻辑下,惟有在“更弱者”面前才能显示自己的“强大”,也因为这样做更安全——皮克顿曾当庭供称“那些底层妓女每天多一个少一个谁记得住”,洛佩斯也曾坦言,专挑幼女下手,是因为这些女孩“天真、轻信”,且即便觉悟反抗也很容易被并不算强壮的他制服。
总是拿“更弱者”开刀的另一表现,是对犯罪现场的执拗。
许多连环杀手总是“猫”在一地或几地不断作案,如皮克顿之所以被称作“猪场杀手”,正是因为他把所有受害者遗骸埋在自家猪场地下,甚至将受害者皮肉制成肉制品出售、赠吃;皮丘希金所杀死的大部分受害者都被骗到其爱犬埋葬的莫斯科比茨维斯基公园僻静处杀害,其中多人埋尸于此;盖西的大部分受害者被埋在自家或自家附近……这种总在一两个指定地点作案、埋尸的做法与其说是恶癖或心理障碍,毋宁说是一种虚弱和恐惧在作祟——只有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连环杀手才能用“我是强大的”、“我是安全的”心理暗示来麻醉自己。个别相反的事例其实同样是这种“心理麻醉”的产物,如洛佩斯往来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秘鲁三国边界作案,是因为当时这些国家政局不稳,黑恶暴力犯罪猖獗,人口失踪如家常便饭,对他而言是极好的掩护。
从刑侦的角度,对“更弱者”开刀的习惯、执着于“安全气场”的心理麻醉,以及受害者常常是在符合连环杀手“预设条件”前提下随机挑选等特点,都增大了破案难度。因为“更弱者”往往信息不全,游离于家庭和社会交际圈外,即便失踪也很难及时被察觉;“安全气场”不论是像皮克顿猪场那样出人意料,还是像拉美“三不管”那般凶险,都是很难被“锁定”的现场;而“随机杀人”则让刑侦中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手段——摸排受害者社会关系,变得毫无意义。
2017年9月26日,美国佛罗里达州棕榈滩郡政府、县警察局联合宣布,他们揭破了一名隐身27年之久变态杀手的伪装——大名鼎鼎“小丑杀人案”的嫌犯谢拉.基恩(Sheila Keen)。
“小丑杀人案”是上世纪90年代令人谈虎色变的变态迷案:这年5月上旬的一天,在西棕榈滩豪宅区,玛琳.沃伦太太(Marine Warren)听到自家住宅门铃响,开门时看见一个橙色假发、红色鼻子、白色脸蛋,捧着用铝箔纸包着的大束康乃馨的小丑站在自己面前。她以为是朋友给自己的惊喜,高呼“多可爱啊”,就在这时,小丑从花束中抽出一支手枪,击中了毫无防备的女主人面部,然后扬长而去。玛琳在两天后宣告不治。
由于当时刑侦技术不发达,这起案件迟迟未能告破,尽管警方和许多人都怀疑,当时被传是玛琳丈夫迈克尔.沃伦(Michael Warren)“小三”的迈克尔公司雇员谢拉.基恩(Sheila Keen)是最可疑的凶嫌,但苦无人证、物证,警方甚至无法拘捕她配合调查。有恃无恐的谢拉继续招摇过市,更在2002年公然嫁给了迈克尔,成了“替补”玛琳的又一位沃伦太太。
当时许多媒体人和公众怒斥警方无能,任由罪犯逍遥法外。27年就这么过去,“小丑杀人案”已被许多人淡忘了。
但在远离公众视线的地方,法医们并未放弃努力,他们设法提取了相关嫌疑人和现场的DNA信息,希望未来刑侦科学的发达,可以帮助破案。
27年后的刑侦技术发展果然没有令老法医们失望:DNA辨识新科技从当年保留下的现场DNA信息中精确辨识出谢拉的DNA“名片”,这个被对此一无所知的弗吉尼亚州阿宾登新宅邻居们形容为“活泼善良主妇”、怀疑“警方是否弄错”的、长期顶着假面具生活的变态狂魔,就这样落入了法网。
因为没有“一直盯下去”而长期逍遥法外的变态杀人魔也大有人在。比如被许多人怀疑是“变态连环杀手世界纪录保持者”、而实际杀人多少连他自己也记不清的美国人李.卢卡斯(Hernry Lee Lucas)。
