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技术体制与产业效率实证分析

来源 :产业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20201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使用2003~2011年中国本土高技术产业区域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体制与产业效率的关系,在研究中构建了测度技术体制的变量和产业效率投入产出的变量指标,研究发现,技术机会(OPPO)、知识基础特性(PROP)、创新独占性(APPR)与产业效率(EFFI)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增强产业技术机会、知识基础特性和创新独占性对提升产业效率有很大作用;外部知识获取性(ACCE)与产业效率(EFFI)没有通过检验,即过度引进技术对提升产业效率作用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其他文献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房屋动迁作为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促进城市更新、激发城市活力的政府行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城市房屋动迁,作为政府公共管理的一部分,规范动迁实施的政策不断地更新和优化的同时,也对政府执政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施房屋动迁公共管理过程中,必然存在动迁主客体两方的矛盾。矛盾的产生是多样的,但本质是一致的,即政府公共管理行为是否合法合理地保障被征收人权益。当利益间的博弈激化到无法
在江西省余江县对引种自浙江省长乐林场的7个湿地松优良家系进行育苗试验,7个优良家系平均发芽率为76.23%,平均发芽势为62.65%,平均发芽时间为23.6 d,经9个月苗期观测,平均苗
通过对11年生闽粤栲人工林生物量垂直分布特征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标准木各器官的生物量以树干最大,树叶最低,各器官生物量高低顺序依次为干部(47.56%)>枝部(25.71%)>根部(15.79%)>叶部(10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中国互联网早期形成的“丛林法则”和“草莽精神”对当时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促使当下互联网巨头的形成。但在当前环境下,由此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