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手段,提高音乐教学成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c199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多媒体手段在小学已经得到了普及,其借助生动的影音演示效果,在多学科的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手段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广大小学音乐教师应当重视这一教学手段的作用,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运用,促进教学成效提高。本文围绕小学音乐教学中信息手段的作用及发挥其作用的途径进行分析。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信息手段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音乐学习具有浓厚兴趣,兴趣使他们更加喜爱音乐学习。许多小学生在沉重的学业压力下,生活紧张节奏快,缺乏生活与学习的乐趣,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介入,能够让学生领悟到音乐世界的奥妙与神奇。教师可以播放世界名曲,向学生讲述著名乐曲背后的故事,这样的教学手段的辅助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2.有利于营造浓厚教学情境。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将音乐这门艺术和自己的生活感知联系起来,多媒体手段能够为教学活动创设浓厚的情境,增强学生感悟效果。一方面,多媒体手段能够通过影音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旋律之美,同时结合视频、图像让学生产生综合的美的享受,营造出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现代多媒体手段能够将音乐教学内容通过声像形式表现出来,发挥学生生动的想象力,为音乐教学创设良好的情境。
  3.有利于增加教学信息容量。与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手段相比,信息教学手段能够补充大量的信息,如乐理知识、音乐家的故事、音乐作品的内涵,并且在教学中能够反复进行唱法技巧播放,这些优势都是以往教学手段或教师单纯示范讲解所无法达到的,借助这样的信息手段能够让音乐教学课堂教学空间得到拓展,提高实际教学成效。
  二、对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信息手段的途径分析
  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手段的作用,对信息手段的运用可以在乐曲欣赏、歌曲演唱、乐理知识等不同环节发挥各具特色的促进作用。
  1.乐曲欣赏教学环节发挥信息手段促进作用。乐曲欣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较大比例,占整个教学内容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播放乐曲之后由教师进行点拨,然后继续欣赏,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产生更为立体直观的感知,对乐曲的意境、主题、思想理解效果不佳。有了多媒体的帮助,学生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的乐曲旋律,而且能够欣赏到与歌曲内容相吻合的视频场景,这种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欣赏途径,能够更加直观地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震撼力,使学生对乐曲的旋律、主题把握得更加深刻、透彻。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全方位、全身心地对乐曲进行欣赏,更加深刻地领悟到音乐的魅力,这一教学效果的取得离不开多媒体手段的全力辅助。另外在乐曲欣赏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的帮助,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乐器,许多乐器是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无法见到的,多媒体的演示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不同乐器的特点、演奏方法及演奏效果有所了解。
  2.歌曲演唱教学环节发挥信息手段促进作用。在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进行歌曲内容教学主要依靠自己进行示范、学生进行模仿,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有效达到合唱、齐唱的气势,也无法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纠正。另外,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男音乐教师无法表达出女生的柔美,女音乐教师难以表达出男生的阳刚,在这种模式下,音乐教学只能将就进行,学生的理解与模仿效果不够理想。借助信息手段,这一问题可以迎刃而解,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向学生演示各种唱法,对合唱、齐唱等各个形式、阶段进行逐一展示,让承担相应角色的学生增加对演唱技巧的把握。另外,多媒体演示手段还可以弥补教师性别方面的不足,歌曲需要表现女生的柔美或是男生的阳刚,都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播放,不再受限于教师的性别。多媒体手段还能够反复进行关键唱法技巧的演示,不但演唱标准而且缓解了教师教学中的疲劳,是名副其实的不知疲倦的老师。另外,多媒体手段还可以在教学歌曲教学中向学生揭示歌曲创作的背景、蕴含的故事、表达的情感与思想、所颂扬的深层含义,等等,让学生在学会唱歌的同时理解歌曲的内涵,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解层次,同时强化思想教育效果。
  3.乐理知识教学环节发挥信息手段促进作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乐理知识教学是难度较大的环节,一方面是因为乐理知识比较倾向于纯理论内容,教学比较枯燥乏味,而且专业性较强,学生理解效果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另一方面是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进行创新,只是进行照本宣科,导致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存在障碍。在多媒体介入小学音乐课堂的背景下,其能够对乐理知识教学的模式进行优化与改变,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发挥信息手段对乐理知识教学的促进作用,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形象演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在节拍内容教学中,向学生播放不同乐器的演奏片段,让他们对节拍具有更加直观的感悟,也可以通过演示不同乐器的演奏节拍,加深学生的理解。其次,在乐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声像相结合的模式,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将乐理知识教学变得更为生动形象,尤其是将枯燥的乐理知识转变为形象的画面,对于强化学生的掌握效果作用尤为明显。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下载有关乐理知识诞生、变化的背景资料,让他们从源头上加深对乐理知识的认识,强化记忆掌握效果。
  由此可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手段具有重要的促进功能,广大小学音乐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实际需要,科学精练地使用多媒体手段,在乐曲欣赏、歌曲演唱、乐理教学等环节充分发挥信息手段的促进功能,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音乐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谢剑芬.谈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2]沙艳萍.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的运用[J].学周刊,2012(09).
  [3]张唯.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3).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从价值观念、人际交往、道德行为等方面分析了网络给中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当前中学德育工作提供一些观察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 网络 中学生品德 负面影响 应对措施  一、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社会中,网络被视为继报刊、广播、电视后的第四种媒体,它对涉世未深的中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大。客观地讲,网络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扩大交往范围、舒缓学习压力
摘 要: 幼师学生担负着启蒙学生的历史使命,他们的教学能力将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命运。而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以幼师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为出发点,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历,归纳出学生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拟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对幼师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 幼师教育 音乐教学能力 音乐技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气切患儿发生肺不张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呼吸介入科2017年2月到2019年10月收治的30例气管切开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
摘 要: 视唱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一个基础环节,对于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视唱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这阻碍了学前教育师资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给学前教育师资的成长成才和以后的职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本文对学前教育专业视唱教学中的不足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改善建议。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视唱教学 建议  社会对幼师的需求量呈逐
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管理工作无疑占有重要地位。是新时期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毅力、才能等综合性教育的重要载体。它是依据特定的德育目标,经过决策、策划、组织、指导,高效地使用德育各要素,以最终实现育人目的的管理活动。  一、时移世易,把握新时期特点  时过境迁,网络的出现悄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因而,充分了解把握网络环境的特征,是学校开展德育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前提。  (一)网络环境双重效应
摘 要: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其次才是“授业解惑”。可见,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德育直接关系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甘肃定西市安定区一农村九年制学校,对小学德育实效性进行了长达6年的研究,文章对有关研究成果汇总并展示。  关键词: 农村小学 德育 实效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古人告诉我们,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道”,其次才是“授业解惑”。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