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合结构作为建筑工种中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混合结构工程实训基地建设,也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所在学校长期以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培养具有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和职业素质为主线”,力争建设一个硬件和软件在国内领先的高职高专示范性、共享型的混合结构工程综合实训基地。
一、校内混合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1.建设思路与目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混合结构工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基本思路:建设大跨度大空间实训车间(实训场所)、建设全真的混合结构模型、设置混合结构认知中心、建设工种实训操作区。
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岗位培训为服务方向,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宗旨,按照“营造真实环境,进行教学实习实训”的原则,建立起适用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校内混合结构实训基地,实现“工地建在学校、工程师走向讲台、学生走出教室”的工学结合的教学目标。
2.主要实训项目及环境。混合结构工程全真模型展示区建筑面积为700㎡,混合实训基地建筑面积为1700㎡。进行的主要实训项目及具体指标见下表。
二、实训基地主要功能
1.学生实训。满足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完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导则》所规定的基本实训项目:砌筑工种、抹灰工种、架子工种、砖混结构施工图识读、砖混结构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实训;对建筑类相关专业学生起到的认知示范性作用。
2.师资培养。现在很多新教师都是刚出了校门又进了校门,欠缺实践经验,实训基地为新教师岗前培训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综合实训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促使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职业素质。
3.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学校可利用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进行建筑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培训、农民工上岗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等一系列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三、运行与管理
为保证实训基地建成后能充分发挥预期作用,而不仅仅是一个应付评估、考察的道具,学校要建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部门,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配备专门指导工种实训的师傅(最好具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所有实训均应在任课教师和实训师傅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1.学校设置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机构,对实践教学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有效使用。
2.校内实训基地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
3.学校建立并不断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使实训基地的运行科学有序。同时探索开放式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4.学校定期对校内实训基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
5.学校投入足额资金,保证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行和设施更新。
6.学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考核评价制度,形成完整的校内实训基地考评体系。
实训教学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借助实训基地这一较好资源,采用合理的训练内容和方式,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为以后的顶岗实习乃至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责编 陈 颖)
一、校内混合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1.建设思路与目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混合结构工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基本思路:建设大跨度大空间实训车间(实训场所)、建设全真的混合结构模型、设置混合结构认知中心、建设工种实训操作区。
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岗位培训为服务方向,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宗旨,按照“营造真实环境,进行教学实习实训”的原则,建立起适用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校内混合结构实训基地,实现“工地建在学校、工程师走向讲台、学生走出教室”的工学结合的教学目标。
2.主要实训项目及环境。混合结构工程全真模型展示区建筑面积为700㎡,混合实训基地建筑面积为1700㎡。进行的主要实训项目及具体指标见下表。
二、实训基地主要功能
1.学生实训。满足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完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导则》所规定的基本实训项目:砌筑工种、抹灰工种、架子工种、砖混结构施工图识读、砖混结构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实训;对建筑类相关专业学生起到的认知示范性作用。
2.师资培养。现在很多新教师都是刚出了校门又进了校门,欠缺实践经验,实训基地为新教师岗前培训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综合实训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促使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职业素质。
3.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学校可利用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进行建筑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培训、农民工上岗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等一系列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三、运行与管理
为保证实训基地建成后能充分发挥预期作用,而不仅仅是一个应付评估、考察的道具,学校要建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部门,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配备专门指导工种实训的师傅(最好具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所有实训均应在任课教师和实训师傅的共同指导下完成。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1.学校设置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机构,对实践教学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有效使用。
2.校内实训基地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
3.学校建立并不断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使实训基地的运行科学有序。同时探索开放式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4.学校定期对校内实训基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
5.学校投入足额资金,保证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行和设施更新。
6.学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考核评价制度,形成完整的校内实训基地考评体系。
实训教学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借助实训基地这一较好资源,采用合理的训练内容和方式,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为以后的顶岗实习乃至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责编 陈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