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课是以一段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围绕某个知識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作为一线的美术教师,笔者通过将微课应用于美术课内外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以《花儿朵朵送妈妈》为例谈谈体会,《花儿朵朵送妈妈》来源于湘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花团锦簇》一课,本课以制作纸花,包装纸花,赠送纸花为主要内容和学习线索,属于“设计应用”的学习领域。纸花制作是本课的重难点。
传统的课堂,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知识的传授主要是先教后学,即通过老师的课堂讲解、示范以及辅导来完成,而学生消化美术知识则主要通过美术作品制作以及实践来完成。然而受课堂时间空间和人数的限制,老师的课堂讲授通常要花费大部分时间,学生的课堂美术实践时间就得不到保证,普遍的学校是大班制教学,人数多,老师的演示通常不能兼顾到所有学生有效观看。
现在,笔者将课堂上的技法讲授以微视频的方式在课前展现给学生,并配合课前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了一次由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的一次翻转,这次翻转带来了以下变化:
一、艺术学习更贴近生活
微课《花儿朵朵送妈妈》的内容聚焦在纸花制作这一重难点内容上,当然除了让孩子学习制作技能外,还要达成以花传情达意的情感目标,艺术来源于生活,孩子们在家自主学习是最好不过的场所,微课视频及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得有家的感觉,有爱的味道。于是我选择了制作康乃馨纸花,康乃馨象征母爱,孩子制作康乃馨送给妈妈也符合美术课设计应用领域物以致用的要求。当然孩子和妈妈都会有兴趣,在课前任务单中布置“看一看,聊一聊”环节,要求孩子根据自己和家人的爱好去欣赏花,讨论花,当然妈妈也很愿意参与到自主学习活动中来,和孩子一起互动交流。既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又拓宽学习交流的平台。
“学一学,试一试;比一比,想一想;做一做;”这几个环节是孩子们一边看微课视频一边学习纸花制作。微课视频拍摄选取最佳角度,把制作过程拍得清楚唯美,提高了观摩的效果,克服了大班课堂教学演示环节效果差的弊端,讲述过程采用的是儿歌形式来介绍,甜美配音,风趣幽默,天真活泼,让孩子一看就想学,一学就容易懂,在制作步骤中配上简明扼要的文字提示,使制作过程条理更清楚,步骤更明确,方便学生反复有选择地观看能兼顾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变得轻松和容易,真正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没有课堂上老师的“严防死守”,学生更能自觉主动地学习。
“秀一秀,评一评”这项任务是让学生把作品发布到班级网络上,进行评论,点赞,交流。任务单中通过看,说,听,做,想,评的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这种迂回前进的“战术”也让学生不得不自主起来,同时网络上学生之间的评论交流也拓展了思路,增进了友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是传统课堂的“旁观者”,老师通过查看网页,也能了解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为制定合理的方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找到依据。
二、课堂思维更有潜力,创作更有激情
教学的关键是促进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自发开展有意义的、深刻的学习才是教学的核心。推进素质教育,构建有效课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真正做到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
在通过课前学习充分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本课课堂实践分为5个环节:
“美术新闻小广播”这一环节,由学生以新闻形式报道本周的美术事件,诣在增加课前微课程的关注度。
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展示了学生发布在班级网络上的康乃馨纸花照片以及与妈妈的亲密合影,并由孩子们自己讲述照片背后的小故事;以及孩子现场展示康乃馨纸花制作过程片段,通过观看展示,老师能够了解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这个环节的设计本身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纸花制作知识抢答:
设计的8个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思考有操作练习,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
纸花制作比赛和课堂作品评比颁奖:
这是一个知识巩固和创新的过程,以小组为单位,互助合作,利用各种材料各种方法制作形态各异的纸花,过程中学生之间有观摩,有探讨,有欣赏,有评价,老师不再以讲为主,而是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组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和美术创作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固知识的掌握,领会知识的应用和延伸,最后呈现的作品要比传统课堂更美,更丰富,更有创意,当然,学生能收获更多的成就感。
