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个阳光少年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986431230xingl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以为,我的儿子将来会很聪明,读书也不会太困难。因为从孩子两岁起,就会背很多唐诗,并且这些唐诗,是我教上一两遍孩子就会背的。在亲戚朋友面前,他也会很大方很自然地把这些表现出来,博得一片赞扬声。
  然而,等到孩子上学了,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一年级,学习显得很吃力,成绩实在不尽如人意。什么原因呢?去跟老师接触,了解到,孩子在学校一直比较胆小,不大合群,学习上有问题也不敢问老师。
  我分析了一下,和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密切关系。儿子三岁的时候,我们带着他离开了老家,在省会城市开始经商,租房居住。外来经商者在本地人眼里似乎低一等,房东以及他们的孩子,气势上便高人一截,动辄欺负儿子。就连孩子上幼儿园,因为那是工厂内部的学校,而儿子不是职工子弟而受到歧视,譬如年节发放学生的福利,除了儿子,其他的孩子都有。上学前班也是这样,那是铁路子弟小学,我们属于高价生。这样的境遇,就让儿子心里有了阴影,两岁时几乎神童一般的记忆能力,似乎退化了,变得在外人面前唯唯诺诺、沉默寡言。
  中国有句老话:“才学胆识,胆为先。”据美国企业家协会的调查统计,天下真正做大事的人,不一定都是精明人,但却一定都是有胆量的人。英国科学家得出一个结论:胆量,往往才是承受生活中一切艰辛、做一切事物的根基。
  儿子即便书念得不好,也要成长为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啊,如此窝窝囊囊,将来如何是好?因为做一点生意,而让儿子出现这样的心理问题,真的有些得不偿失,得赶紧改变这种现状。于是,赶在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结束了租房居住的历史,购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样儿子起码不再看房东一家人的脸色。
  有了房子,儿子在家门口就有了可以平等相处的玩伴。放学以后,儿子和小伙伴们玩得不亦乐乎,渐渐地,有了悦耳的笑声。可是,在学校里,依然显得胆小怕事,也不喜欢问老师问题,学习上的困难,总是带到家里让家长帮忙解决。究其原因,尽管在这个城市落户了,可我们不是老居民,学费的缴纳和本地孩子还有差别,而老师们,对此也是有态度的。
  针对孩子的胆小问题,我们做了一些努力。当时刚刚流行VCD,绝大部分家庭都舍不得买,我们却买了最好的。回到家里,全家人就开始家庭影院式的卡拉OK。可是,即便在家里,孩子也不敢大声唱歌。于是我们就关上门窗,鼓励孩子使劲吼。“大声一点”“再大声一点”“唱得真不错”,是我们的常用语。就这样,孩子终于敢在家里大声唱歌了。然后,因为VCD的吸引力,孩子最好的一个小伙伴来了,接着又来了三四个小伙伴。几个小伙伴一起大声放歌。每每这个时候,儿子便有了一种小主人的神气劲和自豪感。这么一两个月之后,儿子喜欢唱歌了。班级里、年级里、全校师生大会上,只要有机会,儿子都会勇敢地站出来唱。
  没想到,卡拉OK干掉了怯懦。至此,我们才真的松了一口气。我们的孩子,正常了,是一个阳光少年了。
  社会和生活中的一些压力,在潜移默化地毒害着孩子们的心灵,我们这些家长们怎么办呢?那就尽量去改变小环境,想方设法增强孩子的自豪感,让孩子在某一方面找到自信,找回胆量,从心理上尽量和周围的孩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编辑 张金余
  【黄文红图】
其他文献
美国成功学家格林在很多场合,曾经不止一次地说,全球最大的航空快递公司联邦快递是他的构想,只是因为迟迟没有付诸行动,被别人捷足先登,而自己只留下终生遗憾。  20世纪60年代,格林所在的公司在全美做中介服务,他每天都在为怎样把文件在限定的时间内,送往全国各地而苦恼。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如果能够开办一个专门的公司,为客户提供重要文件24小时送达到任何目的地的服务,一定会很受欢迎。他为这个想法兴奋了好长
