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丹注射液与3种输液配伍后丹参素钠等6种有效成分的稳定性研究

来源 :中国药物警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i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香丹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6种有效成分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香丹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放置不同时间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咖啡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A的含量变化.结果 香丹注射液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紫草酸、丹酚酸A含量逐渐下降;而咖啡酸逐渐上升;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丹酚酸A含量逐渐下降,咖啡酸含量逐渐上升;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只有丹酚酸A含量逐渐略微下降.结论 香丹注射液最好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并且尽快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体外培育牛黄对人冠状病毒肺炎湿热疫毒袭肺证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体外培育牛黄(0.128、0.064、0.032 g/kg)对小鼠肺指数和肺指数抑制率、肺组织病毒载量、肺组织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白细胞分化抗原(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14),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下丘脑环磷酸腺苷(cAMP)及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E2含量、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百
目的 评价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的肝脏毒性,并探讨其导致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L02细胞分为对照组,PZA给药组(25、125、625、3125μg/mL),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lg-L-cysteine,NAC)(10 mmol/L)+PZA(25、125、625、3125μg/mL)给药组,分别给予对应培养基及不同浓度PZA、NAC;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L02细胞凋亡数量、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维血宁颗粒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进行维血宁颗粒主要活性成分的筛选,Drugbank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应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化学成分-靶点网络;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 Cards)、Drugbank获得ITP的相关靶基因,将药物活性成分靶点与ITP靶点相映射,获得交集靶点,即维血宁颗粒作用于ITP的预测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在线构建交集靶点蛋白相
目的 介绍我国药品上市后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监管活动医学词典》(Medical Dictionary for Regul-atory Activities,MedDRA)编码相关思考和建议,以期为我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简称“持有人”)以MedDRA为标准术语集报告药品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 阐述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做好MedDRA编码的基本条件、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及注意事项.结果与结论 随着MedDRA在我国的广泛使用,建议相关部门结合维护和支持服务组织(Maintenance and Support
目的 观察柴银颗粒对人冠状病毒肺炎湿热疫毒袭肺小鼠病证结合模型的治疗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 通过柴银颗粒(8.8、4.4、2.2 g/kg)对人冠状病毒肺炎湿热疫毒袭肺小鼠病证结合模型的治疗,从证型外观表现、肺部炎症、肺组织中病毒核酸表达量、下丘脑cAMP及PGE-2含量、肺组织炎性因子含量以及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百分比,系统评价柴银颗粒对模型的治疗机制.结果 模型对照组小鼠体质量下降,摄食及饮水量显著减少,嗜卧懒动甚则精神萎靡,毛色潮湿,扎堆少动,反应迟缓,食欲不振,纳呆,大便先期粘腻后期干结;柴银颗粒高、中
目的 研究美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与体系,为建立和完善我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和体系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查阅美国法律法规及相关文献研究,系统分析美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与体系.结果 美国通过丰富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途径、促进行业自律、数据公开等方式,提升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水平,促进社会共治.结论 建议借鉴美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经验,完善我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和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