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山东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对全省各种媒体刊登的医疗广告按季度进行了监测,共监测医疗广告2703条次,不合格的医疗
广告占91.34%。本刊特别邀请了参与这项工作的有关专家,向给大家介绍如何识别广告的真伪。
现今社会医疗广告信息量大,形式多样,一方面它给百姓提供了就医的诸多信息;另一方面,一些违法医疗广告也欺骗、误导了许多求医心切的患者,造成了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医疗广告的发布有着许多深层次的原因,据监测结果显示,68%以上的医疗广告来自民营医疗机构,而民营医疗机构由于政策、专业水平等各方面的原因与公立性医疗机构无法抗衡,不做医疗广告生存就有困难。还有,医疗广告的收入又是各种媒体的主要收入之一,利益的诱惑造成违法医疗广告屡禁不止。因此,百姓只有多了解医疗广告相关知识、查询监管部门相关信息,理智分析,鉴别真假广告,才能防止上当受骗。
通过实践,总结出了7大鉴别真假医疗广告的方法,如果你在生活中对此“学以致用”,将会受益匪浅。
陷阱1:无中生有的专家
不要轻易相信“特邀全国知名的X机构XX专家、XX博士来X地就诊”等宣传语。多数情况下,可能X机构根本不存在,或者X机构中没有所谓的XX专家。“专家、博士”等非医学职称在医疗广告用语中是不允许使用的,介绍医生要使用“主任医师”等医学职称专业称谓。
陷阱2:优惠套餐设圈套
清醒认识“免费普查、优惠套餐、健康咨询”等信息。特别是对治疗男女泌尿系统疾病、病毒疣等的宣传。这种广告多数为宣传治疗性病的。性病属于皮肤病专业范畴,是禁止发布医疗广告的疾病。性病诊疗及检验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并且考核合格发给相关证书后,方可进行性病的诊疗与检验。有些医疗机构未批准其开展性病诊疗活动,就在这方面做文章,检验结果制造“假阳性”,通过“大处方”“大检查”赚取高额利润。
陷阱3:假新闻,真广告
区分医疗广告与医疗相关新闻、专题、专访、健康咨询等。凡在新闻、专题、专访、健康咨询等内容中标明医疗机构名称、地址、专家门诊时间、诊疗热线等相关内容的,视为医疗广告。变换形式做广告会降低读者或观众的警惕性,通过表述某种疾病的症状,让读者或观众先给自己作诊断,通过心理暗示,读者或观众会接受假新闻的误导,根据其提供的医疗机构信息,不知不觉地到该院就诊。
陷阱4:假咨询,真推销
分清医疗机构诊疗行为与推销药品、医疗保健器械的行为。有些药商或医疗保健器械商家会借助于医疗机构,或是以聘请X专家健康咨询、试用X医疗保健器械为借口进行诊疗,其最终目的在于推销其生产的药品或医疗保健器械。而在这种广告背后,所谓的专家有的竟为非卫生技术人员。
陷阱5:编造患者的故事
面对患者“现身说法”,头脑要保持清醒。现在各种广告都使用现身说法这一形式,真实性确实有待于考证,虚假报道层出不穷,患者现身说法更多为编造、移花接木。
陷阱6:“地址不详”多可疑
对仅使用简单通讯方式进行诊疗的信息要置之不理。比如,只提供一个诊疗的电话号码和一个邮购药品的邮政信箱,却没有提供任何具体的地址。对此类的医疗广告一定要多加警惕。其一,发布这种信息的机构多为非法开展诊疗或根本不存在,属于非法行医;其二,每位患者的病情不一样,个体有差异,仅靠邮购药品是不值得让人相信的,而且无法查实药品是否有批准文号。
陷阱7:被禁广告不要睬
下列类型的医疗广告被禁止:①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名义(包括军队单位、军队个人和冠以与军队相关的任何称谓)发布的广告。②以医疗机构内部科室名义发布的医疗广告。③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的广告。④有关下列疾病的医疗广告:尖锐湿疣、梅毒、淋病、软下疳等性病;牛皮癣(银屑病);艾滋病;癌症(恶性肿瘤);癫痫;乙型肝炎;白癜风;红斑狼疮。