白岩松十分关爱大学生群体,为激励他们不断前行,经常莅临各地大学演讲或授课,以至很多学生都把他视为“精神教父”。一次应邀去江西财经大学讲学时,在互动环节,有一位大一学生提问道:“我们上大学快一年了,可有不少同学就是静不下心来学习,老想着工作挣钱。请问您对这个事怎么看?”闻言,白岩松一脸真诚地提醒道:“生命中有一个很奇妙的逻辑,如果你真的过好了今天,明天一定会不错。如果你安安稳稳地做好大一学生应该做的
网络遍及全球,虚拟世界进入人们的生活。我们曾以为这些为人类所创造的机器只是一个服务于我们的无智编程,但当谷歌阿尔法狗轻松打败棋王,当曾经被我们引以为傲的人类思维被人工智能轻易战胜时,我们不能不正视AI、VR在未来将要扮演的角色。当“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甚至虚拟比真实更“真”时,我们是否还需要费力去区别这两者?  于是便会有人视VR为洪水猛兽,悲观地认为如果我们允许虚拟进入、干涉我们的
奔跑在路上,风尘仆仆,却也满心欢喜  小时候,特别爱看电影。一听到村上要来放电影的,就兴奋。放学回家,早早地做完了作业,帮着妈妈做好了饭,一心一意地等着天黑,等着那个骑了自行车,驮着放映机的人来。坐到放映机下面,听着放映机吱吱呀呀地响,很享受,像是一首神奇的音乐,带着你,晃晃悠悠地走进一个又一个陌生新鲜的世界。  那时候,我的理想就想当个放映员。可以一遍又一遍地看,多过瘾。  小学还没毕业,这个愿
有研究显示,比起悲观的同龄人,总是保持乐观心态的人会活得更健康——他们感冒频率更低,心脏病不容易缠上他们,甚至他们的寿命也会更长。  1.重新建构那些“灾难”  比方说,好不容易逃过了公司里的一轮裁员大劫,也许你会忧心忡忡,担心哪天会丢掉这个饭碗。麦达克斯建议大家卸下这个只有这份工作能叫人高兴的思想包袱。他说:“你也许会认为,自己若是丢了这份工作,就再也找不到比这更满意的了,可实际情况可能根本就不
大刘和大赵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一个勤快能干,一个懒散拖沓;一个急性子,快人快语,一个是慢性子,磨磨叽叽。  他们的孩子小俊和小智差不多大,在同一所学校上学,两个孩子也完全不同,一个很勤快,很主动,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都很强,一个则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除了亲自去上学外,剩下来的所有的事,几乎都是父母一手操办的。  你觉得小俊和小智,哪个是大刘的孩子,哪个又是大赵的孩子?  如果我告诉你,能干的小
1870年平安夜。理查德·瓦格纳和妻子科茜玛商量好不互送圣诞礼物。他们太窘迫了。不过,瓦格纳还是计划了一个惊喜之礼。  两个多月来,瓦格纳一直在精心创作一首曲子,预备圣诞节早晨在科茜玛的卧室门外演奏。该曲灵感来源自他后来的歌剧《齐格弗里德牧歌》的主旋律,以及两年前他为孩子们写的一首小摇篮曲。圣诞节前三个星期,瓦格纳完成了《齊格弗里德牧歌》,然后安排指挥家汉斯·里希特招募小乐队成员。里希特进行了秘密
在荷兰的鹿特丹市,有一家远近闻名的“坏蛋”理发店。每天早上7点,理发店前就排起长队。不少外地人慕名而来,即使在坐了三四个小时火车后再等到11点,他们也毫无怨言。因为没有预约服务,所以排队是唯一能享受到理发店服务的方式。  理发店的门面不大,装修风格简约而有复古气息。这里是男人的专属空间,女士免进。店里提供啤酒或者威士忌,还有现场的摇滚band,架子上有最新的《花花公子》,空气中永远弥漫着酒精、香烟
突然觉得新生命的诞生是一件无比美好的事。  小宝宝刚出生,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眼还没睁开,嘟着嘴,扎撒着一双小手,更不会说话,只是依偎在妈妈的怀里美美地吮吸着甘甜的乳汁。既能在妈妈怀里咯咯地笑,也不会因为被冻着而哇哇大哭。稍大一点,时常一只手扶着床沿慢慢挪动,然后用小手去抓柜子里的玩具,“扑通”一声,自己坐了一个屁墩儿……  真是一件神奇而可爱的事情。  到了年少轻狂的十几岁时,少年做事冲动,容易
从前有一个朋友说,世界上的好书,他已经读尽,似乎再没有什么好书可看了。当时许多别的朋友不以为然,而较长一些的朋友就更以为狂妄。现在想想,却也有些道理。  世界上的好书本来不多,除非爱书成癖的人(那就像抽鸦片抽上瘾一样的),真正心悦诚服地手不释卷,实在有些稀奇。还有一件最令人气短的事,就是许多最伟大的作家往往没有什么凭借,却做了后来二三流的人的精神上的财源了。柏拉图、孔子、屈原,他们一点一滴,都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