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梦鲁山瓷

来源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kfc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活动策划通过向参观者介绍河南平顶山市鲁山窑烧造的花瓷,以及其彩色化装饰的创造性历史价值。进而引导观众观察自然界中的色彩现象,引申到瓷器装饰工艺彩色化的发展历程,力求使参观者能够对中国瓷器发展史有基本的了解。
  关键词 鲁山花瓷 色彩 活动策划
  doi:10.16703/j.cnki.31-2111/n.2019.06.006
  程辉.千年一梦鲁山瓷——河南平顶山市博物馆鲁山花瓷活动策划[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9(6):421-424.
  1 活动策划思路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尤其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瓷器指的是中国制造的瓷器,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的创造。从唐代越窑、邢窑烧制美丽淡雅的青瓷、白瓷,到宋代五大名窑各领风骚的单色釉瓷,再到中西合璧的景德镇窑元青花,明清两代高贵典雅的官窑瓷器,都是中国传统制造的代表作品。
   河南省平顶山市是历史上著名的汝窑瓷器的出产地,其深厚的瓷器烧造历史、精品叠出的瓷器作品,值得后世瓷器爱好者研究关注。平顶山市博物馆典藏有一件花口三足洗,是唐代鲁山花瓷的代表性器物,属于国家一级文物。活动中,我们通过介绍这件具有彩瓷开创性示范作用的瓷器,对中国瓷器装饰彩色化历程简单梳理,娓娓道来,给参与者不仅带来视觉享受,还能学到简單的瓷器断代知识。
   瓷器的装饰色彩主要是靠瓷胚表面上的釉在窑炉中煅烧而形成,这种工艺的传承积累历经近3 000年的发展完善,在明清两代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本活动设有导入活动、展厅参观、讲授课程、动手做实验四个环节,引导青少年观察自然界中的色彩现象,引申到瓷器装饰工艺彩色化的发展历程,力求使青少年能够对中国瓷器发展史有个简明的了解。
  2 活动目标
  2.1 认知目标
  (1)了解釉的概念与形成原因。(2)了解瓷器装饰彩色化的发展历程以及鲁山窑创烧的花瓷的历史价值。(3)掌握瓷器釉色装饰彩色化简史。
  2.2 能力发展目标
  (1)参观文物,培养参与者观察能力与审美。(2)培养动手实验能力,提升对自然观察的好奇心。
  2.3 情感培养目标
  (1)增强文化自信,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2)通过动手实验,增强参与者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3 活动准备
   (1)场地准备:多媒体互动教室。(2)硬件准备:碗、镜子、画板夹、A4白纸、颜料黄、红、蓝,调色板、画笔。(3)软件准备:PPT课件、歌曲《青花瓷》音频资料、瓷器烧造过程视频。
  4 活动内容
  4.1 导入活动
   将课程参与者集合在博物馆多媒体互动教室,向参与者讲述活动步骤与内容。用提问的方式让参课者讨论自然界的色彩,尤其是自然现象彩虹。如:什么是彩虹,彩虹怎么形成的?我们怎么获取颜色来装饰生活用品?日常所用的碗上都有哪些颜色?欣赏歌曲《青花瓷》,导入到研讨瓷器的颜色问题上来。
  4.2 展厅参观
  活动地点:平顶山市博物馆的瓷器陈列展区
  (1)让活动参与者参观平顶山博物馆里的瓷器陈列,找到单色釉的瓷器历史发展脉络,并记录下来。(2)提问参与者,让他们回答都看过哪些颜色的瓷器,让他们简单描述参观到的瓷器特征与观感,然后讲解员详细对国家一级文物鲁山窑花口三足洗进行详细讲解,同时简单介绍鲁山段店窑、鲁山花瓷的相关知识。
   鲁山段店窑,简称鲁山窑,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辖的鲁山县,始烧于唐代,至南宋金时期最盛,到元代时废弃,瓷窑烧造前后约持续600多年。20世纪70年代故宫博物院的考古工作者在鲁山段店古瓷窑址出土了大量的花瓷残片,被古陶瓷研究学者确定为鲁山花瓷窑址。从而证实了唐人南卓在《羯鼓录》中有关“鲁山花瓷”的记载,说明唐代鲁山窑是花瓷的主要产地。鲁山段店窑烧造的花瓷是给唐玄宗宫廷御用的贡瓷,代表了当时北方瓷器装饰的最高水平。
   鲁山花瓷又名“唐代钧瓷、黑唐钧”,是由唐代鲁山地区所产的黑地、乳白、蓝斑一器三色的花釉瓷器而得名,唐玄宗时期曾为宫廷御用瓷。据唐代人南卓所著《羯鼓录》记载:唐玄宗与宰相宋璟在一次谈论击鼓音乐时说:“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自此“花瓷”或“花釉瓷”作为一种专指黑地(也有黄、黄褐、茶叶末色地)乳白蓝斑的瓷器在古籍中沿用至今,在现代的古陶瓷研究界,一提到花瓷就想到“唐明皇命名的鲁山花瓷”。
