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后再孕警惕前置胎盘

来源 :家庭医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wen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岁的张女士,在4年前生了第一胎,因怕痛进行了剖宫产。当怀上第二胎后,由于怀第一胎时一切非常顺利,所以信心十足。谁知在怀孕第21周进行B超检查时,医生发现了令人担心的情况———出现了前置胎盘。她的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而且还植入了剖宫产时的瘢痕部位,故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通过某医院妇产科等多位专家的努力协作,才使她成功分娩。
  前置胎盘是引发产后大出血的常见因素,是导致子宫切除和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前置胎盘的发生与多次人工流产、多次妊娠、高龄妊娠、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关系最为密切。
  凶险性前置胎盘之所以常发生在第一胎剖宫产的妈妈身上,是因为在第一次剖宫产时在子宫上留下了瘢痕,而第二次怀孕时胎盘又很容易覆盖在子宫前壁的疤痕上,不少二胎孕妇在子宫疤痕处有粘连所造成。专家指出,当一个孕妇满足了下述三个情况时就可确定为凶险前置胎盘:一是子宫有伤痕;二是胎盘覆盖在子宫前壁的疤痕上,三是胎盘在子宫瘢痕处有粘连、植入甚至穿透。此类型的产妇,在产后发生大出血的风险极高,而且子宫切除率高。所以,孕妇在32周到34周之间需要提前住院,进行严密觀察,并检测好血型,准备好血液供应,甚至需要多科协作进行剖宫产,才能确保安全。否则很容易诱发产妇大出血、休克、子宫穿孔、继发感染,甚至导致死亡,应特别提高警惕。
  近年来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越来越常见,这与近一二十年来剖宫产率明显提高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如今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因剖宫产后再次妊娠而引发的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明显增多。据统计,目前在产科发现和收治的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产妇中,70%以上都有过剖宫产史。所以,专家提醒广大育龄妇女朋友,在生第一胎时,如果没有剖宫产手术指征,应尽量选择顺产。如曾进行过剖宫产手术而又准备再次妊娠的女性,至少要间隔1年半至2年以上,等疤痕长好后再次怀孕。同时还要特别重视孕前和产前检查,在整个孕期接受规范的严格监测,对有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及早进行判断和应对。
其他文献
计算机网络对学生有负面影响,但不能采取简单制约式管理.虚拟社区类论坛对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亲和力,我们应加以研究利用.我们应该在网络化前提下构建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
甲亢好发于女性,尤其是生育年龄的女性。轻、中、重度甲亢均影响生育,不孕率分别为6.3%、23%、88.8%,还容易发生流产、早产和胎儿生长受限。  年轻女性的甲亢常在妊娠期发生。患者一旦怀孕,则可能对妊娠过程、胎儿发育存活,甚至分娩后的身心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其诊疗措施有别于非孕患者。合理的处置可保证妊娠的正常进行,避免孕妇、胎儿与新生儿并发症或不良结果的发生。  注意怀孕时机的选择甲亢未治愈
期刊
#
摘 要:文章主要就新时期国企政工工作发展要求及作用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探究新时期国企政工工作现状及优化措施,希望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国企政工工作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时期;国企政工;优化  一、新时期国企政工工作发展要求及作用分析  (一)新时期国企政工工作发展要求分析  新的时期发展下,国企政工工作要能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开展实施,从管理学的理论层面来看,国企的各职能部门在价值取向层面要
“历史使人明智”,是指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让你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学好历史,做一个智者,其中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民营企业经过一段黄金时期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县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经济形势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田阳县民营企业面临着发展环境不优、融资渠道不宽、管理水平不高、规模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数字化管理早已进入了各行各业中,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在应该用新技术的同时,其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而人力资源档案,蕴含了各企业、公司人才的详细信息,是企业重要的资源,所以人力资源档案在实现现代化数字管理的同时,还要保证其安全性,这方面则是HR的核心工作之一。  关键词:信息安全;人力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  未来的社会发展将是信息技术的时代,其
刚当上新妈妈的梦柔在兴奋之余又很苦恼-便秘的毛病在宝宝出生后越来越严重了.情急之下,梦柔给在医院营养科工作的朋友大电话,想了解吃什么才能解决便秘问题.朋友让她不用太
路遥小说以言情和乡土叙事为外在修辞方式,暗含了传统与现代、都市与乡村的紧张对立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书写了现代性追求的质疑与困惑,表现了作家对这一主题的思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共同转归,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这些疾病如果控制不好,反复发作,都会慢慢地侵蚀肺功能,逐渐演变并形成气道阻塞;一旦气道阻塞、通透性下降,呼吸的阻力上升,就会导致呼吸费力、气喘,甚至引起缺氧,最严重时形成呼吸衰竭而威胁生命。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患者朋友容易混淆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支气管哮喘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