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文化类电视栏目的发展之道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N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电视媒介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其收视率与观众反响程度均远不如从前。人们更多地开始利用手机、电脑等方式获取信息,而微博、微信的普及,使人们之间交流信息变得更加方便。这就意味着,传统媒介必须依靠互联网,才能扩大其传播范围和传播影响,从而提升自我的生命力。近年来,各类网络综艺逐渐崭露头角。尽管综艺盛行,娱乐至上,但是,人们还是慢慢地将目光转移到了对文化的反思上。电视人开始寻求一些突破口,立志将文化带回人们的视线中,《中国古诗词大会》《朗读者》一类的节目应运而生,并且受到广泛好评。但是,传统媒介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下,还是存在着一些弊端,所以必须依靠互联网转型,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互联网 传统媒介 文化类节目 转型发展
  一、传统电视栏目现有的生存状态
  近年来,随着手机的普及和更新换代,加之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互联网。只需动动手指,一天之内的最新消息就可以尽收眼底。人们再也不用拘泥于电视固定的时间,苦守在电视机旁等待新闻播报。特别是在年轻一代人中,有固定观看电视习惯的比例更是少之又少。就央视而言,传统王牌栏目《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说法》收视比例在逐年下降,甚至本该全民关注的《春节联欢晚会》收视率也是不尽人意。我们不可否认这其中有受众面牵制的原因,央视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目标受众面向全国,必然在内容的选取上更加规范,更加全面。而相较于央视,地方台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可以跟随受众的需求推出相应的栏目以增加收视率。如前些年的“选秀热”到近年来的“真人秀热潮”,地方台明显更加迎合了受众的口味。但是,这也带来了另一种趋势,那就是“泛综艺化”时代的到来,本着娱乐至上的原则,我们打开电视,就是各类综艺节目,这些综艺节目往往以当红或有话题性的明星为噱头,以此吸引受众,而这类电视栏目质量参差不齐,很难保证其带来的社会影响。
  即使电视栏目努力迎合受众的口味,电视自身的弊端还是不能挽救其市场占有率的下降。
  目前我国电视栏目可以说是在夹缝中求生,面对互联网的种种冲击,电视栏目开始从不同角度转变发展方式。在内容上,电视栏目开始把目光聚焦到文化类栏目上,力图扭转受众对于娱乐节目的依赖。从最开始地方台推出的《汉字英雄》到央视力推的《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再到今年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文化类栏目开始慢慢受到观众的喜爱。
  二、电视栏目转型的策略改变
  从制作上,电视栏目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依靠互联网,而文化类电视栏目更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使传统文化与新兴媒体更好地结合,做到互利共赢。从节目形式上,电视栏目逐渐大众化、互动化,电视节目制作组更多地把电视节目内容的主动权交给观众。从以前的主持人把握节目的主线和全局,到现在的越来越多的观众参与到节目之中,《中国诗词大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组成一档观众和主持人“双把控”的局面,让观众的身临其境感越来越强。增加了观众的参与度,实际上就是有效地增加了电视节目的生命力。而且对于主持人来说,也不再是一个引导者,更多情况下成为了电视节目的参与者,和观众一起构成节目。从质量上,电视节目有效地改变了策略方案,虽然最终的目的收视率是不会变化的,但是为了提高收视率节目制作组不再用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方式。而是从观众自身出发,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制作出中国人所特有的传统文化类电视栏目。使电视栏目真正地成为富有内涵、开发深度、拓宽广度的一种娱乐形式,从娱乐和文化双角度上,有效地展开纵横两条线,让观众在娱乐生活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快乐和笑声,更多的是文化的熏陶。
  迎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互联网主导的节奏已成大势,我们要做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让过去的节目制作方式逐渐消逝。同时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前景,合理地把电视节目制作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做到“老树上开新花”,促进传统媒介的转型与融合,让电视节目进一步焕发出生机與活力。但是同时,也应当注意到电视节目的质量,因为在现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碎片化的现实社会,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如果不为电视节目注入一些真正有内涵有深度和创造力的内容,那么即使借助了互联网,也无法一直生存下去。社会本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创新迟早还是要走到历史的陌路中,逐渐消逝。因此,电视节目制作上更是要挖掘独特的新颖点,并且合于我国的国民,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文化渊源是不容小觑的。只有紧紧把握住用中华传统文化这个瑰宝,并且将现有的现代化的元素加入进去,使他们兼容、和谐发展,再紧紧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潮流,电视节目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再一次拥有新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董飞飞,男,本科,河南师范大学学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学生体质成为民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当前普通高校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呈逐年下降的态势,而身体素质作为人体机能能力的重要表现方式,其好坏直接关系到个人体质的强弱,成为衡量个体体质状况的标志。所以普通高校需要在体育教学中大力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本文就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
本文主要针对函数概念一节,分析了教学活动过程中知识的引入,讲解以及如何更好地与学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全面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增强学生自信心,从而
期刊
摘 要:随着学前教育理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和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开始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对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研究已从讨论其重要性,发展为如何指导幼儿阅读。首先教师应该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幼儿绘本、培养兴趣、因势利导、创造环境;其次教师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因材施教,拓展视野和阅读经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教师应该注重
面对职业院校语文课的尴尬局面,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第一,语文教师要有个人魅力,要有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学修养,要有亲和力,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第二,“披文载道”,重视德育渗透
摘 要:“全民运动”理念的普及引起了一系列的关于身体素质的讨论。幼师体育教育也在困境中求发展,不仅要不断的注入新的理念和思维模式,还要结合幼儿的身体素质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全球化,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仅要承受生活工作压力,还要能够在快餐文化下保持好身体健康。本文就是在“全民运动”的理念下,从幼儿体育教育抓起,让国民都能拥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现
在电网运行中,电力调度工作的核心在于保证电网系统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在调控中心的引导、配合下持续、安全、稳定的运行,从而保证电力资源的良好生产、输送.近年来,伴随着电网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