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三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目标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kill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高三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某些误区,并通过对一节有实效且典型的高三英语阅读课“Christmas Carol”的剖析,探讨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有效高三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目标的构建,旨在推进高三英语教学,为促进高三英语阅读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关键词]高三英语 阅读教学 教学目标
  
  引言
  
  根据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高三年级学生阅读技能目标的描述,高三学生必须“能从文章中获取主要信息并能摘录要点;能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意图;能提取筛选和重组简单文章中的信息:能利用上下文线索帮助理解;能理解和欣赏一些浅显的经典英语诗歌;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比较高一和高二年级学生英语阅读技能目标,笔者发现高三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目标不仅需要深化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而且还要能通过对学生难句长句的结构分析、固定短语的识别及好词佳句的欣赏让学生能对所学语言知识加以复习整合并合理应用。同时,由于学科的特点,高三英语的教材教学一直要坚持到高考前二个月,也就是说,和其他学科不同,英语学科根本没有一个完整而且充足的时间段让教师较为系统地为学生复习语言知识,巩固其语言技能。因此如何科学确定高三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目标,提高高三英语阅读课教学实效性就变得极为重要。
  
  1.当前高中阅读教学常见模式及存在的误区
  
  高中英语教学侧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语言技能的培养,而阅读教学作为语言知识的输入对培养学生语感和阅读技能有着积极的意义。常见的阅读教学分三阶段五步骤,即读前(p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和读后(post-reading)。现行的高中英语两套教材,即《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科书(必修)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在对阅读教学环节的设计方面,均考虑到了阅读三阶段,因此和听力一样,阅读理解也大致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语言方面,二是阅读技能,三是文化背景知识。而“读前”部分的设计,也是为了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增加新的背景知識,从有效教学理论分析,要让学生学习接受新的知识,首先了解其已有的知识层面,才能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师常采用的方法有大脑风暴激活相关词汇(brainstorming)、播放录像短片引出话题(visual and audile presentation)、看图说话(picture talk)、看题目预测阅读内容(prediction)、简易问卷调查(questionnaire)等,活动的设计目的均是为提供信息、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引出相关背景知识搭桥铺路。阅读教学的重心是在“读中”(while-reading),教师常采用的是阅读教学五步法,即略读(skimming)、跳读(scanning)、研读(careful reading)、精读(intensive reading)和品读(apprehensive reading)。略读的目的是通过扫描迅速掌握主旨大意,因此,在此环节中教师培养的是学生准确迅速识别文章主旨句及段落中关键词及其意思的能力。跳读也叫寻读(scanning)主要用来搜索、确定信息,从而培养学生迅速找出答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要求能对句子重组训练语言结构。研读的重点是侧重培养学生对于课文整体结构的理解,了解不同文体的编写体系,为写作奠定基础。精读是处理课文中的一些佳句好句,通过对长句和难句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最后的品读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结合新旧背景知识以产生新的知识的过程。
  一般地说,教师在平时上课时并非一定都在严格地按照这三阶段五步骤进行。有的教师上阅读课时,先一笔带过处理了pre-reading,然后一句一句地,一段一段地翻译和处理每一个知识点。一篇阅读文章大概有几十个知识点,所以每次处理一篇阅读文章总要花掉三、四节课的时间,最后总觉得课时不够用。还有的教师上阅读课时,按照传统教材的处理方法,先让学生听一遍课文录音,然后让学生给每段标上序号,划分段落,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学生觉得很是机械、无聊,效果不佳。更多的教师上阅读课时,先给出一些问题引出话题,然后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主要中心思想,然后听一遍录音,让学生对照老师所给的几个关于课文的阅读理解题仔细阅读课文,选出最佳选项,最后是进行课文拓展,从近几年的趋势看,阅读课的拓展风越刮越历害,有时候教师可能对课文的处理只有十分钟,而大量的时间放在课文的延伸和拓展上,看上去似乎非常丰富热闹但却没有真正体现语言教学的实效。最重要的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并没有分年级不同而不同,采用的教学模式也几乎是千篇一律,笔者认为这样一来肯定对提高高三的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带来一定的限制。
  