综上所述,微课的应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习自主权的回归有利于实现人人学、处处学、时时学。使课堂教学科学化、艺术化、民主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让课堂充满温暖的氛围,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树立自信心,真正感受到快乐。
传统的课堂,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知识的传授主要是先教后学,即通过老师的课堂讲解、示范以及辅导来完成,而学生消化美术知识则主要通过美术作品制作以及实践来完成。然而受课堂时间空间和人数的限制,老师的课堂讲授通常要花费大部分时间,学生的课堂美术实践时间就得不到保证,普遍的学校是大班制教学,人数多,老师的演示通常不能兼顾到所有学生有效观看。
现在,笔者将课堂上的技法讲授以微视频的方式在课前展现给学生,并配合课前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了一次由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的一次翻转,这次翻转带来了以下变化:
一、艺术学习更贴近生活
微课《花儿朵朵送妈妈》的内容聚焦在纸花制作这一重难点内容上,当然除了让孩子学习制作技能外,还要达成以花传情达意的情感目标,艺术来源于生活,孩子们在家自主学习是最好不过的场所,微课视频及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得有家的感觉,有爱的味道。于是我选择了制作康乃馨纸花,康乃馨象征母爱,孩子制作康乃馨送给妈妈也符合美术课设计应用领域物以致用的要求。当然孩子和妈妈都会有兴趣,在课前任务单中布置“看一看,聊一聊”环节,要求孩子根据自己和家人的爱好去欣赏花,讨论花,当然妈妈也很愿意参与到自主学习活动中来,和孩子一起互动交流。既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又拓宽学习交流的平台。
“学一学,试一试;比一比,想一想;做一做;”这几个环节是孩子们一边看微课视频一边学习纸花制作。微课视频拍摄选取最佳角度,把制作过程拍得清楚唯美,提高了观摩的效果,克服了大班课堂教学演示环节效果差的弊端,讲述过程采用的是儿歌形式来介绍,甜美配音,风趣幽默,天真活泼,让孩子一看就想学,一学就容易懂,在制作步骤中配上简明扼要的文字提示,使制作过程条理更清楚,步骤更明确,方便学生反复有选择地观看能兼顾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变得轻松和容易,真正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没有课堂上老师的“严防死守”,学生更能自觉主动地学习。
“秀一秀,评一评”这项任务是让学生把作品发布到班级网络上,进行评论,点赞,交流。任务单中通过看,说,听,做,想,评的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这种迂回前进的“战术”也让学生不得不自主起来,同时网络上学生之间的评论交流也拓展了思路,增进了友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是传统课堂的“旁观者”,老师通过查看网页,也能了解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为制定合理的方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找到依据。
二、课堂思维更有潜力,创作更有激情
教学的关键是促进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自发开展有意义的、深刻的学习才是教学的核心。推进素质教育,构建有效课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真正做到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
在通过课前学习充分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本课课堂实践分为5个环节:
“美术新闻小广播”这一环节,由学生以新闻形式报道本周的美术事件,诣在增加课前微课程的关注度。
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展示了学生发布在班级网络上的康乃馨纸花照片以及与妈妈的亲密合影,并由孩子们自己讲述照片背后的小故事;以及孩子现场展示康乃馨纸花制作过程片段,通过观看展示,老师能够了解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这个环节的设计本身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纸花制作知识抢答:
设计的8个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思考有操作练习,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
纸花制作比赛和课堂作品评比颁奖:
这是一个知识巩固和创新的过程,以小组为单位,互助合作,利用各种材料各种方法制作形态各异的纸花,过程中学生之间有观摩,有探讨,有欣赏,有评价,老师不再以讲为主,而是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组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和美术创作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固知识的掌握,领会知识的应用和延伸,最后呈现的作品要比传统课堂更美,更丰富,更有创意,当然,学生能收获更多的成就感。
综上所述,微课的应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习自主权的回归有利于实现人人学、处处学、时时学。使课堂教学科学化、艺术化、民主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让课堂充满温暖的氛围,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树立自信心,真正感受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