广告占91.34%。本刊特别邀请了参与这项工作的有关专家,向给大家介绍如何识别广告的真伪。
现今社会医疗广告信息量大,形式多样,一方面它给百姓提供了就医的诸多信息;另一方面,一些违法医疗广告也欺骗、误导了许多求医心切的患者,造成了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医疗广告的发布有着许多深层次的原因,据监测结果显示,68%以上的医疗广告来自民营医疗机构,而民营医疗机构由于政策、专业水平等各方面的原因与公立性医疗机构无法抗衡,不做医疗广告生存就有困难。还有,医疗广告的收入又是各种媒体的主要收入之一,利益的诱惑造成违法医疗广告屡禁不止。因此,百姓只有多了解医疗广告相关知识、查询监管部门相关信息,理智分析,鉴别真假广告,才能防止上当受骗。
通过实践,总结出了7大鉴别真假医疗广告的方法,如果你在生活中对此“学以致用”,将会受益匪浅。
陷阱1:无中生有的专家
不要轻易相信“特邀全国知名的X机构XX专家、XX博士来X地就诊”等宣传语。多数情况下,可能X机构根本不存在,或者X机构中没有所谓的XX专家。“专家、博士”等非医学职称在医疗广告用语中是不允许使用的,介绍医生要使用“主任医师”等医学职称专业称谓。
陷阱2:优惠套餐设圈套
清醒认识“免费普查、优惠套餐、健康咨询”等信息。特别是对治疗男女泌尿系统疾病、病毒疣等的宣传。这种广告多数为宣传治疗性病的。性病属于皮肤病专业范畴,是禁止发布医疗广告的疾病。性病诊疗及检验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并且考核合格发给相关证书后,方可进行性病的诊疗与检验。有些医疗机构未批准其开展性病诊疗活动,就在这方面做文章,检验结果制造“假阳性”,通过“大处方”“大检查”赚取高额利润。
陷阱3:假新闻,真广告
区分医疗广告与医疗相关新闻、专题、专访、健康咨询等。凡在新闻、专题、专访、健康咨询等内容中标明医疗机构名称、地址、专家门诊时间、诊疗热线等相关内容的,视为医疗广告。变换形式做广告会降低读者或观众的警惕性,通过表述某种疾病的症状,让读者或观众先给自己作诊断,通过心理暗示,读者或观众会接受假新闻的误导,根据其提供的医疗机构信息,不知不觉地到该院就诊。
陷阱4:假咨询,真推销
分清医疗机构诊疗行为与推销药品、医疗保健器械的行为。有些药商或医疗保健器械商家会借助于医疗机构,或是以聘请X专家健康咨询、试用X医疗保健器械为借口进行诊疗,其最终目的在于推销其生产的药品或医疗保健器械。而在这种广告背后,所谓的专家有的竟为非卫生技术人员。
陷阱5:编造患者的故事
面对患者“现身说法”,头脑要保持清醒。现在各种广告都使用现身说法这一形式,真实性确实有待于考证,虚假报道层出不穷,患者现身说法更多为编造、移花接木。
陷阱6:“地址不详”多可疑
对仅使用简单通讯方式进行诊疗的信息要置之不理。比如,只提供一个诊疗的电话号码和一个邮购药品的邮政信箱,却没有提供任何具体的地址。对此类的医疗广告一定要多加警惕。其一,发布这种信息的机构多为非法开展诊疗或根本不存在,属于非法行医;其二,每位患者的病情不一样,个体有差异,仅靠邮购药品是不值得让人相信的,而且无法查实药品是否有批准文号。
陷阱7:被禁广告不要睬
下列类型的医疗广告被禁止:①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名义(包括军队单位、军队个人和冠以与军队相关的任何称谓)发布的广告。②以医疗机构内部科室名义发布的医疗广告。③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的广告。④有关下列疾病的医疗广告:尖锐湿疣、梅毒、淋病、软下疳等性病;牛皮癣(银屑病);艾滋病;癌症(恶性肿瘤);癫痫;乙型肝炎;白癜风;红斑狼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