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探索与实践——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来源 :机械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g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扩招带来的生源结构多样化,必然引起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文章围绕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分析了“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的问题,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动态化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提升高耶扩招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改革设想和实践探索。
其他文献
“双减”,让教育回到本来的样子梁增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热议。  作为一线教师,我也曾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夙夜忧叹又备感无力。学生课业负担重的话题谈了几十年,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有识之士,或大声疾呼、建言献策,或“静悄悄地革命”。然而,“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但“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条水
本文通过审视不同时期各大语言在政府、法律和教育三大领域扮演的角色,研究香港的语言政策如何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演变而变化。回归以前,港英政府推行“重英轻中”的语言政策,英语是声望的语言,反映了当时香港的权力建构和社会阶层等级;回归之后,尽管特区政府有意推动“两文三语”的语言政策,但当前政策无法完全翻转殖民时期社会权力塑造的英语占据上位的语言层级结构,殖民时期建立的语言霸权情形仍有遗留。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都是对“历史”进行的前提预设.不同的“历史规律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表明,它的“历史本体观”不应该是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理性规律观”,而属于“实践规律观”.“历史生成论”是基于“唯物辩证思维”所理解的唯物史观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人类追求自己目的 的活动过程的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的理解.“历史决定论”是基于“知性思维”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观”,是对历史就是理性过程的黑格尔唯心辩证思维的扬弃.“
项目式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被国家政策和众多教育专家所提倡.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项目化教学所强调的基于真实问题情境、跨学科融合等特点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为适应面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改革新要求,便于教师顺利掌握项目式这一新型教与学方式,文章通过对基于国家课程的项目式学习和项目化教学的分析,提出教师应具备课程重构设计、项目学习目标确定、驱动性问题设计、项目活动设计、学习支架设计、项目学习资源与工具的选择与开发、项目式学习评价和项目管理等能力,以适应项目化教学对教师能力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