  4.3 博物馆多媒体互动教室讲授课程
  活动地点:多媒体互动教室
  (1)通过影视资料讲解,再现鲁山花瓷出现的历史背景——盛唐时代。(2)播放经典流行歌曲《青花瓷》,了解青花瓷的基本特征。(3)讲解唐玄宗统治的盛唐时期出现瓷器装饰彩色化趋势的四个原因。
   第一,繁荣稳定的人文背景。唐朝施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缓和战争带来的窘迫局面,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经济结构的变革,使得达官显贵除兼并土地外,还积极创办各类手工业作坊。匠籍与徭役制度的调整,使得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手工业活动中。
   唐朝都城长安与洛阳商业都很繁荣,当时市民生活是多姿多彩、热闹丰富的,不仅有唐人、胡人、朝鲜人、日本人,还有沿丝绸之路抵达中国的各国商人与使节。多元的民族与文化交融,充分体现在当时人们对色彩强烈的喜好与追求上。而且西域来的商人还带来了有异域风格的颜色原料,如青蓝色颜料。所以说,当时唐朝都城里的市民非常需要带有彩色的酒壶、茶壶、乐鼓等瓷器日用品,不仅实用而且美观。强大的需求会刺激人的发明创造。而多种功能集合成一体,是日常生活用品常有的发展趋势。    第二,鲁山独特的地理位置。鲁山坐落于伏牛山东麓,地下蕴藏着丰富的黏土、石英、铝土等瓷土和煤炭资源,附近有大浪河、沙河,水资源充足,为制瓷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燃料。有一条官方通道连接着鲁山与洛阳,称为“宛洛古道”——从现在的河南南阳直通洛阳,而鲁山县与唐代东都洛阳为近邻,具备良好的水路、陆路运输条件,交通便利、人员货物畅通无阻。
   第三,周边窑场的技术传播。鲁山窑的蓬勃发展绝不是孤立的,中原地区以河南中部为首的制瓷业发展昌盛、窑场林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窑群。鲁山窑、登封窑、禹州窑、郏县窑、汝州窑、宝丰窑、新密窑、巩县窑等纷纷崛起,比较这些窑口同时期的制品,不难发现其胎、釉以及装饰工艺都有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可见窑场之间的技术交流频繁,先进制瓷工艺的相互借鉴,有力推动了整个河南地区制瓷业的发展。
   第四,鲁山制瓷工匠的创造性劳动。怎么做才能使色调单一的瓷器变得色彩丰富起来呢?鲁山的烧瓷工匠们陷入了沉思,一个雨天,骤雨初晴,一位聪明的工匠不由得仰头望见天边七彩的霓虹,顿时回忆起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女娲娘娘能炼石出彩虹。不正说明了通过火煅烧石头,是炼出彩色的方法吗?他们把矿石分门类磨成粉末,掺水调和、涂在瓷器表面上,入窑烧结,在高温的火烧中形成各种颜色。鲁山花瓷的制作法,是在涂过釉的瓷胎上再次点染其他颜色的釉料,使瓷胎表面含有两种以上不同发色剂,再入窑烧制,形成彩色的效果。鲁山花瓷,是受到远古神话故事的启发,瓷器烧造工艺的积累,鲁山当地勤劳智慧的工匠创造性的实践,共同孕育出的结晶之一。
  4.4 图片展示中国瓷器发展简史,动手做实验
  活动地点:多媒体互动教室
  (1)向参与者通过PPT图片展示的方式讲解中国瓷器发展简史。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距今约4 200年。器类有罐和钵。原始青瓷在中国分布较广,黄河领域、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區都有发现。中国真正的瓷器出现是在东汉时期。首先是在南方地区的浙江省开始出现的。浙江绍兴上虞县上浦小仙坛发现东汉晚期瓷窑址和青瓷等。瓷片质地细腻,釉面有光泽,胎釉结合紧密牢固。从显微照相可见,青瓷残片釉下已无残留石英。这种釉无论在外貌上,或是显微结构上,都已摆脱了原始青瓷的原始性,已符合真正的瓷器标准了。
   东汉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南方青瓷的生产,如浙江越窑等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越窑生产青瓷与黑瓷,到西晋晚期也生产青釉褐斑瓷,即在器物的主要部位加上褐色点彩,以打破青瓷的单色格调。三国时越窑的产品胎质坚硬细腻,呈浅灰色;釉汁纯净,以淡青色为主,黄或青黄色少见;器型有碗、碟、罐、壶、洗、盆、钵、盒、盘、耳杯、香炉唾壶、虎子、水盂、泡菜坛等日用瓷。西晋时又出现了了扁壶、鸡壶、烛台和辟邪等新产品。南朝时佛教盛行,瓷器上多以莲瓣或莲花作为装饰。从三国到隋统一前的数百年中,以越窑为代表的瓷器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它的品种繁多,式样新颖,已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不可须臾离开的用具。