卢卡斯是美国弗吉尼亚州黑堡镇人,出生于1936年。据他后来自供,早在1951年他就先奸后杀,杀死了一名被他偷袭意图非礼的女生(后来翻供),他第一次坐牢是1954年(入室盗窃,判刑6年),第一次被确认的杀人案是1960年(因和母亲发生争吵刺伤对方,后对方因袭击引发心脏病在救护车上死亡,卢卡斯以二级谋杀罪被判刑20-40年),但警方并未把这个看上去形容猥琐的小人物放在眼里,结果他在美国南方各地不断“随机杀人”,甚至跑到国外去杀,却从未落入警方视线。
1982年10月,美国得克萨斯州警方在调查一名寡妇失踪案时偶然找到一条和卢卡斯相关的线索,搜查其住处时发现了一些未登记的武器,随机将他拘捕,准备以“非法持有武器”罪名起诉他。不料误以为警方“总算聪明了一回”的卢卡斯居然竹筒倒豆子,把自己所有的杀人“历史”一一吐出。
一度被押回弗吉尼亚受审的他得意洋洋地将杀人动机解释为“兴趣爱好,就像你们爱好散步一样,只不过兴趣各有不同而已”,并表示绝大多数被杀者和他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甚至素不相识,“我突然想爽一把就随便上街找个好杀的杀一下,如此而已”。他在长达一年多的供述中先后交代了3000多起谋杀案,真真假假且动辄翻供,以至于至今人们也弄不清他到底杀了多少人(据警方称能初步确认确有此案的约350起)。
虽然动机散漫,但卢卡斯杀人手段并不高明,且他的两名帮凶——有吃死尸肉怪癖的双性恋怪人图尔(Ottis Toole)和未成年即辍学游荡、和卢卡斯有不伦恋且和图尔也关系暧昧的卢卡斯外甥女鲍威尔(Frieda Powell)——在几十年里有许多马脚露出,但不论偶尔因其他罪案抓獲他们的警察,还是他们长期藏匿的得克萨斯州斯通堡“祈祷屋”宗教社区,都对他们宛如“灯下黑”,他弑母罪行昭彰,无从抵赖,却只关了10年半就“满血复活”被放出。 甚至在他1982年被警方无意中“锁定”并传唤、搜查后还一度被保释,在保释期间又杀了人;警方把“350人遇害”的报告呈送德州检察官,接案的检察官马东科斯(Jim Mattox)居然以“怎么可能杀这么多”为由,怒斥警方“靠谣言办案,荒唐透顶”。
好在各地警方终于亡羊补牢,耐心地排查其颠三倒四的供述线索,终于将上百起原本被斥作“谣言”的命案弄成铁案,但奇迹再一次发生了——直到1998年才终于被判死刑的卢卡斯居然引发最终判决地——得克萨斯州和美国甚至欧洲许多“人权团体”的“高度关注”,他们不厌其烦地向得克萨斯州政府施压,要求“刀下留人”,理由则十分“奇葩”:德州是美国死刑执行最多的州,应该“表现出一定的反省”,而这个匪夷所思的要求居然得到了满足,州长大人亲自签字特赦,将死刑改为无期,3年后变态杀人狂魔卢卡斯因遗传性精神病发作,在监狱中寿终正寝。顺便说一下,这位迫于压力签署特赦令的州长,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小布什(George W. Bush)。
正所谓“大隐隐于市”,能隐藏很久的变态狂魔并非都刻意“表现良好”,也有用“小坏蛋”形象示人,以掩盖其“大恶魔”本质的。
2018年10月24日,72岁的小迪安杰罗(Joseph James De Angelo Jr.)在加州萨克拉门托被捕,这名曾当过警察的退役水兵给左邻右舍的印象很不好,他当警察时因小偷小摸一些零碎被除名,后来做了27年超市工人,也是出了名的“手脚不干净”。
