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美育话语体系的思考*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xww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近年来,美育对于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性逐渐受到重视。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强调“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美育到底教什么,如何教,如何评,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着力破解的问题。
  摘要
  作为学科门类,当代中国的美育话语体系自20世纪初从西方引进,沿用西方美育话语体系。中国古代的美育思想与西方美育话语体系具有本质意义上的差别。西方的审美教育是施教者对受教者的以美育人的活动,注重外在的审美教化,强调一种外力的施加。中国古代的美育注重心灵的化育,强调内在的仁心仁性的激发、唤醒,开拓人的心灵,拓展其心智。当代中国要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美育话语体系,使其既具有民族化、本土化的特性,又具有国际化、全球化的特性。
  关键词
  中国特色;美育;话语体系
  作者简介
  李天道,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蔺若,成都师范学院文学院,副研究员
  美育这一学科近代由西方移植过来,直至今日,我国的美育学科建设基本上都是以西方美育为基础,西学为主导,借鉴西方的美育理论。美育学科建设的基础理论主要是西方美育史的思想,其研究方法、指导思想、话语方式、话语体系都是由西方引进的,例如对“美育本质”“以美育代宗教”“美育的目的”“现代美育内涵”“美育的价值和意义”的讨论。基于此,本文立足中西美育的异同,针对当代中国美育话语体系的重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中西美育思想的异同性
  (一)西方美育思想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这一理念是一种西方话语,原因在于其与中国古代的美育有本质意义上的差别。西方的审美教育是施教者对受教者的以美育人活动,育化其性情、美化其人品。这种外在的、灌注式的审美教育,注重外在的审美意义教化与审美价值的评判,更多地强调一种外力的施加。无论是“美感教育”“人生美育”,还是“艺术教育”“美术教育”,其实质都是对接受审美教育的对象施加教化、育化,美育的目的是通过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以及自然风光等媒介对施教的对象进行教育。如席勒所指出的,所谓美育就是“通过美把感性的人引向形式和思维,通过美使精神的人回到素材的感性世界”[1]。这里提到的“美”,便是审美教育;这里提到的“通过美”,即通过一定的审美理论、审美意识的教育,提升人的审美素养,铸造其人格品质。其重要审美品性是外静内动,精力弥满,通过一种情绪感染,给人以美的教育、美的陶冶。通过这种审美教育活动,把审美观念、审美价值标准、审美的目的和意义,灌注于人的感性生命。换言之,西方美育推崇采用外在的、外加的艺术化、审美化活动,进行教化与育化,以生成美育的效应,通过这种外在审美教育,以求得美的育化作用。这种侧重于外在的美育,其突出特点是以“力之美”来施行教化。
  (二)中国古代美育思想
  中国古代美育思想注重对人内在心灵的化育,强调对原初的仁心仁性的激发、唤醒。这种教化的特点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通过去蔽存真,开拓人的心灵,拓展人的心智。这种美育是就“人皆有仁”之本心本性而言,使人返璞归真,是“仁”“诚”之心性的澄明。换言之,在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家看来,人之本心本性是“仁心”“诚性”,生来如此,而非外力所为。人可以不受外在价值评判的左右,与生俱来就具有美德,自身就有一种建构正面价值、正能量的能力。中国古代的美育注重对生命意蕴的深度感发与体验,认为只有通过这种体验和透悟,人之本心本性才能得以敞亮,从而给生活带来诗性,把人生引入澄明。
  中国古代美育思想所推举的美育活动,是人自身的生命体验活动。中国古代美育所关注的是个体存在的终极意义,探寻的是存在的本体和理想的人格,所求的是生命的自在洒落,要求充分激活内在的生命活力,澄明生命的真性,让自我融进更广阔的生命洪流,超越自我并超越生死,增强对生的自觉。中国古代美育活动的目的只是力图守护人的真性,追求自我人生价值。就字源学意义看,“育”的本源字义为生育,具有生其所生、育其所育、依循因循、自然而然的意思。不难看出,以上解释强调“育”的内在性、自发性、化育性和感发性。在中国古代,美育之“育”,更多地体现出对外力与强制性的消解,所呈现出来的应该是中国古代美育思想所推崇的“中和”精神,主张“道法自然”“大美无言”“身教胜于言教”。在中国古代,美育融入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化育、感化,以复归本心本性,也就是所谓“乐也者,动于内者也”。
  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美育与当代西方的审美教育的意义有本质的差异。中国当代的美育理论沿用西方的理念,使古代美育处于失语状态。要建构当代中国美育话语体系,走出失语窘境,必须转化与改革当今中国美育与本土文化的断离现象,既要吸纳、借鉴国外优秀的美育经验,也要立足中国国情,考察、研究本民族美育思想資源,吸取与传承古代美育思想的优良传统,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育话语体系。要用中国古代美育智慧的特色要素,构建适合中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的当代中国美育话语体系,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以解决当今世界美育的普遍性问题,将中国古代审美智慧融入世界美育体系。