  2.对一堂高三英语阅读课的课堂教学观察
  
  那么,教师该如何科学确定高三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体系,真正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有机结合新旧知识体系的能力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最终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呢?笔者以一堂阅读教学课为例(SEFC Book 3 Unit 10 Christmas Carol)对上述问题加以分析和说明。
  (1)读前(pre-reading)
  ①背景音乐导入——营造教学气氛
  因为阅读文章是关于圣诞节颂歌的,所以教师特别从网上下载了几首关于圣诞节的歌曲,有些还是学生和老师都熟悉的歌曲,目的是为了在课堂上在较短时间内营造出与话题相关的教学气氛。但是笔者却也发现,教师的这个环节的设计没有占用上课时间而是在课前,这样一来就能节省课堂教学时间,非常符合高三教学内容多时间紧的特点。
  ②巧设问题,开门见山
  上课后教师与学生进行了以下的简短对话:
  T:Well, class, please answer me what is the date today?
  S:Today is Dec 3rd.
  T:What festival will you have during this month?
  S:Christmas Day.
  [评析]教师在引入课文话题时仅用了两个简单的却又非常符合实际的问题,问题设计的难度符合高三学生的认知水平,且问题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实效,与那些冗长但无实际意义的导入相比更符合高三教学的特点。另外问题的设计还具有极强的真实性,丝毫没有虚假和失真。
  ③信息铺垫,温故而知新
  接下来,教师在介绍课文之前,先对作者和相关话题——圣诞节做了很好的信息铺垫,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背景知识及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关于作者,教师设计的问题包括:
  T:Who is this man in the picture?
  S:Sorry, I don’t know, maybe he is Charles Dickens.
  T:Absolutely he is a well-known British writer in the 18th century.
  What do you know about Charles Dickens?
  (Let students judge the statements true or false)
  What masterpieces did he write?(show some pictures to help students recall the information)
  What was his style of the novel? (realistic and humorous)
  [评析]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了解作者,教师分别从他的生平,著作及写作风格三个方面讨论,从而较巧妙地引出了一些有关课文中可能出现的词汇,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笔者也观察到教师的问题设计讲究精炼而有效,并且能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有用的信息,为得出正确答案节省时间,这个设计也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教学实效的原则,即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
  (2)读中(while-reading)
  在对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仍然是让学生进行略读,鼓励学生围绕老师预先给出的几个问题快速且准确地找出答案,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这个步骤似乎还是和传统的教学没有差异,但是教师在阅读第二步骤上就有了极其大膽且非常精彩的设计。课文是讲述圣诞节颂歌的来历,其中涉及到了一些人物并用了较大的手笔对这些人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因此教师就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跟读完后先找出文中共出现了几个人物,并分组通过研读和细读分析人物的特点,并对描述人物的词句进行整理。
  T:Find out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story.
  T:Read in groups and try to analysis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person by finding out their words or behaviors to support.
  T:What is the typical behavior of Scrooge?
  T:What is the true spirit of Christmas according to Fred?
  T:Scrooge last behavior says he is concerned with his welfare.What does he mean by saying that?(from the questions on the book)
  [评析]细分析教师设计的这些问题,给我们的感觉就像是在剥鸡蛋,层出不穷层层落实,逐步挖掘课文的内涵及作者想表达的意思。通过让学生寻找人物的言行从而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归纳,其教学的意义不仅仅是完成了语言教学的内容,而且还从文学角度,培养了学生用英语描述人物表现其性格特点的能力。
  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的任务后,教师请各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与此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加以修正。为了更好地加深学生对课文和人物角色的理解,教师还不时穿插一些短语和句子的分析替换,使得阅读教学效果大大增加。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布置学生寻找人物的言行的任务时充分考虑到了教学时间和教学实效的关系,分组让学生分别对不同的人物加以分析,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效果,并且通过大班的讨论和教师的总结和归纳,使每个学生对小说中的人物有了大概的了解,再一次体现了高三教学的特色。
  读中的最后环节教师让学生归纳描写人物的英文好词好句,教师先讲中文,然后让学生同伴合作寻找相对应的英文表达,并以抢答的形式,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读后(post-reading)
  教师在读后环节非常自然地把阅读和写作联系在一起,符合了Kranshen(1984)的“i+1”的学习理论,即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相结合,体现语言学习为交际的目的。
  T:Boys and girls, from what you have learnt, we come to make a sketch of how to describe a person in English.So the next task is to describe one of your favorite teachers or students in our class without his or her name so that we can guess who he or she is
  …
  S:I want to introduce a boy in my class.He is cool and handsome.He is usually kind enough because he often helps others out.He is from the countryside of the city.His English is quite good.He is helpful and popular in the class.Who is he?
  …
  [评析]教师在读后设计了一个趣味写作任务,进一步让学生熟悉描写人物的词句,并且通过写身边的老师和同学,让同学们根据特征进行猜测,增加了实效性和趣味性,使课堂教学达到了一个高潮,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符合高三教学的特点。
  最后教师作业的布置也侧重对你喜欢的明星人物的描写和刻画,并将选出优秀习作编成小册,做为高三写作课的一手教学资源。
  