但谁也没想到,他是1976-1986年“东部强奸连环案” (East Area Rapist)和“加州暗夜尾随杀人连环案”的正主:在那5年里,他专门在深更半夜潜入独居女性或两人伴侣家中,如果是前者就百般折磨,甚至先奸后杀,如果是后者,则用电筒直射弄醒熟睡中的两人,将他们用鞋带绑起,用毛巾蒙住男被害人眼睛,在其后背放置一个金属盘子,声称“只要盘子响就杀掉所有人”,随后他会带走女受害人蹂躏(有时长达数小时),如果心情不错就在大肆搜刮后扬长而去,反之则会大开杀戒。他的变态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有时会公然打电话通知女受害人“我要干了你”,而在作案后他不仅会把所有值钱货扫荡一空,甚至还会吃光冰箱里的存货。
曾当过警察的他作案手段十分狡猾,事先总会精密踩点,甚至事先将受害人的武器弄坏,作案时他总会将受害人捆好再从容肆虐,如果在野外作案,他会杀死所有被怀疑目击作案经过的路人,有时他还故意犯几个小案或用陌生手法翻案,以混淆警方视听。
最终仍然是“锲而不舍”打败了变态狂魔:1980年加州达纳角“8.19”杀人案的受害者哈林顿夫妇(Keith
打开变态连环杀手的档案
目前业已告破、档案完整的连环杀手,大多具有一段扭曲的成长经历。如号称苏联头号连环杀手的齐卡提洛(Andrei Romanovich Chikatilo,作案时间1978-1990,确认杀害53名女子及幼童,最大45岁,最小7岁),自幼因尿床受母亲打骂,家境贫寒且因父亲二战中被俘而被打入另册,学业、事业和家庭生活都不顺利;号称“棋盘杀手”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头号连环杀手皮丘希金(Alexander Yuryevich Pichushkin,作案时间2001-2006年,宣称杀死63人,证实杀死48人),父亲在其出生前离家出走,自己一度被母亲送入收容所;美国史上第二号连环杀手、“绿河杀手”里奇韦(Gary Leon Ridgway,作案时间1982-1998年,自承谋杀71人,确认谋杀48人,被怀疑谋杀90人以上),父母不和、家暴;有档案可查连环杀手“世界纪录”保持者、哥伦比亚的洛佩斯(Pedro Alonso Lopez,作案时间1969-1980,自称杀死300多人,证实杀死110人,全部为8-12岁幼女)生长在妓女单亲家庭,恋童癖,青春期又曾被多次鸡奸;美国史上最著名连环杀手之一、“小丑杀手”盖西(John Wayne Gacy,作案时间1972-1978年,证实杀死33人,其中最小14岁,最大21岁,全部为男性),自由被酗酒的父亲虐待、歧视,成年后私生活紊乱……但并非所有连环杀手都是如此,如加拿大史上最恐怖连环杀手“猪场杀手”皮克顿(Robert Pickton,作案时间1983-2002年,证实杀死49人,可能杀死90人以上,全部为底层妓女),就是一个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完美无缺”的世袭农场主;被称作“最不像连环杀手的连环杀手”、美国人泰德.邦迪(Theodore Robert "Ted" Bundy,作案时间1973-1978,自承杀死30多人,实际杀死人数不详)则更是一个童年幸福、成长经历良好的“成功人士”。由此可见,“童年不幸”或“人生悲惨”并非一名连环杀手“养成”的必要条件——就更不必说世上遭遇这类不幸者成千上万,绝大多数即便不能发愤图强,至少也会遵纪守法了。

受歧视排挤、本身处于边缘群体或弱势地位的连环杀手为数不少。如齐卡提洛据说一直是被同龄人欺负的对象,里奇韦因轻度弱智始终难以融入社会,被称作“吃人医生汉尼拔原型”的戴默(Jeffrey L. Dahmer,作案时间1978-1991,杀死17人,都是男性),因长相过于清秀备受同龄男孩骚扰,成年后先后被大学拒之门外、因酗酒被强制退伍,盖西因体弱而无法参加北美校园最流行的大多数体育运动。但这同样只是硬币的一面,许多连环杀手形象“阳光、正面”,如盖西是著名的慈善家和勤奋的志愿者,邦迪积极参与共和党党团活动,并因此获得进入法学院深造的推荐,大学生涯成绩优异,且是公认的“大众情人”,甚至前面提到的盖西,在大学毕业后也成为一个崭露头角的青年政治家和职场成功人士……这些事实表明,不公、歧视固然可以让人变得疯狂邪恶,但一个疯狂、邪恶的连环杀手,是没道理將自己变成恶魔的责任归咎于“社会对我不公平”的。

