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心理档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ang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重新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快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培养心理咨询教师和聘请心理咨询专家,设立心理咨询室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能力状况及其教育建议、人格特征分析及培养建议、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策略、学习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职业能力倾向类型分析及指导等六部分。笔者一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通过多年的观察和具体的实践,发现当前学校心理档案的建立和使用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当前学校心理档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认识,心理档案建立不到位
  很多学校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过程中缺乏专业认识,不知道如何建立,或者不知道建立,心理档案建立工作不到位。已经建立了心理档案的学校,并没有合理利用,只是用来应付上级检查工作。还有一部分学校,仅仅是为有心理异常的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缺乏心理档案建立的全局观念。实践证明,这样建立起来的心理档案形同虚设,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心理发展并没有任何帮助。
  2.缺乏专业性,心理档案内容不完整
  已经建立了心理档案的学校,仅仅是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作了记录,绝大多数学校对于心理档案其他方面的内容并没有进行测查。因为缺乏心理档案建立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学生心理档案内容不完整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另外,由于各种原因,有很多学校在新生入学第一个学期即着手建立学生了心理档案,但此后便束之高阁,存于档案柜,再不过问,学生在校期间,根本没有任何跟踪记录的痕迹。这种心理档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无任何益处。
  3.缺乏专业教师,导致心理档案管理不到位
  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晚,尽管现在绝大多数学校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是他们并不是“科班出身”,绝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教师非常缺乏。这样的现状,导致心理档案的管理便缺乏专业性,学校的心理档案往往由兼职心理教师负责,大多是班主任或政治教师。他们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档案所需要的专业理念,缺乏心理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心理档案等同于学籍档案,不注意保密性,更注意不到学生心理档案的科学性,在对心理档案的管理过程中随意、马虎、大意,根本无法保证心理档案“单独保管”的基本要求。
  二、改进当前学校心理档案存在问题的对策
  1.明确并完善心理档案内容,做到定期更新
  学校心理档案建立过程中对心理档案内容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在进行心理档案建立的起始阶段一定要明确心理档案所包括的六个方面的内容,除了测查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外,还应包括能力状况、人格特征、学习心理、咨询记录等方面的资料。学生入学,初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内容,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即应该对学生心理档案相关内容予以更新。这方面一定要做到定期、定量、定人、定任务。另外,还要通过多种途径抽查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交流,还可以通过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及心理动向,不断完善学生的心理档案,确保心理档案能够及时更新。
  2.注重专业性,提高心理档案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大力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当前,由于缺乏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存在着很多“硬伤”,急需解决。首先要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如果由心理学或者心理咨询专业的教师来担任是最好的了,退一步,如果没有专业教师,就应该鼓励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兴趣的教师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让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趋向专业性。其次,学校应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要对学生心理档案的主要内容、基本格式、建立方式、实施程序等做出明确规定,真正做到按制度办事,按规定实施。再次,要加强对心理教师的培训和工作指导。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让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不断熟悉自己工作范围内的所有工作规程,“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方式都可以采取,关键是提高心理教师的工作能力。
  当前,因为种种原因,学校心理档案建立、管理、使用等各项工作都还存在着一些无法规避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抱着向上的态度,积极去面对,努力去改变,为学校心理档案工作以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尽自己的最大的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靖远煤业集团公司职工培训中心)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人记忆力最好的时刻,而早读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了,那么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语文早读课呢?本文试从“科学安排,设计早读任务”、“合理调配,实现朗读多样”、“授之以渔,明确朗读方法”、“设立典型,培养教师助手”、“提供平台,注重水平展示”这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语文 早读课 有效 开展  《新课标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
【内容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具体实际,不断探索与优化,营造出更自主、更活跃、更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高效。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 有效教学方法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所以,在选取教学方法时,需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情感、兴趣、自主体验等因素,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发掘学习乐趣。  一、注重情
【内容摘要】多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实现了口语教学的灵活性、生动性、互动性。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多媒体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优势及其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都显示出极大的优势,应该成为日后英语口语教学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英语口语 现状 多媒体 优势 运用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
每年的高考语文试题,议论最多、最热烈的莫过于作文题。今年的安徽省高考作文题一揭秘上网就引来了强烈的争议,搜索众多的网帖,可谓是褒贬不一。请看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
【内容摘要】感恩意识是每一个人都要具备的品质,是评判一个人是否具备高尚人格的重要参考。但是,现在的初中生多数都缺乏感恩意识,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为他人着想。所以,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感恩教育,以此培养初中生的感恩意识,无疑是当前初中思品课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讲述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感恩意识的培养机制,并从故事导入、意识培养、感恩行动三个方面予以论述。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感恩意识
作文批语是作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对学生作文有着很大影响。然而,部分教师忽略了作文批语的重要性,写评语只是敷衍了事,这样写出的批语当然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另一部分教师虽然明白作文批语对学生作文有很大影响,却不能灵活掌握其写法之道,写出的批语不具有引发学生重视的力量。在这里,仅对教师作文批语的不足之处及其对学生作文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进作文批语的几点建议。  经过调查,笔者发现一个奇怪现
小说是语文课本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体裁。尤其是这些年来它频繁地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以各种形式考查着同学们对它的了解和解读。高中阶段的必修和选修课本都将小说文本解读作为重点学习对象。每个人对小说的欣赏和解读的角度不一定相同,但一定都有对其中主要人物地分析与欣赏。每篇小说中的人物都是独特的“那一个”,我们也都有解读他们的方法,这种解析往往只限他存在的于那一篇课文中,这是我们对他或她的单独欣赏。  就小说
【内容摘要】经济的发展,促使国家开始重视特殊教育,培智教学工作稳步展开。“医教结合”理念的提出,带动了多方面康复训练在培智教学中的有益尝试。本文主要针对音乐康复课在培智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培智教学 音乐康复课 应用  前言  培智教学属于特殊教育,主要是面对智障儿童,通过医疗和教学相互结合的方式,促进其全面发展,帮助智障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目前,特殊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内容摘要】通过对字的用法和实例说明,将表示疾病的“症”与“征”进行了简单的区分。  【关键词】症 征 症状 区别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部分疾病,有的用到“症”,有的用到“征”,如必修1第1章第1节提到“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小儿麻痹症”,第3章第2节“尿毒症”,第6章第4节“癌症”;必修2第2章第1节提到“21三体综合征”,第2章第3节“人类红绿色盲症”,第5章第1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陈会昌教授在卢梭、罗杰斯等教育家的思想基础上曾指出: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两颗种子,一颗是学习社会期望的知识、技能,完成成人要求的任务;另一颗种子是出于个人的兴趣、动机而做的事情。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学生而言后一颗种子往往难以发芽。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什么是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呢?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热爱儿童。”缺乏爱的教育算不上是真正的教育。可见尊重与爱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家的一直认可。依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