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爱因斯坦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孔老夫子的这句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句话也是多年来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广大教师广为运用的法宝。可见,兴趣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初学物理时好奇心特别强,一种现象、一个演示、一段故事都可以激发他们极大的兴趣,而这种兴趣的激发和不断保持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求知欲、探索欲的开始,是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的推进器。在问卷调查中,很多学生都提到了在引言课上老师所做的许多出人意料的实验让他们印象深刻。如:冷水“烧”开水、会跳舞的小人、“激流勇进”的乒乓球、鹌鹑蛋自己“钻进”烧瓶里等等。据学的所反映,他们对物理的兴趣就是从那节课开始的。因而,我认为,教学从新课的引入、内容的组织安排、教学方法的探索和运用、物理实验的设计和演示、器材的选取、语言的运用等等都需要精心策划,以期达到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信息,教师不可能一一教给学生。因而,在短暂的学生生涯中教会他们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便显得尤为重要。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具有通用性与普遍性的特点,且物理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对研究其他学科也具有借鉴意义。因而,我认为应该以物理课堂教学为阵地,以物理学科知识为载体,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控制变量法、模型法、图像法、假设法、等效法等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要重视过程教学。
  
  三、授之以渔还应授之以欲
  
  另外,我认为:“授之以渔,还应授之以欲”。这里的“欲”指的是一种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的学习态度。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是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更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这种精神和能力来源于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更具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条件,合理设置实验尤其是探究性实验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九年级关于密度的总复习中,我没有按照传统的复习方式进行,而是采用让学生设计实验,测量马铃薯的密度。我只给学生提供了材料和时间,并充分激发学生成功的欲望。因为没有既定的问题和要求,也没有固定的难易程度,这就给每位学生的成功提供了可能。
  
  四、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中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情感支配理智。因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础,有利于教学思想的贯彻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执行。而爱是最好的沟通语言,只要你把心中的爱以适当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是完全能够感受得到的,当他们感受到了你的爱时,就会回报你相同的甚至是更多的爱,他们就会喜欢你所教的科目,进而在这一科目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教师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不应该是“一碗水端平,赏罚分明”的,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建设,对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学生予以不同形式的关注和期望,我想这才是因材施教的真谛吧?尤其是对那些所谓的差生,也许多一次微笑,多一次鼓励,多一次欣赏的眼神,多一次体贴的问候,就可以改变他的一生。教师的职业目标是“树人”而非“树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日的一言一行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而不应盲目单纯地追求升学率,甚至是将学习成绩作为评定学生的唯一标准。
其他文献
盐井定向钻探施工产业,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417队成功运用对接井钻探施工技术,为盐卤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也给该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勘经济发展带来了机
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标。初中英语教学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运用现代媒体技术手段,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创设适宜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听、说、读
新课程把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可见科学探究在义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化学实验又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实验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    一、注重实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各类化学实验的基础。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打好基础,从一
本文对上海太平洋化工集团淮安元明粉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元明粉装置进行了总结,对该生产装置生产能力进行了评估。
现代教育一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学习的东西,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创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    首先,学生学习需要轻松和谐的环境,因为数学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及高度的抽象性,所以学习数学必须展开思维活动,而和谐的环境对思维活动具有积极的影响。當学生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接受数学知识的感官越多,知识就掌握得越牢固,越全面。”没有正确的充分的感知,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首先要给他们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学生手摆、眼看、耳听、口说等活动,使他们对事物获得鲜明清晰的印象,逐步积累表象,为发展形象思维奠好丰厚的基础,起到“搭桥”作用。    一、 生动的直观演示,突出数学表象    对于低中年级的小
新课改为数学教学改革带来了生机,生活化的情境创设改变了原有单调而又枯燥的模式。但在“热闹”的课堂背后也隐藏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也存在着不少误区,值得冷静思考。  一、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现实情境也并不都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生活背景。如果处处强调与生活联系,凭空想象而非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反而会导致一些教学情境庸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