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胸腰段椎体骨折分型对手术入路选择的指导价值
【机 构】
:
710054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脊柱外科,710054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脊柱外科,
【出 处】
:
中华创伤杂志
【发表日期】
:
2017年33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DEX)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7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MIRI组及小、中和大剂量DEX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其余各组均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 min后再灌注120 min方法建立MIRI模型。小、中和大剂量DEX组于缺血前15 min从股静脉分别以2.5,5和10 μg·kg-1·h-1输注DEX至
目的探讨多学科合作模式创伤中心对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优势。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多学科合作模式创伤中心成立后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51例(研究组)的临床资料,以创伤中心成立前传统会诊模式救治的多发伤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男40例,女11例;年龄20~85岁,平均49.4岁。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为18~59分,平均28.9分。致伤原因:交通伤35例,坠落伤14例,刀刺伤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
目的利用动脉内高压注射法制备创伤性颅底动脉损伤(TSBAI)动物模型并探讨其价值。方法新西兰兔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颈动脉内高压注射组(实验组,20只)、颈动脉内无张力注射组(假手术组,20只)和单纯显露颈动脉组(对照组,10只),观察模型动物存活情况,用CT血管造影(CTA)测量颈动脉直径,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受累颈动脉病理结构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死亡3只,其余17只存活良好,模型动物制备成功率
目的比较倒置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与Gamma钉治疗伴外侧壁骨折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对列研究分析2010年6月— 2013年6月LISS倒置固定和Gamma钉内固定治疗的伴外侧壁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且随访>12个月的患者52例。根据内固定材料将患者分为两组:LISS倒置固定组24例,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62.5±12.4)岁。按AO分型:A2.2型6例,A2.3
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伤椎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8年1月— 2013年10月收治的50例无神经症状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24~51岁,平均36.0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3例,交通伤18例,砸伤9例。损伤节段:T11 6例,T12 16例,L1 20例,L2 8例。35例行单侧伤椎固定(单侧固定组,2010年12月后
目的比较经横突冠状位中线与关节突移行部的交点置钉与传统经皮置钉方法治疗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2014年1月— 2014年5月收治的56例无神经功能损害的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男26例,女30例;年龄20~47岁,平均37.1岁。伤椎上下相邻椎体为固定椎,将每个固定椎体的2枚螺钉按随机数表法采用传统经皮置钉(A组)或经横突冠状位中线与关节突移行部的交点置钉(B组)。测量所有患
目的比较KumaFix脊柱后路钉棒系统(KumaFix系统)和后路U型钉棒系统在胸腰段椎体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1年1月— 2011年7月收治的131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患者均满足胸腰椎损伤分类和严重度评分(TLICS)≥5分,同时脊柱载荷分享评分(LSC)≥4分,且≤6分。按抛硬币法随机分为A、B两组。A组(72例)采用KumaFix系统进行复位固定,并伤椎经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