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定制电力技术的在解决配电侧电能质量问题中的应用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o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我国用电设备使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诸如电压突然降低以及供电系统忽然中断等电能质量问题逐渐成为当今电力行业必须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在飞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用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来越高。因此,在当今传统的电力技术无法满足人们多元化用电需求的情况下,必须对电力控制技术进行创新。而定制电力技术是解决配电侧电能质量问题的一种新技术,本文主要对定制电力技术在解决配电侧电能质量方面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定制电力技术;配电侧电能质量;应用
  当前,随着人们对电力需求的逐渐增多以及对电能质量的要求的不断提升,解决配电侧电能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它对于供电的安全及电能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寻找解决配电侧电能质量的方式方法就是当务之急。定制电力技术在解决配电侧电能质量问题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目前配电侧电能质量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配电侧电能质量问题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配电的电压突然降低或者升高,二是配电电压瞬间被中断。下面对这两个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配电电压骤然下降
  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电压和电流频率偏差和既定的标准有一定的差距,会造成电力系统的损坏,从而最终影响到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电压骤降是指在持续的时间之内电压的有效值突然降低。产生电压突然骤降的主要原因主要有荷载突然增大、大型的电机启动、冲击性负荷的投切和电力系统突然出现故障等。电压骤降对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了会造成用电设备的损坏。比如,导变频调速设备如果出现跳闸的话,就有可能使得计算机发生紊乱的现象。电压骤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电压突然增加的现象。造成电压骤升的原因很多,一般主要是由于负荷突然降低或者电力系统突然出现故障所引发的。电压骤升一般不很常见,但它造成的损坏往往会更大。如果电压骤升超过60秒的话,就成了过压,这样很容易造成用电设备的损坏或者引发火灾等大型事故。
  (二)配电电压突然发生中断
  电压瞬间中断主要是指在二分之一周期内到3秒之间,电力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中断。中断的可分为短时中时以及长时,短时中时一般持续3—60s,长时大约会持续1分钟左右。电压的瞬时中断会中断一些企业的生产流程,比如一些大型的石化企业以及制造业等。如果出现瞬时中断,那么就会造成大量的材料浪费,进而给企业增加不小的生产成本。
  (三)瞬时脉冲现象
  瞬时脉冲现象对于高精密仪器的影响非常大。它出现的主要原因 由于电力供应不足导致的。瞬时脉冲是指在极为短暂的时间里,电压或者电流突然出现增高的现象。瞬时脉冲持续的时间一般很短,虽然如此,但这在极短的时间里,电压或者电流的变化率是非常大的。这种变化率对精密仪器的冲击是非常严重的。精密仪器对电压电流是很敏感的,如果遭受瞬时脉冲,那么精密仪器很容易被损坏。因此,瞬时脉冲也是评价电力系统供电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二、定制电力技术及其应用分析探讨
  针对当前配电侧电能质量出现的问题,依靠现代电子技术以及现代控制技术,定制电力技术应运而生。下面对定制电力技术及其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定制电力技术
  和传统的做法相比较,定制电力技术主要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的,以用户所能感受到的影响为依据,同时还从电能的可靠性以及供电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定制电力技术依靠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以及现代控制技术科计算机技术,将它们应用到配电系统中去,从而形成了电能质量补偿控制设备。它对消除电压波动以及供电短路等现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大提升了供电的可靠性以及电能的质量。
  定制电力技术对用户的电力设备也有很高的要求,要求用户方能够对配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做出实时的反应,同时能够快速的把电能质量调整到所需要的程度上,这就需要使用专业的固态开关来确保用户电力装置快速动作。当前,伴随着GTO等大功率开关器件应用逐渐普及,制造成本也在不断的下降,这就使得定制电力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逐渐的普遍化。除此之外,微机控制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以及光纤通信技术等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走向成熟,这也为定制电力技术的实施奠定了技术上的基础。
  (二)定制电力技术在配电侧电能质量中的应用
  使用传统的方法来提升配电侧电能质量的方法主要是调压以及局部并联电容器等方法。这些方法的优点在于比较简便快捷,同时也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点,比如传统的调压不能克服变压器运行不稳定的问题以及局部并联电容器所使用的范围比较有限等。使用定制电力技术能够有效的克服上面的几个问题。
