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幕后的真意——论叶芝中后期抒情诗中戏剧化呈现的意图及策略

来源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4027713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作非个性化诗歌和实现诗的道德教育功能,构成了世纪之交叶芝诗学观转变的两大内容,也是他采用戏剧化呈现的根本动因。戏剧化呈现使叶芝在坚持诗人的认识、情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通过诗人的第二自我——面具,呈现诗人的情感体验和感受,鼓励读者对诗歌的道德主题做出自已的判断,从而改变诗人介入作品的方式。戏剧化呈现集中体现了叶芝对非个性化诗歌与个性化创作、诗的道德教化和读者的接受等理论命题的思考与回答。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燃油脱水脱氧设备智能操作能力,有效降低燃油中的水含量。在燃油脱水脱氧设备操作过程中,对多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检测,并采用双闭环PID控制方法对设备进行控制,实现对进
目的研究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同时测定人参中砷和锑的含量。在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及氢化物发生条件下,还探讨了还原剂及其用量与还原掩蔽剂对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氢
缅语动词的使动范畴既是语法范畴,也是语义范畴,在语义特征和分布特征上表现出很强的对应性,文章将形式描写和语义分析结合起来,将缅语使动范畴语法意义进一步细分为三个小类
文化眼光观照下的译学研究,"翻译"不仅指源宿语之间的符号转换操作,而且涵盖由此操作而带来的文化递嬗演变,以及宿语文本在不断被阐释、被言说中生成的新的意义权力关系,后者
苏联著名莎学家阿尼克斯特是马克思主义莎学的集大成者。他以马克思主义莎学指导自己的莎学研究并独树一帜。阿尼克斯特在莎学研究中突出时代特征,论述了莎士比亚作品的现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