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fe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隨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那种依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妨碍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总目标的实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中心。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教师应该抓好其中每一个环节。
  
  一、根据教学实际确定适当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教师组织一堂课,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任务是教学的纲,教学目的、任务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课,要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如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以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例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做好实验,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就要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相当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以适应实际需要,防止出现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根据教学实际和自身经验灵活地驾驭教材
  
  现行的化学教材是面向全国的。它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是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学习作好辅垫。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重点的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从而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驰适宜的知识结构。
  
  三、注重信息传输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模棱两可,实验结论似是而非,将使知识面目全非。因此教学语言应字斟句酌,完全符合学科知识,不允许有半点疏漏。此外教师语言还要求既精练、丰富、生动活泼,又有幽默感,同时还要速度适中,这样可以增添课堂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兴趣。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好的板书能够帮助教师表达讲课的程序和内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能够体现出讲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板书还能弥补教师讲授的不足,起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作用;好的板书便于学生记笔记,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理解和巩固知识。因此板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最合理的板书,排列出的纲目及图表等要清楚,字迹要工整、规范。一堂课一般一个板面,并分主、副使用。如一个板面不够,可用投影片或小黑板。
  
  四、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
  
  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初中生学习化学,往往反映内容多,杂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也不晓得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述语和原理,从而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是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
  比如,在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初中学生关于化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加以化学运动形态较物理运动形态更复杂、更抽象,一般难以直接、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要努力化难为易,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和练习。在学生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得出结论,上升为概念和理论。初中学生一般不大讲究学习方法,或习惯于按照学语文、数学的方法来学习化学,这就需要化学教师从一开始就运用典型实例,给学生以指导,要结合实验或实物来记忆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条件,以及反应后的产物,并且要注意联系对比,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从个性分析出共性。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形式,教师的一堂课不能只满足合乎科学性、系统性,还必须看到学生是否有了获得知识的动力;是否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思考和学习;是否处在积极的智力活动中。
其他文献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对“问题教学法”进行了探索,并在新形势下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上,有了一些简单的认识,收到了一些良好的效果。现把几年的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一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到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面对新世纪的来临,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我校历史教研组在高一历史的教学中,
摘 要: 本文从高中新生在物理学习上的特点和现实困难出发,探讨高中新生在学习物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高中一年级 物理教学 教学概念    长期以来,高中生普遍都觉得高中物理难学,特别是意志品质薄弱和学习方法不妥的那部分学生,更是过早地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打击了学习信心。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和高中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在增大,对高中新生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式”、“合作学习强调的协作、分享精神,为学生在社会性的群体中的适应和发展做准备”。因此,在物理新课程下尝试开展合作学习,必将给新课程的实施带来活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式,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对学生的培养,本文从学生学习品质形成培养、能力培养、探究精神的养成等三方面来论证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育与学生培养。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初中物理教学 学生培养    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方法、经历必要的过程,同时更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育要解决“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
摘 要: 传统的教育手段已经跟不上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把计算机与课堂教学紧密集合起来:应用PowerPoint把课堂主干知识制成幻灯片,并插入模拟动画和录像,把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高中化学 课堂效率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