性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也常常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连环杀手成因。这方面的例子的确不少:齐卡提洛是阳痿患者,洛佩斯和戴默性观念倒错,皮丘希金4岁时头部受过撞击,多名连环杀手被证实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但资料证明,绝大多数连环杀手并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尽管他们令人发指的作案手段常常被指为病态,但他们性功能正常,在作案时头脑清醒,具有自主能力。
至于“杀手的遗传基因”则荒谬得近乎不值一驳:“小丑杀手”盖西1994年被执行死刑,美国有关方面曾特意提取其大脑,试图从中找到这种“遗传基因”,结果一无所获。尽管一些连环杀手的父母处境不佳或行为可议,但大多数父母并没有犯罪纪录,其中还有像皮克顿那样世代居住一地且享有“门第清白”美誉的家庭。
那么,“连环杀手养成要素”的关键是什么?
首先,是一种畸形、邪恶的快感,即要么自以为能从杀戮中“替天行道、伸张正义”(如皮克顿和里奇韦专杀底层妓女,声称这些人“下贱堕落”,戴默和盖西专挑男同、男妓下手,则声称是在“消灭社会渣滓”),要么能从亲手杀人甚至一些更变态行为中找到刺激和快感(这一点许多连环杀手都供认不讳),这种扭曲、变态、极端的世界观、道德观让他们泯灭了羞耻之心和罪恶感,驱使他们在漫长的时间里一次又一次作案,且大多在落网后毫无悔改之意,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更有甚者,个别连环杀手会因为警察屡屡无法破案而感到失落,如皮丘希金曾表示,自己就因此更频繁作案,希望警察“好歹能了解自己”。 其次,连环杀手的出身、经历各异,既有沉默寡言不善交际者,也有风度翩翩的“大众情人”,但共同的特点,是习惯于拿“更弱者”开刀。
什么是“更弱者”?就是不论连环杀手是强壮或弱小,富有或贫困,出身高贵或身世卑微,他们的牺牲品永远是比自己更弱的人群,如幼童、幼女、流浪汉、乞丐、底层男女性工作者……这不仅因为在他们扭曲、畸形的逻辑下,惟有在“更弱者”面前才能显示自己的“强大”,也因为这样做更安全——皮克顿曾当庭供称“那些底层妓女每天多一个少一个谁记得住”,洛佩斯也曾坦言,专挑幼女下手,是因为这些女孩“天真、轻信”,且即便觉悟反抗也很容易被并不算强壮的他制服。
总是拿“更弱者”开刀的另一表现,是对犯罪现场的执拗。
许多连环杀手总是“猫”在一地或几地不断作案,如皮克顿之所以被称作“猪场杀手”,正是因为他把所有受害者遗骸埋在自家猪场地下,甚至将受害者皮肉制成肉制品出售、赠吃;皮丘希金所杀死的大部分受害者都被骗到其爱犬埋葬的莫斯科比茨维斯基公园僻静处杀害,其中多人埋尸于此;盖西的大部分受害者被埋在自家或自家附近……这种总在一两个指定地点作案、埋尸的做法与其说是恶癖或心理障碍,毋宁说是一种虚弱和恐惧在作祟——只有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连环杀手才能用“我是强大的”、“我是安全的”心理暗示来麻醉自己。个别相反的事例其实同样是这种“心理麻醉”的产物,如洛佩斯往来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秘鲁三国边界作案,是因为当时这些国家政局不稳,黑恶暴力犯罪猖獗,人口失踪如家常便饭,对他而言是极好的掩护。
