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焊接专业为例探索《材料与成形工艺》课程的过程化考核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分析了焊接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目标和《材料与成形工艺》课程在焊接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作用,在此基础上对课程知识点进行了解析,并通过知识点构建过程化考核,给出了以考核能力为目标的几个过程化考核实例。
  关键词: 过程化考核 焊接专业 《材料与成形工艺》
  1.《材料与成形工艺》课程在焊接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1焊接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培养适应焊接工程领域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从事焊接技术操作、焊接工艺编制、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焊接质量控制与焊接检验、焊接结构生产组织管理等职业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1.2《材料与成形工艺》课程在焊接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材料与成形工艺》课程是高职高专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它是研究常用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即从选择材料、制造毛坯直到加工出零件全过程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对于焊接专业特别重要,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和专业实习提供基本知识和能力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各种工程材料的性能,特别是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通过金相组织分析和金属结晶过程的学习,为学生掌握焊接冶金过程打好基础;通过对各种焊接方法的综合学习和其他工艺方法的理解,为焊接专业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
  2.以焊接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过程化考核
  2.1以培养专业能力为目标组织过程化考核内容
  针对焊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材料与成形工艺》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围绕一个过程和两个平台展开。
  2.1.1熟悉机械制造全过程:从选用材料到加工制造零件的全过程。形成能力:会制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在此部分内容的过程化考核主要以案例的形式考核轴、齿轮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制定能力。
  2.1.2材料应用技术平台:以材料应用为目标,构建从分类、牌号到成分,到热处理、组织、性能、用途为主线的工程材料应用技术平台。形成能力:会正确选择使用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工艺。此部分主要考核学生金相分析、热处理工艺和选材能力。
  2.1.3制造技术基础平台:以材料成形为目标,构建从铸、锻、焊等毛坯生产到切削加工为主线的制造技术基础平台。形成能力:会选零件加工制造方法。主要考核学生根据零件的特点选择加工方法的能力。
  2.2过程化考核的具体实施
  根据上述课程内容的结构,分析梳理出与焊接专业能力密切相关的知识点,把这些知识点融入到课程的过程化考核中。在相关章节结束后,通过实例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性考核,并记入个人成绩表,主要形式有课堂提问、电子邮件和课堂测验等。
  3.结语
  《材料与成形工艺》课程综合性强,内容较杂,在教学过程中重点不宜明确,教与学都很困难,通过过程化考核,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3.1通过过程化考核,使课程的考核更科学合理。学生的成绩不仅与最后的期末闭卷考试相关,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也占很大比例。这样就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及格率明显下降。
  3.2通过过程化考核引领教学内容,教与学目的性增强,教学运行效率明显提高。教学内容重点明确,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学生不必纠结于暂时不能理解的内容,而是有目的地学习,学习兴趣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利谋,蒋建平,刘延庆.高职院校课程考试考核方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1(63):1-2.
  [2]胡勇,张小兰.以能力为核心的过程化考核方式改革初探[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7(4):8-10.
  [3]彭绪,山王明,范春风.课程过程化考核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4):126-127.
  [4]王雍钧.在金工课教学中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7(1):59-61.
  [5]王雍钧,董英娟,关晓东.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程的过程化考核[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5(5):44-53.
  论文来源承德石油高专校级教研课题“基于岗位工作逻辑探索高职课程的过程化考核”,课题编号:2014019。
其他文献
在江苏高考卷中,文言文阅读部分占分为18分左右,占总分的11%左右,文言文阅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根据对历年的江苏高考卷的研究,笔者发现高考出卷人大多将目光集中在人物传记类的古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对人物传记不断强化,使得学生甚至有了“文言文就是人物传记”这种错误的观念,可见他们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太过单一。其实如果仔细翻一翻近6年的江苏高考卷,就会发现现在的趋势已经有所变化,出卷人的目光开始从单一的人
古人云:“七岁看一生。”可见,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心理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为了使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将来能立足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少年儿童的心理世界是极其广阔的,辅导员作为这广阔世界的耕耘者,不仅要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更要关怀队员的精神世界,关怀队员精神生活的质量和精神的成长与发展,成为队员的精神关怀者。  一、点燃心灵的激情(加强学习心理指导)。学习是
摘 要: 学生要写好议论文,其说理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生懂得说理的思路与方法,才能将议论文的论点阐述清晰,对论据分析得当,让作文充满说服力而不是泛泛而谈。本文以任务驱动型作文为实践方法,在具体示例探讨中对提升说理能力的策略进行分析,期望为高三学生议论文水平进步与写作素养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议论文 说理能力 任务驱动型作文  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对于议论文这一类型的作文往往不知
摘 要: 北京在新城市功能定位、产业调整的前提下,对制造业人才、特别是高职层次的制造人才的需求提出新要求。在这一前提下,学习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的亮点,结合首都高职教育的自身特点,从入学、新业、新专业开发、合作办学等方面提出机电类专业的改革发展思路。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机电类专业 专业调整 人才培养  1.研究背景  2014年以来,北京着力部署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定,落实习近平在北京考察
摘 要: 学前教育专业数码钢琴课采用“一包一表”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以教师为主导、幼师生为主体的互动学习过程中建构钢琴知识与技能,搭建各种展示自我平台,构建注重学习过程的三维学习评价体系,激发幼师生的钢琴学习兴趣,全面提高钢琴技术水平。  关键词: 中职学前教育 数码钢琴课 一包一表 任务驱动 三维学习评价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多,生活经验少,语言组织能力弱,在教学中如何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写话目标,指导学生写好话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指导学生写话“四步常态法”。  一、重视词句积累,打好写话基础  积累是《语文课程标准》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提到“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第
摘 要: 体现教育个性,彰显教师艺术与智慧,是新课改背景下教育者广泛关注的课题。如何通过新时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性教学工具——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寻找属于教师自己的教育个性,提高教学质量,更值得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深思。  关键词: 中职机电 多媒体 课堂教学  严格来说,教学资源是构成有效教学的基础,教育的力量就是从教师与资源结合这一“活的源泉”中流露出来的。对于这一结论,很多专家学者予以支持,如
摘 要: 在教学实践中,教学资源包括图书、报刊、杂志、电视、电影、广播、网络及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的重要事件等。拓展教学目标的构成条件,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对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教学资源  利用资源组织教学是广大一线教师在新课改下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资源的形式有很多,利用的方式极具多样化,然而,任何形式的
摘 要: E-learning环境下混合式学习能力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效率。应用技术型大学学生把传统的学习方式与新兴的学习媒介相结合,充分应用混合式学习方式,才能更主动与灵活,并且能持续性地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有效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英语专业学生制订学习计划的能力、学习反思的能力较薄弱,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E-learning环境下的混合式学习,网络学习目标含糊不清,缺乏较强的持久的内在网络学习
摘 要: 在一系列研究咸丰帝的人物传记中,著名历史学家茅海建先生的《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一书可谓其中的精品之作。咸丰朝虽只有十一年,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时期,先后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两件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因此,对于当时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咸丰帝及其施政方针做一番梳理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茅海建先生在本书中通过细腻的笔触、翔实的史料生动刻画了奕詝这么一个身处末世的苦命天子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