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复式班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benumberon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复式教学在今后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相对的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当中,它具有一定的课堂教学的优势,尤其是在当前“部编”教材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复式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6-0015-01
  农村小学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的小学,由于学生数量较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复式教学已是摆在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进行复式班的课堂教学,确保基础教育的有效性落到实处,已成为我乡各校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
  作为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知道,偏远山区教学点的授课形式,大都是以复式教学为主。这是因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人数较少,各个学科的专业教师更是无从谈起。每个年级(班)的学生少之又少,每个授课年级大致3—4人或者4—5人不等,每所学校也就只有四五个教师在那里坚守。因此,为了名义上的“节约教师资源”,所以也就产生了复式教学。要提高复式班课堂教学质量,就要更新教师对复式教学的理念,要求教师以新的教育理念为先导,探究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新的教法方法,积极开展复式教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复式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探寻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那么,把新课程的理念也能融入到复式教学实践中去,如何有效实施复式教学的策略,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本人谈以下几点看法。
  1.以高带低,因材施教
  根据教育部规定,依照年级组织单式班外,名额不足的,可将程度不同的年级,组织为复式班。国家从现实情况出发,在充分掌握乡情、校情的前提下,为各地实施复式教学提供了政策依据,也为复式教学的发展开了绿灯。农村小学复式教学的教学班容量一般情况下比较小,方便老师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督促学生学习。并且几门学科由同一个老师授课,能将各门学科横向联系起来,自动作业和直接教学有机结合,安排一系列的课外活动也具有了针对性,便于老师对学生全面了解,“一带一路”,因材施教。复式教学的班级可以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气氛,大同学可以帮助并带动小同学学习和活动—“带”,同龄的学生可以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造就了学生成长之路—“路”,学生关系比较融洽。
  作为教师,对复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操作过程中,要科学地安排几个年级几个科目进行教学的先后顺序,要充分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要注意不同年级学科的动静搭配,自觉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2.合理搭配,动静结合
  合理搭配复式教学的年级和学科是极其关键的。一般情况下,复式教学搭配的年级跨度不能太大,通常情况下以低中年级或低高年级,或者中高年级搭配复式课堂比较合适。科目应根据实际情况交错搭配,效果会更好。在教材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复式班教师必须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选择“精华”实施教学,由于复式教学的特殊教育形式,要同时教几个年级的课,各个授课年级直接教学时间少,余下的时间则安排学生实践活动,彻底摒弃了原来教师在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现象,复式教学的教学模式也成为高年级与低年级“一带一路”建设中相互学习、沟通互补、巩固知识的桥梁。复式班的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双边活动构成的一个学习链接。如何对待这个链接,使之达到最佳的效果,主要条件就是复式班的教学课堂过程中的“动”“静”搭配。教师必须研究不同的授课年级、教学科目、教学设计的搭配问题。如,不同的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包括有识字、写字、阅读、作文等多项内容,既需要用较多时间直接教学,也可以安排较多的自动作业,可以按“科目相同,教材不同”的方式搭配。
  3.培养助手,加强管理
  教师依靠“小老师”—小帮手,进行复式班的课堂教学的管理工作,是复式教学的一个特点。发挥“小老师”在复式教学中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授课教师搞好教学,提高复式班的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增长学生的自理能力。“小老师”一般都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教師不单是为了他们把当前的工作做好,更要在行为上对他们严格要求,为了他们将来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只能起指引、指点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他们自己跳起来摘桃子,去发现,去探究。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亲身体验,对所学的知识易记难忘,达到终生受益的目的。
  复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及课程改革,在静宁县全县农村小规模小学校或者教学点已经全面展开,以人本教育、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县教育局、教科所的具体组织、部署下,逐步在全县推向深入。作为基层一线教师,应该借县局小规模学校复式教学模式的培训和推进的东风,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孙冬梅.西部农村小学复式教学的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8(09)
  [2]于建新.为课堂教学增添生机与活力[N].中国教育报,2008
  [3]常永丽.感悟名师课堂教学[N].延安日报,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幼儿教育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智力启蒙的主要场所,但幼儿的教育有不能完全依靠幼儿园的教育,还需要家庭教育共同努力,家园共育才能更好地完成幼儿早期教育。但由于各种原因,家庭教育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而幼儿园则可以联合家长指导家长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本文对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如何指导家长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幼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教育越发重视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其中与语文契合度較高的书法教育,为语文课堂带来了很多创新机会,有效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阐述了低年级语文课程融入书法教育的意义,提出了几点在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中渗透书法教育的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书法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
摘 要:众所周知,教育是与社会实践分不开的,社会实践主要来源于社区,因为在目前的幼儿教育当中,社区是提供社会环境的主要方向其次,在进行幼儿社会教育的时候,一定要与社区紧密相连才能保证安全以及教育的根本目标,因此幼儿教师在充分挖掘社区资源之后,要对其进行分配,并且要使得社区的管理人员相互配合,使社区成为主要的幼儿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关键词:社区资源;幼儿教育;亲自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6
摘 要: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和家庭教育相互结合,这对于提升小学管理效果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够促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班主任要和家长之间保持密切交流以及合作。本文主要是关于家庭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策略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4
摘 要: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融入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流、开展社会活动的基石,是学好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它密切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发展。“写作就是客观事物通过作者的主观意识在恰当的文字形式中的正确反映。”写作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经阶梯,是人类文明不断延续发展的承载。小学写作教学是学生观察事物、发现事物、表达情感、分享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项具有想象力、创造力的脑力劳动,为学生全面发展助力。语文学科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认知能力比较差,在生活和学习中都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多数小学生产生了心理健康问题,这是很多因素引起的,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很可能引起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7 【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发布,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和新时代的教学需求背道而驰,在这种背景下,探究式教学走进教育工作者们的视角,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们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对他们往后的学习有着巨大的帮助,本文将以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的结合为参考案例,研究如何让学生们在探究式教学中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自主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