从刑侦的角度,对“更弱者”开刀的习惯、执着于“安全气场”的心理麻醉,以及受害者常常是在符合连环杀手“预设条件”前提下随机挑选等特点,都增大了破案难度。因为“更弱者”往往信息不全,游离于家庭和社会交际圈外,即便失踪也很难及时被察觉;“安全气场”不论是像皮克顿猪场那样出人意料,还是像拉美“三不管”那般凶险,都是很难被“锁定”的现场;而“随机杀人”则让刑侦中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手段——摸排受害者社会关系,变得毫无意义。
一直盯下去就有收获
2017年9月26日,美国佛罗里达州棕榈滩郡政府、县警察局联合宣布,他们揭破了一名隐身27年之久变态杀手的伪装——大名鼎鼎“小丑杀人案”的嫌犯谢拉.基恩(Sheila Keen)。
“小丑杀人案”是上世纪90年代令人谈虎色变的变态迷案:这年5月上旬的一天,在西棕榈滩豪宅区,玛琳.沃伦太太(Marine Warren)听到自家住宅门铃响,开门时看见一个橙色假发、红色鼻子、白色脸蛋,捧着用铝箔纸包着的大束康乃馨的小丑站在自己面前。她以为是朋友给自己的惊喜,高呼“多可爱啊”,就在这时,小丑从花束中抽出一支手枪,击中了毫无防备的女主人面部,然后扬长而去。玛琳在两天后宣告不治。
由于当时刑侦技术不发达,这起案件迟迟未能告破,尽管警方和许多人都怀疑,当时被传是玛琳丈夫迈克尔.沃伦(Michael Warren)“小三”的迈克尔公司雇员谢拉.基恩(Sheila Keen)是最可疑的凶嫌,但苦无人证、物证,警方甚至无法拘捕她配合调查。有恃无恐的谢拉继续招摇过市,更在2002年公然嫁给了迈克尔,成了“替补”玛琳的又一位沃伦太太。
当时许多媒体人和公众怒斥警方无能,任由罪犯逍遥法外。27年就这么过去,“小丑杀人案”已被许多人淡忘了。
但在远离公众视线的地方,法医们并未放弃努力,他们设法提取了相关嫌疑人和现场的DNA信息,希望未来刑侦科学的发达,可以帮助破案。
27年后的刑侦技术发展果然没有令老法医们失望:DNA辨识新科技从当年保留下的现场DNA信息中精确辨识出谢拉的DNA“名片”,这个被对此一无所知的弗吉尼亚州阿宾登新宅邻居们形容为“活泼善良主妇”、怀疑“警方是否弄错”的、长期顶着假面具生活的变态狂魔,就这样落入了法网。

因为没有“一直盯下去”而长期逍遥法外的变态杀人魔也大有人在。比如被许多人怀疑是“变态连环杀手世界纪录保持者”、而实际杀人多少连他自己也记不清的美国人李.卢卡斯(Hernry Lee Lucas)。
卢卡斯是美国弗吉尼亚州黑堡镇人,出生于1936年。据他后来自供,早在1951年他就先奸后杀,杀死了一名被他偷袭意图非礼的女生(后来翻供),他第一次坐牢是1954年(入室盗窃,判刑6年),第一次被确认的杀人案是1960年(因和母亲发生争吵刺伤对方,后对方因袭击引发心脏病在救护车上死亡,卢卡斯以二级谋杀罪被判刑20-40年),但警方并未把这个看上去形容猥琐的小人物放在眼里,结果他在美国南方各地不断“随机杀人”,甚至跑到国外去杀,却从未落入警方视线。
1982年10月,美国得克萨斯州警方在调查一名寡妇失踪案时偶然找到一条和卢卡斯相关的线索,搜查其住处时发现了一些未登记的武器,随机将他拘捕,准备以“非法持有武器”罪名起诉他。不料误以为警方“总算聪明了一回”的卢卡斯居然竹筒倒豆子,把自己所有的杀人“历史”一一吐出。
