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跑到80岁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ki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年67岁、花白头发、留着一绺白色长须,这样一位老者出现在任何一場马拉松比赛中,都会迅速点燃围观群众的热情。“爷爷加油!”“老同志加油!”围观群众的呐喊助威,如同给这个白胡子老头注射了一针强力兴奋剂。
  耿效忠60岁开始跑马拉松,只是因为喜欢跑步这项运动。他说,他不仅要坚持跑下去,还要一直跑到80岁。
  第一次是“走”完马拉松
  我们见到耿效忠时,他穿着一件红色的外套,目光炯炯,精神头十足。如果不是花白的头发和长长的胡须“出卖”了他,恐怕很难猜到老爷子的真实年纪。
  2003年,耿效忠从黑龙江只身来到北京,先后在多家医院的放射科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成为不折不扣的“北漂”一族。由于有20年当兵的底子,耿效忠的身体素质非常好。他喜欢运动,爱好跑步。2010年,耿效忠已经年过六旬,他却反常规地做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决定——开始练长跑。
  耿效忠利用医院的操场锻炼,并主动加入了一些长跑组织。在2011年北京昌平区举办的春季长跑比赛中,耿效忠取得了第十名的成绩。这是耿效忠练习长跑后参加的第一次比赛。也是在这一年,耿效忠参加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场马拉松。当他跑到二十多公里处时,腿开始疼,每走一步都疼。由于是第一次参加马拉松,耿效忠非常兴奋,他坚持走着完成了后半程的比赛,用时5小时43分钟。
  在医院工作期间,耿效忠每周要工作六天,只有一天休息。他便利用这一天,坚持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塑胶跑道上进行长跑训练,距离从15公里增加到20公里,再增加到30公里。
  耿效忠加入的长跑组织,也会定期给这些长跑爱好者安排一些专业的训练,教练会带着他们进行热身运动,讲解跑步姿势和相关注意事项。2014年,他加入了中国老兵马拉松俱乐部。
  65岁跑出个人最好成绩
  周末,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塑胶跑道上,耿效忠以“白胡子老头”的鲜明形象被很多人所熟识。让耿效忠引以为傲的是自己赛过年轻人的体力——曾有年轻人看到这么大岁数的老爷子也在跑,便在后面跟着他跑,但在跑到25公里时实在跑不动了,只好放弃。
  对于业余长跑爱好者来说,跑马拉松是一个有点烧钱的爱好,因为参加每一场马拉松比赛都需要自己掏报名费。北京马拉松的报名费是200元,其他省市的马拉松比赛报名费在80元至120元之间。参加不同地区举行的马拉松赛事所需的交通费、食宿费用,也都需要自己负担。
  耿效忠在北京工作这些年所赚的钱,除了一部分寄回家外,剩下的都花在了参加各种马拉松比赛上。为了节省成本,耿效忠能坐汽车绝不坐火车,能坐硬座绝不睡卧铺,住的也都是几十块钱一晚的小旅馆。这些付出换来的则是一大沓奖状,能摆满一张桌子的大大小小的奖牌,还有在各种赛场上不期而遇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老爷子心中装着很多偶像——88岁还在跑的张友亮、77岁的焦光明、72岁的岳成军、70岁的吴起……还有很多60岁以上的老年跑者的名字,都被耿效忠整齐地记录着,以此激励自己。
  从2010年至今,耿效忠参加全国各地举行的马拉松比赛近50场,每年的“北马”都没落下过,而且几乎都是跑完全程。他目前保持的最好成绩,是在2014年天津武清开发区举行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所创造的全程3小时49分09秒的纪录。那一年,耿效忠65岁。
  80岁前跑完300场
  耿效忠定下80岁前完成100场马拉松的目标。新疆的年轻企业家周先生看到耿效忠的故事后大为震惊:“你要跑,我就赞助你!”周先生通过网络辗转联系到耿效忠,特意从新疆飞到北京与他见面。他决定一年拿出3万元来支持耿效忠的马拉松“事业”,帮助他早日完成百场马拉松的梦想。
  有了赞助者,耿效忠的经济负担减轻了。在周先生的劝说下,去年耿效忠辞去了医院的工作,开始专心跑马拉松。他的日常训练也从每周一次增加到了每周三次。
  辞职后,没有单位宿舍可住,耿效忠在京郊以每月200元的低价租了一间民房。200元月租的房子,条件可想而知,夏天没有空调,冬天没有暖气。在北京最冷和最热的季节,耿效忠就回东北老家,其余时间还是一个人住在北京,每周三次的训练从未间断过。因为从地理位置考虑,从北京出发到很多省市参加比赛都更加方便,能节省路费。
  2016年的马拉松比赛,耿效忠已经排到了年底。而跑100场马拉松,早已不是问题。根据耿效忠的最新计划,跑100场马拉松到68岁就能完成。他说自己要活到老、跑到老,一直跑到80岁。他又给自己定下了80岁前跑完300场马拉松的新目标。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一、汉魏风能的传承——奠定唐代律诗的精神rn1、极强的现实主义精神rn千载以来人们都认为诗歌(八代诗歌)崇于建安,卑于齐梁.但在这诗格卑下,宫廷文学风靡的齐、梁时代,吴均
2014年11月17日,我省农信社新一代I T系统顺利上线,新系统上线后柜面业务基本实现了县级行社范围或全省范围内通办,然而本该便民利社的“全省通办”业务却在执行过程中遭遇众多
期刊
農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强化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的必要性  (一)是历史赋予的重任,我国由于受长期以来注重物质投资,轻视人力资本投资的思想的影响.农民素质普遍不能适应国际竟争的形势,使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迫切性凸显出来。农民的文化水平低下,已成为接受农业科学技术的最主要障碍。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
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住宅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学生时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播、技能习得上,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授人以鱼,仅解一餐之饥,授人以渔,则受
国务院国资委提出采购管理专项提升对标工作,要求对招标采购进行规范管理,中国石化对公开招标、电子招标的推进和推广,造成目前招标成功率较低,提高招标成功率,确保及时经济
“学”“教”“做”三维一体是当前高职院校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在高职思政课程中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和应用思政知识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分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