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素质教育是21世纪的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下面是笔者结合所教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所做的一些尝试,谨以一孔之见,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是为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并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教师要积极接受这种新的教育思想,认真学习有关理论和别人成功的经验。改变以往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面向部分学生的“精英”教育的做法,转向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同时积极探索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二、育德育于教学之中
思想品德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在物理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可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物理学科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物理教材上有许多生动、感人的德育教育素材,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和利用。如在讲《天然放射现象》时,通过讲解居里夫妇把经过艰苦努力提取出来的放射性元素命名为Po,以纪念自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情怀,使学生的爱国心、民族情油然而生。在讲《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时,让学生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法拉第十一年潜心研究的成果,使学生有感于科学家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对科学事业无私的奉献精神。在讲《光的波动》时,介绍杨氏不迷信权威,亲自用实验证实泊松亮斑存在的史实,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精神。
三、激发兴趣,指导学法,培养能力
文化素质是人的素质的核心,人的其它素质的提高都会从科学文化知识的增长中得到有益的滋养,学科知识的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所以,教会学生全面系统的学习教学大纲规定的物理知识是物理学科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而能力是人的素质的重要标志,一个人的素质主要是通过他的能力表现出来的。因此,提高学生的能力才是学科素质教育的中心任务。教学中我注意抓好如下环节:
1.激发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激励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手段。我很注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做到全情投入,使学生能从中体会老师对他们的深厚情感。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一些趣味性较强的物理知识,以满足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同时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尽量多安排演示实验,并且让学生动手做生动有趣的实验;利用精美得挂图、照片、多媒体教学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如在神舟七号成功发射、返回后,我利用从网上搜集到的一些资料,结合现代航天航空科技和万有引力与航天等知识上了一次物理讲座,向学生介绍万有引力在航天航空科技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航天技术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与美国、俄罗斯相比还差得很远,只有努力学习,振兴中华,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强大,我们的航天技术才能发展得更快,才能不断地缩小与美国、俄罗斯的差距。将学生的爱国热情转变成奋发读书的催化剂,使学生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上进心。
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抓好能力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教会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教是为了不教”,这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高中物理教材中包含许多科学方法,在教学中可以把方法教育融于知识的传授之中。如在矢量的合成与分解、复杂电路的计算教学中可以介绍“等效代替”法;用以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无限迫近”法;解决追逐问题常用的“函数极值”法和“图像”法;库仑定律中的“实验分析”法等等。坚持启发式教学,不搞“满堂灌”,在指导学法的同时,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参与意识,注意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记忆力,逐渐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意识
学会做人、关心社会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有关的教育素材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以及关心集体、服务社会的高尚情操。如分组实验、小组讨论等活动中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在讲《静电的防止与应用》与《核能》等知识时可培养学生的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是为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并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教师要积极接受这种新的教育思想,认真学习有关理论和别人成功的经验。改变以往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面向部分学生的“精英”教育的做法,转向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同时积极探索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二、育德育于教学之中
思想品德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在物理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可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物理学科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物理教材上有许多生动、感人的德育教育素材,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和利用。如在讲《天然放射现象》时,通过讲解居里夫妇把经过艰苦努力提取出来的放射性元素命名为Po,以纪念自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情怀,使学生的爱国心、民族情油然而生。在讲《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时,让学生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法拉第十一年潜心研究的成果,使学生有感于科学家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对科学事业无私的奉献精神。在讲《光的波动》时,介绍杨氏不迷信权威,亲自用实验证实泊松亮斑存在的史实,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精神。
三、激发兴趣,指导学法,培养能力
文化素质是人的素质的核心,人的其它素质的提高都会从科学文化知识的增长中得到有益的滋养,学科知识的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所以,教会学生全面系统的学习教学大纲规定的物理知识是物理学科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而能力是人的素质的重要标志,一个人的素质主要是通过他的能力表现出来的。因此,提高学生的能力才是学科素质教育的中心任务。教学中我注意抓好如下环节:
1.激发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激励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手段。我很注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做到全情投入,使学生能从中体会老师对他们的深厚情感。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一些趣味性较强的物理知识,以满足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同时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尽量多安排演示实验,并且让学生动手做生动有趣的实验;利用精美得挂图、照片、多媒体教学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如在神舟七号成功发射、返回后,我利用从网上搜集到的一些资料,结合现代航天航空科技和万有引力与航天等知识上了一次物理讲座,向学生介绍万有引力在航天航空科技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航天技术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与美国、俄罗斯相比还差得很远,只有努力学习,振兴中华,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强大,我们的航天技术才能发展得更快,才能不断地缩小与美国、俄罗斯的差距。将学生的爱国热情转变成奋发读书的催化剂,使学生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上进心。
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抓好能力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教会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教是为了不教”,这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高中物理教材中包含许多科学方法,在教学中可以把方法教育融于知识的传授之中。如在矢量的合成与分解、复杂电路的计算教学中可以介绍“等效代替”法;用以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无限迫近”法;解决追逐问题常用的“函数极值”法和“图像”法;库仑定律中的“实验分析”法等等。坚持启发式教学,不搞“满堂灌”,在指导学法的同时,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参与意识,注意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记忆力,逐渐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意识
学会做人、关心社会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有关的教育素材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以及关心集体、服务社会的高尚情操。如分组实验、小组讨论等活动中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在讲《静电的防止与应用》与《核能》等知识时可培养学生的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