  二、传承古代美育思想实现美育话语重构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育话语体系,使其既具有民族化、本土化特性,又具有国际化、全球化特性,是文化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如何推动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的古代美育思想走向世界,是当代美育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挖掘与传承古代美育思想,并加以创新和发展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2]。要积极倡导古代美育思想的智慧与精神,挖掘、整理优秀古代美育思想资源,推动美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用中华优秀古代美育思想的精髓涵养民族精神,培育现代民族精神,由此,当代美育研究才会具有活力。例如,开展“少年传承中華古代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加强中华优秀古代文化相关学科建设,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国画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美育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美育公开课,抓好古代审美教育成果展示活动,等等,让学生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受魅力。同时,要考察20世纪以来国内学术界对美育研究的情况,以展示如何通过对当代美育话语体系建构和民族文化心态的剖析,显示美学思想中所蕴含的深厚的人生意旨及其对中华民族审美心态熔铸的深刻影响,揭示其当代意义,从中寻找美学思想与当代美育话语体系建构相互贯通,以及重建的可能与必然。
  (二)倡导美育生活化,追求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在中国古代美育思想中,真正的艺术化生活,是真善美的一体化,是理性和感性的自然融合,其情感基调是中庸和谐,以愉悦的生活态度来维系人与社会、自然、他人,以及自我的关系,是一种和谐的生活审美体验。因此,中国古代的审美观源于“重人事”“轻天命”的人生志趣和生活审美指向,以“仁爱生生”为核心的生活审美态度。中国古代美育思想所推崇的“颜子之乐”“曾点之乐”“以和为美”“里仁为美”的实质是人之生活的审美化、诗意化态度。同时,人的生活审美诉求又表现为“循天道,尚人文”“致中和,得其分”,即如《中庸》所指出的:“中者,天下之大本,和者,天下之达道。”发掘与传承中国古代有关美育思想的精髓,应该重新审视古代美育思想与中国美学的价值和意义,深入解读古代典籍,吸收其精神意蕴,建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化的美育。儒家美育思想所谓的“求仁”“安仁”,就是主张使仁爱精神推及自然、社会,通过此,在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确立一种相依相成、相亲相爱的融熙关系,以促进上下与天地同流,人与天地合其德。[3]通过生活化的美育实现中西方美育交流,解决人生之善、人生幸福、理想人生等根本问题,对于人类个体、群体的生存与发展,人性需求的合理满足,人生潜能的全面展开,人生境界的不断提升,实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超越自得,都至关重要。
  中国古代美育总是肯定人生,把解决好人的日常生活,优化其生活方式,以追求审美化、诗意化的生活作为美育目的。在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看来,保持“天、人、地”间关系的和谐,还原人本来的生命状态,是人之生命活动与美育活动的最高宗旨。[4]古代美育的诗意化生活方式主张不过多计较物质条件,即使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也会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而“不改其乐”。这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审美化、人性的达观与诗意化境界。古代美育所主张的生活是一种生活审美。作为生活审美,其要旨是借助人之生活与审美活动的联系,以探讨生活方式的诗意化、艺术化、审美化,通过艺术升华,以提升生活质量,在审美化、艺术化、诗意化日常生活中,构筑真善美合一的心灵境界,与圆融和谐的审美人生。
  西方美育体系也倡导生活化的美育。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所提出的“游戏说”就涉及如何实现诗意化日常生活的问题。美国教育哲学家阿德勒提出要追求幸福、宁静与美德的诗意化的生活,呼吁人们珍惜生活、善待生命。个人健康发展,就是诗意化、审美化日常生活。美育的意义在于使人更加热爱生活,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实现日常生活境界的审美化,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就是“诗意地栖居”。基于此,中国民族化、本土化美育话语体系的建构,应该通过中西相互渗透、相融相合、相互作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育话语体系。在引进西方美育思想的同时,寻求其价值观和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契合,为延续和发展中华美育思想、促进人类美育思想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97.
  [2]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1-25)[2020-03-01].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3]李天道.儒家美学“仁”范畴之存在论意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1(1):96-110.
  [4]李天道,侯李游美.中国传统美学之生命意识与“本真”诉求[J].社会科学研究,2013(6):180-188.