  1、备用的储能设备
  所谓的备用储能设备就是指备用电源,它可以在电力系统供电无法满足用电需求的情况下,对用户进行供电。备用储能设备主要包含静态电源切换开关、储能模块以及交流器模块等。
  2、静态切换开关设备的应用
  静态切换开关设备是依据切换开关的原理而产生的,这种静态切换开关设备的主要功能在于确保重要的负荷不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从而可以非常有效的把负荷从出现故障的电路上切换到备用的电路上面来。这种开关的优点在于可以确保主电源以及备用电源一直都是出于一个工作状态上面,这种静态切换开关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机械切换开关,它能够使得在正常运行的状态下主电源工作出于正常的状态,而替换电源是处于备用状态的。如果需要用到备用电源,替换电源就会成为主电源,原来的主电源就处于备用电源的状态。较差电流的产生与否主要取决于电压水平以及相位的状态。
  3、静态串联补偿器的应用
  静态串联补偿器作为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定制电力技术,其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解决电压骤降以及电压骤断现象,它使用的是串联的方式,可以在配电主电路器上直接应用,进而保持供电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除上面的功能之外,静态串联补偿器还可以用做备用的补偿器,从而确保电力系统一直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然而,静态串联补偿器也有其弱点,就是工作的范围比较小,只能在电压突然下降50%的情况下使用。如果电力系统的电压发生变化,那么静态串联补偿器可以向电力系统注入电压,从而保证电压不出现波动的情况。因此,与传统的补偿方式相比较的话,静态串联补偿器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4、静态电压调节器的应用
  和传统的电压调节器相比,静态电压调节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对对电压进行校正,同时可以实现50%以上电压由于骤降而得到的补偿。其内部使用了谐波消除设备,所以不会出现谐波污染问题。另外,在电压处于额定电压之下的时候,静态电压调节器能够实现从供电侧系统向配电侧系统进行电能的补充。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使用定制电力技术能够很有效的解决在配电侧电能质量的问题。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定制电力技术会越来越完善,其应用的范围必将越来越广。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于液体聚氨脂高压喷涂方式对埋地钢质管道进行防腐补口施工技术的研究,并经工程试验,得出液体聚氨酯涂料补口技术具备防腐层质量稳定、作业速度快、检测方便可靠等优点,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因人为因素影响补口防腐层施工质量,保证了补口防腐层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聚氨酯涂层和管道PE防腐层的物理性能接近,在PE搭接面有良好的粘接涂层,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和钢管表面粘接牢固,能够长期抵御土壤腐蚀介质的侵
【摘 要】本文从施工项目建设单位管理人员角度出发,结合物资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推进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 给施工企业物资管理提供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管理方法  施工企业中的物资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各种物资的计划编制、采购订货、运输组织、库存保管、合理供应、收发、回收等各项管理工作
总觉得造物主是个神奇的艺术家,在整整一个冬季的闭关修炼中,她都在沉思,在酝酿。一旦东风载来春的信笺,她的灵感就喷薄而出。  她绘出山花烂漫的画卷,谱出鸟儿婉转的乐谱,而那簇柳丝就是她挥洒的诗行,那轻扬的柳絮,是她精心编织的一帘幽梦。  春天最宜登高望远,人在高处,蓝天白云仍然遥不可及,可田园山川却画一样地尽收眼底。读良田美池你会心旷神怡,读绿树红花你会暗香盈怀,读炊烟小路你会意乱情迷……  我最爱
随着我国“互联网 ”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全国创新大潮推动下,新技术、新设备运用于教育,使得有效、高效的课堂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伴随新技术的使用,尤其是“智慧课堂”的理念的提出,在推动高效课堂教学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如何合理的运用技术成为研究探讨的核心目标。  高效课堂理论最初来自于美国学者艾德加·戴尔1946年发现的“学习金字塔”,美国缅因州国家科学实验室研究表明,在两周
教学在整体上要有计划,在局部中要能生发,在宏观上要进行预设,在微观上要积极生成.为了有效促进生成性教学的开展,教师应该采取那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呢?确定目标,创设生成
本文以京石客运专线永定河特大桥跨拒马河40m+56m+40m连续梁为例,介绍了悬浇连续梁合拢段的施工方法及需注意事项,为以后同类型连续梁的合拢段施工提供了技术参考。
几年前,我曾参加过宜昌市西陵区的一个教育研讨活动,印象深刻的是参观西陵区的几所学校,从中直接感受到了西陵人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雄心与作为。通过近几年直接感受和间接认知,我对西陵的教学改革形成了如下的观感:  西陵区的教学改革追求体现了我国课堂教学转型的大势  西陵区的教学改革有自觉而明确的指向和追求。针对传统课堂“只见教师不见学生”的弊端,该区提出课堂教学改革总体目标是创建“现代课堂”,其核心价值
电子公务是公共管理方式创新的重要途径。我国电子公务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缺乏统筹发展规划、信息资源共享失衡和服务性不突出等问题:要从根本上实现公共管理方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