   隋唐时代,南青北白最为代表作。南青,指的南方浙江的越窑青瓷。以慈溪县上林湖、上虞县窑寺前的产品最具代表性,从商周战国秦汉六朝几代,这里一直以烧制青瓷为主,具有深厚的制瓷基础和技术力量,至唐代技艺更加娴熟,被称为“诸窑之冠”。北白,指的是北方河北的邢窑白瓷,以内丘城为中心发展起来。其历史可上溯到北朝,隋后期曾短期繁荣,经过唐早期的低靡,唐中期生产极盛,晚唐开始衰落。
   宋代在唐代的基础之上,出现了“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窑并称于世的现象。宋代是我国瓷器空前发展的时期,突破了以往青、白瓷的单纯色调,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等纷纷兴起,在河南禹县钧窑发现了窑变现象,使瓷釉具有各种不同的颜色,五光十色,光彩夺目。
   元代是中国瓷器生产承前启后的转折时期,在很多方面都有创新和发展。元世祖忽必烈在江西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为景德镇瓷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为其在明清两代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和饮誉世界的“瓷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元代景德镇在制瓷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最为突出的则是青花和釉里红的烧制。
   明、清两代是中国瓷器生产最鼎盛时期,瓷器生产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高峰。景德镇作为“瓷都”的确立,使景德镇窑统治明清两代瓷坛长达数百年,直至今日。当时,各种颜色釉瓷和彩绘瓷是景德镇制瓷水平的突出代表。明代中期发展出了真正具有色彩装饰意义的釉里红、斗彩、五彩、粉彩等彩色瓷。多种颜色汇集在一件瓷器上的彩色瓷,它的烧造过程要更加复杂。都是先烧成单色釉彩的半成品,出炉冷却后再经过低温色釉填充、二次入窑烧造等多道工艺,才最终实现。可以说瓷器釉色工艺的每进一步,都包含着许多无名的工匠们大胆的创新与突破,凝结了他们的汗水与辛劳。
  (2)利用科学小实验——人造彩虹实验与动手调色实践活动,让参与者了解色彩与光线感知的本质,帮助参与者理解瓷器釉色在高温烧造的条件下变化莫测的原因,激起他们探究其中奥妙的兴趣。
  5 活动预期
  本次活动策划寓静态知识于动态的活动中,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可使青少年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喜爱。
  就组织者而言,活动从一开始就采用提问的方式,使展厅参观变得生动有趣,让体验者对中国瓷器印象深刻。活动过程中采用讲授课程、PPT图片展示、音乐欣赏、动手做实验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吸引体验者积极参与,使体验者多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
  对体验者而言,这次活动不仅在内容上巧妙地融合了多学科知识,在方式上更是动静结合,氛围轻松自由,能吸引他们始终保持兴趣,并期待参与其中。
  作者简介:程辉(1979—),男,从事人文地理与文化旅游融合策划工作,E-mail: [email protected]
  A dream of Lushan porcelain in a thousand years:Event planning of Lushan porcelain in Pingdingshan Museum// CHENG Hui
  Author’s Address Hubei Wang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E-mail: [email protected]
  Abstract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introduce to the audience the Huaci made by Lushan kiln in Pingdingshan City, Henan Province, and the creative historical value of its colorful decoration. Then guide the audience to observe the color phenomenon in the nature, extend to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porcelain decoration technology colorization, and strive to make the audience have a concis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 porcelain.