  3.对高三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通过这一节高三英语阅读课例,笔者认为高三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一定要有别于高一高二的阅读教学,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还是从知识的温故而知新上都应该体现高三教学的特点,即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段内,不仅要能激活学生原有的背景知识,而且还要通过新的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消化吸收并整合,学以致用,为高考及将来的更高层次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也就是说,高三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应该围绕以下三个环节,即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及欣赏语言,教师课前应该考虑的不是如何传授知识,进行告诉式教学,而应该是思考如何有效组织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手段,不仅要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提高教材分析能力,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能力,并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真正提高高三英语教学的实效。
  
  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三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体系应该侧重在对学生英语阅读语能和阅读才能、英语阅读智能和阅读技能及英语阅读策略和识别不同的阅读题材和体裁的能力培养上(胡春洞,1998),教师只有持之以恒地加强对学生阅读多元智能的培养,才能使学生通过阅读增长知识、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形成抽象概况,归纳综合、逻辑思维、理解记忆等多方面的能力,最终达到阅读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胡春洞.1998.英语阅读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2.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3.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英语:(2003)人民教育出版社
  4.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英语教学参考书:(2003)人民教育出版社
  5.Harmer, J.2000.How to teach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6.Grellet, F.2000.Developing reading skill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7.Silberstein, S.2002.Techniques and resources in teaching reading.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关注的重点,而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实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本文在对创新思维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探索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引言    推进新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着重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为目的。而教学活动的所有形式
期刊
在我教过的许多学生中,他们在初学阶段总体上来说,兴越浓厚,成绩非常理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年级的升高,学习难度的加大,成绩往往出现下滑趋势,甚至一部分学生出现不及格现象,成绩不好,情绪波动,势必影响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在学生心理上产生了恶性循环,甚至导致了放弃英语学习的念头。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正面对着人生的抉择,恐怕非常想知道如何才能学好英语,怎样才能有所收获。其实,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要想学好
期刊
目前,大部分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在于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就成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在加强学生口语训练、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一、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学习语言的实质在于交流,学会语言的途径在于
期刊
Grammar—Teach the Future Tense “be going to do”  Go for it Book 2A Unit 10  一、教学课型:语法课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教材内容见Go for it Book2 A Unit10 Section A)  2.教材处理  本节课教学的语言目标是“Talk about the future inventions”。复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我校职业大专英语班英语语音教学现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不仅注重单个音素的教学,而且要认真对待在自然语流中对语音现象如:句子中单词的重读;弱读;连读;同化等,还有句子的节奏,语调这些需要强化练习的语音现象。  关键词:单元音,辅音,重读,弱读,节奏    作为语言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音是口头交际的物质基础,也是语言教学的出发点。要学会说一种语言,先要掌握这种语言的语音
期刊
[摘 要] 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学习、吸收语言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听力一直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本文拟从研究学生的听力困难入手,探讨改进听力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听力困难 语言障碍 心理障碍 听力技巧    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可见,“听”在“听说读写”四要素中处于
期刊
摘要: 本文试图解析二语习得中的回避现象,认为中国的语言学习者已将此作为一种重要的外语学习策略,并分析了二语习得中回避现象产生的原因,同时指出其对外语学习的消极影响,最后提出消除不良影响的建议。  关键词: 二语习得,回避现象,语言僵化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an analysis of avoidance phenomenon in the second
期刊
课文教学就是利用课文的语言材料,学习其中的语言知识,词汇知识,运用特定材料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表达训练,培养良好语言学习习惯,达到初步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信息交流、具备一定的语言学习的能力。    一、课文教学的目的  课文是教学语言知识和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材料,其在语言表达方面带有较强的逻辑性、连贯性、综合性。新的教学大纲要求课堂教学要对学生有大量的语言输入量来弥补缺乏语言
期刊
在英语中可以用作状语的主要有:形容词,副词或副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介词短语,分词,不定式以及从句。其中名词及其短语作状语的情况许多语法书上没有过多的详解,现就教学中遇到的名词及其短语可用作状语的现象作一些简单的归纳:    一、一些时间名词    1.表示一段时间的名词  Wait a moment!  That film will last two hours.  Take this med
期刊
经常有学生抱怨“英语单词真难背呀,明明已背出了,怎么又忘了?”确实,词汇记忆是一块硬骨头,学生在背单词上花了不少时间,往往是事倍功半,导致他们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最终可能会放弃学习。因此,我觉得正确地引导学生记忆单词,激发他们的兴趣及信心非常重要。下面,就这方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让学生明白词汇学习的重要性,掌握相关观念  每面对一批新生,第一堂课,我总会向他们强调英语词汇学习的重要性,让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