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山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点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Mag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2
  山区学校各方面条件还比较落后,新课改的提出使山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变得更为尴尬。如何在“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的教学条件下实现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目标值得我们山区学校教师深思。以下是鄙人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山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几点拙见:
  一要端正态度,安教乐教。有人说,职业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事业是为了爱好而工作。地处山区,各方面条件比较艰苦,不免让人心理失衡。然而,我们应该明确教书育人就是“良心活”,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该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而不是事情。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你把教育当作事业去做,你就会付出自己的精力和心血,而且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你就会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就会热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你把教育当作事业去做了,你就会自觉加大工作的力度和情感投入;如果把当教育当作是一件苦差事,那么,你就会缺乏工作的积极性,时时事事都只是被动地去做,工作就难以做好。因此,我们要端正工作态度,安教乐教,真正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增强工作责任心,时时为学生着想,本着“多干实事,少发牢骚”的精神,无偿地奉献点滴自己的劳动,尽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要放下架子,和谐关系。在传统教学中,师生关系一般不太亲近,甚至存在一定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尤其是初中学生,逆反心理特别强,学生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认真学习他所教的课,因为不喜欢某位老师而放弃学习他所教科目的现象并不少见,所以,让自己成为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也是我们教师的制胜法宝之一。
  首先,要尊重并关爱学生。学生尊重老师是应该的,但老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老师还要保持年轻的心态,常到学生中间看看,关心学生的痛痒,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一来不仅拉近了我们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喜欢你、亲近你;而且我们可能还会因此而有其他收获,比如:我们知道了学生身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可以及时制止;我们还可以从学生身上获取更多的信息,这些或许都可以成为我们课堂上的鲜活例子。
  其次,要快乐教学。一种情况是,老师也是人,现实生活中难免出现种种的烦恼和不如意,要保持快乐的心态好难。但也要本着以学生为重,以教书育人为重,忘我地工作,努力在面对学生时摒弃懊恼,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好心情,把微笑带给学生。另一种情况则是,也许有些老师认为,既然是上课就必须严肃,又或许有些老师怕自己驾驭不了课堂、HOLD不住学生,所以,整节课下来都绷着脸,长期如此不仅自己累,而且学生怕,甚至排斥。只有老师快乐教学,勇于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才能使学生乐于接近老师乐于接受教育。
  相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使教育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坚持学习,精通业务。俗话说“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须自身硬”。以前,我们说“与人一滴水,先有一桶水”。但是,在知识爆炸时代,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起码得是一条河。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跟上时代的节拍。另外,山区学校专业思想品德课老师资源匮乏,思想品德课老师经常处于变换状态,资源的存贮也处于变化状态,经常是缺该科老师了,再从其他科调老师来上课,丝毫没有“专业性”可言,因此造成思想品德课教学状态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极大地影响了思想品德课老师的专业成长与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影响了思想品德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所以,我们思想品德任课老师就更应该“教一科,爱一科”,不断学习,认真钻研教材教法,逐步形成一种适合山区初中学生需要的思想品德课教学风格,把原本“隔行如隔山”的自己打造成为思想品德课的“行家”。
  四要修身养德,立己树人。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正人先正己”,做好学生的楷模,尤其是思想品德老师。因为思想品德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辨别真善美、假恶丑,而思想品德老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认识和判断。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老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让学生不但钦佩你的学科知识,更欣赏你的人格魅力。
  五要整合教材,活跃课堂。传统课堂教学中我们大都“重物轻人”,教师和学生都围着教材打转,“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完全忽视了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个体的存在。新课改要求我们要转变教材理念,不再是过去单纯强调其教学依据的法规性质而应该认识到教材只是课堂教学的工具,为教学提供素材和资源。要落实好新课改的目标和理念,用好用活手中的教材,这就要求教师要敢于摆脱教材的束缚,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教材中不符合本地区和学生实际的该变就变,该删就删。此外,还要注意收集生活化的教学材料,如,选取贴近当地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等,“让生活照进课堂”,使教材和课堂真正“活”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和热情。
  六要加强沟通,共享智慧。山区大多处于相对落后状态,信息不通畅,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远远落后于城市,而且大多数中年以上年纪的教师对计算机操作一窍不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自我学习和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山区学校的教师一定要加强同事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注重校本钻研,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集体办公、集体备课,同科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提高教师教研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七要指导学法,渗透考法。学科成绩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指标要求,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依然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其学习既轻松又高效;我们还要加强对学生应试技巧(如:答题技能)的训练,以便学生能够尽可能就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取得最好的成绩。
  新课改对山区学校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作为山区学校的教师,我们要努力学习新课改,重新认识自我,改造自我,为山区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0  在心理学上,亲和力是指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表现出来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本质上是一种情感。而教师这一职业,他每天面对的是学生,是需要在情感上亲近的孩子,所以要让孩子们从内心上接受你,喜爱你,教师就必须要有亲和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当人的主要需求“爱与尊重”得到满足后,人就会迸发出强劲的动力去实现自我。一个具有亲和力的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就能
(南充市顺庆实验小学四川南充637000)  【中图分类号】G622  各门学科的教学都要涉及到教学评价,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对于所教学的内容和所学习的内容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心中有数的一种衡量、比较、促进、激励的手段和方法。它包括了对教师、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及结果的评价;科学的评价是教育走向科学化的必要条件。而在所有的评价当中,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最困难的,而评价的重中之重在于对学生的课堂评
【中图分类号】G622  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课程,跨进了小学的课堂。小学也就成为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由于小学英语教学面向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较为薄弱,让小学生快乐学英语,通过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爱学的情感,会学的能力,在发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发展,从而自主的学习,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