一度被押回弗吉尼亚受审的他得意洋洋地将杀人动机解释为“兴趣爱好,就像你们爱好散步一样,只不过兴趣各有不同而已”,并表示绝大多数被杀者和他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甚至素不相识,“我突然想爽一把就随便上街找个好杀的杀一下,如此而已”。他在长达一年多的供述中先后交代了3000多起谋杀案,真真假假且动辄翻供,以至于至今人们也弄不清他到底杀了多少人(据警方称能初步确认确有此案的约350起)。
虽然动机散漫,但卢卡斯杀人手段并不高明,且他的两名帮凶——有吃死尸肉怪癖的双性恋怪人图尔(Ottis Toole)和未成年即辍学游荡、和卢卡斯有不伦恋且和图尔也关系暧昧的卢卡斯外甥女鲍威尔(Frieda Powell)——在几十年里有许多马脚露出,但不论偶尔因其他罪案抓獲他们的警察,还是他们长期藏匿的得克萨斯州斯通堡“祈祷屋”宗教社区,都对他们宛如“灯下黑”,他弑母罪行昭彰,无从抵赖,却只关了10年半就“满血复活”被放出。 甚至在他1982年被警方无意中“锁定”并传唤、搜查后还一度被保释,在保释期间又杀了人;警方把“350人遇害”的报告呈送德州检察官,接案的检察官马东科斯(Jim Mattox)居然以“怎么可能杀这么多”为由,怒斥警方“靠谣言办案,荒唐透顶”。
好在各地警方终于亡羊补牢,耐心地排查其颠三倒四的供述线索,终于将上百起原本被斥作“谣言”的命案弄成铁案,但奇迹再一次发生了——直到1998年才终于被判死刑的卢卡斯居然引发最终判决地——得克萨斯州和美国甚至欧洲许多“人权团体”的“高度关注”,他们不厌其烦地向得克萨斯州政府施压,要求“刀下留人”,理由则十分“奇葩”:德州是美国死刑执行最多的州,应该“表现出一定的反省”,而这个匪夷所思的要求居然得到了满足,州长大人亲自签字特赦,将死刑改为无期,3年后变态杀人狂魔卢卡斯因遗传性精神病发作,在监狱中寿终正寝。顺便说一下,这位迫于压力签署特赦令的州长,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小布什(George W. Bush)。
正所谓“大隐隐于市”,能隐藏很久的变态狂魔并非都刻意“表现良好”,也有用“小坏蛋”形象示人,以掩盖其“大恶魔”本质的。
2018年10月24日,72岁的小迪安杰罗(Joseph James De Angelo Jr.)在加州萨克拉门托被捕,这名曾当过警察的退役水兵给左邻右舍的印象很不好,他当警察时因小偷小摸一些零碎被除名,后来做了27年超市工人,也是出了名的“手脚不干净”。
但谁也没想到,他是1976-1986年“东部强奸连环案” (East Area Rapist)和“加州暗夜尾随杀人连环案”的正主:在那5年里,他专门在深更半夜潜入独居女性或两人伴侣家中,如果是前者就百般折磨,甚至先奸后杀,如果是后者,则用电筒直射弄醒熟睡中的两人,将他们用鞋带绑起,用毛巾蒙住男被害人眼睛,在其后背放置一个金属盘子,声称“只要盘子响就杀掉所有人”,随后他会带走女受害人蹂躏(有时长达数小时),如果心情不错就在大肆搜刮后扬长而去,反之则会大开杀戒。他的变态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有时会公然打电话通知女受害人“我要干了你”,而在作案后他不仅会把所有值钱货扫荡一空,甚至还会吃光冰箱里的存货。
曾当过警察的他作案手段十分狡猾,事先总会精密踩点,甚至事先将受害人的武器弄坏,作案时他总会将受害人捆好再从容肆虐,如果在野外作案,他会杀死所有被怀疑目击作案经过的路人,有时他还故意犯几个小案或用陌生手法翻案,以混淆警方视听。
最终仍然是“锲而不舍”打败了变态狂魔:1980年加州达纳角“8.19”杀人案的受害者哈林顿夫妇(Ke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