  责任编辑︱庞 雪
其他文献
中耳炎常常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找上小宝宝。3 月份是爱耳月,快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他的小耳朵吧!    急性中耳炎不像感冒发烧,一下子就能看出来。宝宝还小,不会说,加上急性中耳炎来得又比较“隐蔽”,不容易被察觉。现在,就让我们来告诉你,怎么观察宝宝是不是得了急性中耳炎?什么情况下会引起急性中耳炎?  认识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是指中耳腔急性发炎,是4 岁以下孩子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中耳炎是由于耳咽管
在儿子出生前,我才是个完美的父亲。  ——一位2 岁孩子的父亲      有一句老话这样说:“10 点以后,妈妈会变成巫婆。”从早上起床就开始,如厕、用餐、刷牙、玩耍……直到夜幕降临,一天的劳累过后,真希望孩子能够顺从地去睡觉,好让你能拥有片刻的安宁,但是,他却还在大发脾气,乱扔东西,或是不肯刷牙、不愿洗脸……忍无可忍,你冲他大发雷霆——但是“战争”一结束,自责又让你倍感压力:为什么我会这样对待孩
贴身医生:郑树国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医师、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儿童牙科学院士  专长:婴幼儿早期龋的综合防治、儿童牙外伤的序列治疗、咬合诱导、疑难儿童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母婴保健与牙齿发育  门诊时间:每周二、五上午    为宝宝“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让父母放心、宝宝健康的贴身呵护。  收件人 [email protected]  发件人 刘小烨  问题 孩子舌头不能全部伸出
蔬菜、水果在加工过程中会发生许多变化,孩子可以观察,甚至参与操作。而且,蔬菜、水果的皮、核等都是很好的游戏材料。总之,蔬菜、水果游戏可以让孩子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特别提示:以下游戏适合2岁以上宝宝玩。    果蔬游戏前的准备:  1.在案板上垫好报纸,这样就不用担心将菜、菜汁等弄得到处都是了。  2.准备各种烹饪工具,但要注意,不要让宝宝接触刀具。  3.准备大小不同的盘子,最好是塑料或不
产假结束    宝宝出生以后我们就一直在一起,可是产假就要结束,白天我必须离开他去上班。真担心宝宝会受不了!我能提前做些什么准备呢?(孩子4个月大)  立即解决和孩子第一次分开,焦虑和担心是很正常的,大部分妈妈都会这样。但是如果上班是必须要执行的事情,你就需要说服自己转换一种开放的态度来和孩子一起面对。面对分离,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感到自己仍生活在关爱和呵护之下,受到很好的照顾。  另外,通常这个
刚开始学琴的时候,热情很高;可是一段时间以后,热乎劲过去了,有点……越来越不用心?进度也不理想?真让人为难: 如果放弃,半途而废太可惜;如果继续,又担心强迫孩子学,效果也不好。怎么办?     挑战1 等会儿,我再玩会儿!  出场人物:小陶妈妈,孩子5 岁  最近几天,小陶的表现让我很郁闷。每次我说该练琴了,他总是回句:“等会儿,我再玩会儿。”要不就是:“再让我看10 分钟的动画片!”即使坐上琴凳
菜鸟爸爸    打发自己吃饱还凑合,做不出一道像样的菜,更别说给孩子做好吃的了。  ● 只会煮方便面、速冻饺子。  ● 会炒西红柿鸡蛋这样简单的菜,但是经常忘了放盐或放糖。  ●会做大部分的菜,但是做得很难吃,也不怎么会变化花样。    专业爸爸    能给怀孕的妻子做出既美味又有营养的饭菜,给宝贝做出让他高呼“老爸万岁”的营养美食。  ● 喜欢美食,喜欢烹饪,做得一手好饭菜。  ● 关注各种厨房
尿道口狭窄如何护理?    Q儿子刚出生的时候,我就发现他的尿道口很窄,但我们没觉得有什么问题。直到他2岁多了,自己说尿尿的时候那儿疼,我们这才重视起来。我们已经带他去医院看过,也按照医生的要求,每天晚上睡觉之前给他轻推包皮.可是这要进行到什么时候才能终止?如果没有效果的话。需要怎么治疗?  小艾  A男孩尿道口狭窄是常见的现象,有的孩子随着月龄的增长会渐渐变宽松,但有的孩子因尿道口炎症等原因,开
出场家庭小档案:  妈妈屈曼 儿子熊云汉  宝宝出生时间:2006 年9 月22 日15 点20 分  宝宝出生时身长49 厘米,体重3.3 千克    见红了!    因为单位同事曾有顺产不利的遭遇,所以老公及他的家人是剖宫产的坚定支持者。整个怀孕过程顺利得出人意料,只等生产那一刻的来临。  9月21日早晨5 点钟起来上厕所,忽然感觉下身有一股热热的液体流出来。低头一看,“天啊,见红了!”看到这
11 月出镜宝宝  陈妍凝:girl  妈妈:腾飞(导演助理)  爸爸:陈伟(后期技术)  满11 个月时  体重:9kg 身高:78 cm    【妈妈经验谈】  爱上餐椅  最近闺女开始不喜欢自己的餐椅了,也许她觉得在上面坐着是种束缚,也许她觉得太热,也许她更希望和我们一样能坐在大人的椅子上,离餐桌更近一些!这一切都是我的猜测,  因为她还不会说话。这是件非常让我头疼的事情!  幸好奶奶有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