  Keywords Lushan porcelain, colors, course design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教育模式。面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新目标及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在原有“4 1”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融入创业新创业教育理念,构建了包含通识课程模块、职业平台课程模块、职业能力课程模块、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及自主学习课程模块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 高职院校;“4 1”模
英国 AAT(会计技术员協会)委托罂粟研究所(Opinium Research)开展的另一项研究则表明,有半数(50%)16~18 岁的学生说,相比申请大学,他们将在离开学校后考虑学徒制作为他们的就业途径。  该调查发现年轻人考虑学徒制而不是大学的主要原因包括:  AAT透露,英国800万16~30岁的年轻人中有2/3认为学徒制可以帮助他们快速进入职场,但大学却不能。  而在英国大学毕业生群体中的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入选理由  积极倡导“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通过实施企校战略联盟、建立技能人员培训基地,搭建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覆盖全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体系,使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人在各自岗位上迅速成长,在全力打造世界级企业的进程中,实现了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亮??点??实施企校联合战略,建立技术工人培训基地。公司一线作业人员90%以上为技能素质薄弱的农民工,公司安全生产、造船质
副学士学位的产生和发展  澳大利亚副学士学位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先实践、然后逐步纳入资格框架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应对社会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学习机会的需求,一些大学和TAFE学院开始提供副学士学位教育。但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资格框架中由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开展的文凭和高级文凭证书教育,完全可以满足教育发展的要求。因为如此,一直没有将副学士学位纳入到正式资格框架中,相
[编者按]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制定并印发了《关于举办2009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通知》,决定每年定期举办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这标志着我省“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制度真正形成。全省各中职学校正积极准备和热切期待这一职教大事,那么技能大赛将是一个怎样的制度设计呢?广东省教育厅高中与中职教育处作了如下解答。    一问:我省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制度的建立将发挥怎样的功能作用?  职
摘 要 近年来,在中央、新疆全区和援疆省市的帮助和扶持下,新疆南疆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薄弱地区,得到加快发展,成效明显,但目前仍面临基础设施欠缺、学生学习基础薄弱、专业建设不够规范、师资数量不足、就业水平低等问题,需要在经费投入、教育教学、教师编制、就业创业服务等方面加强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 新疆南疆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和田地区;喀什地区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 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结合对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访问,对大连市普兰店区乡镇医院护士和实习护生的护理伦理缺失现象进行调查归纳。通过介入统计学和心理学的方法,对调查中反映出来的乡镇医院护理人员护理伦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卫生学校和乡镇地区医院应在教学和护理中改变重技术技能轻护理伦理的现象,建构护理伦理教学“三维·体验”模式,使护理专业学生能从“心理、认知、行为”的三个维度超越护理伦理困境。  关键词
入选理由 坚持“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理念,提升职业教育硬件和软件水平,破解用工荒与找工作难的问题,破解东西联动问题,破解老年人口增加年轻人口比例下降的问题,破解高端制造业发展、技工跟不上的难题,在经济发展大市成功实施职业教育改革的试验与示范。  人物印象 黄兴国任职天津市的十年,正是该市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十年。  2005年,黄兴国担任常务副市长时,天津市与教育部合作共建国家首个职业教育改
摘 要 2012年在中国上海召开的主题为“培养工作与生活技能:TVET转型”的第三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上,提出的“职业教育转型”成为世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流思想。转型的逻辑起点是通过职业教育应对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更复杂挑战,转型的目的是积极促进实现更加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2012年以来,UNESCO通过各种行动推动职业教育转型的实现,使职业教育成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力量及“教育
摘要:跨域水环境问题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使得依靠单个地方政府或政府部门无法妥善解决。小清河流域治理在地方政府价值理念、资源和权力分配结构、政策制定和执行三方面表现出碎片化的特征,这是由于压力型行政体制的影响、分割型管理体制的限制、制度性保障机制的缺乏、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不健全等所导致。应通过培育协同认知理念、建立多元协同主体、深化协同运行机制三方面构建整体性跨域环境治理体系,实现环境治理过程中的地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