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作为中学生必学的一门课程,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步增加,学生学起来难度较大,致使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开始厌学英语。对此,教师要想尽办法帮助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使他们逐渐重新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学习困难生;厌学英语;树立自信
英语学习和汉语一样,对知识积累的要求较高,在不同年级都存在着英语学习困难问题。一些刚开始基础没打好,英语知识储备不丰厚的同学会随着年级的提升教材难度的增加,更加感到学英语很困难。这些同学虽然也在努力学习,不断立志,但效果总是不佳,教科书上不断增加的难度使一些学生逐渐对英语学习望而却步。
一、理性、认真地分析新教材
一开始接触新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当兴奋的,课本中穿插了大量的跟课文内容相关的彩色图片。图片气泡中有人物对话,正是对整个一单元内容的提示。看似简单,实际上对老师来说,无疑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新教材教学内容看似非常简单,其实可拓展的知识空间很广,虽然在知识点方面有所删减,可在考试过程中这些被删除的内容又被考到了。如打电话用语、看医生用语,MayIspeaktoJohn?Howlonghaveyoubeenlikethis?像这些用法在现行课本上几乎未出现,但考题上经常出现。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灵活使用教材。一方面,我们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遵循教材的编排体系来安排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我们要用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眼光来看待教材,不断拓展、研究教材。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之所以感到英语难学,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对于学困生来说,基本上都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有的学生贪玩、懒惰,学习上不求上进,养成了一种被动、依赖的坏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总是等待老师讲解。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身在曹营心在汉,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学习效果很不理想。面对这些英语学困生,教师要引导他们把学习失败的原因归根于自己思想上不重视,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得当等因素上。而这些原因是学生自身完全可以自我克服、自我调节的。不要让学生觉得自己脑子不好使、学习能力差,而自暴自弃,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非常有必要。首先,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懂得学习英语是积累的过程,积累的英语知识越多,就越学得有劲,也就越有成就感,觉得英语不那么可怕难学了。其次,帮助学生锻炼学习英语的意志力,英语单词不像我们的汉字,非超常记忆力,是一下子记不住的,这就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记忆单词,趁没完全忘记的时候再加强记忆,这样就会记得更牢。
三、营造英语学习的积极心理氛围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学习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兴趣的浓淡及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教师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心理感受,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甚至能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教。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意的探索,有时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变化对营造学生积极的心理氛围都起到很大的帮助。英语课对大多数学困生来说,都有一种陌生和焦虑感,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明确这些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都有哪些需求。除了有掌握知识的渴求之外,还常常有下列需求:情绪安全感—课堂学习中,意识到自己能够像其他同学一样轻松获取知识;趣味性—生动而贴近自己实际生活的课程内容,因较。就情绪安全感的需熟悉而不会产生排斥心理;归属感—能融入班级,同学间有相互联系的感觉。这个评价不是书面评价,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困生的学习策略、方法、态度的评价。评价效果的好坏特别能够影响学生对本科目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态度。新课标要求的评价应是面向未来的、发展的、动态的,它注重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既有利于培养优秀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让学习困难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从而提高和回复学习困难生的学习自信心。学生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大多数学生在英语课堂中都有过深刻的失败经历,在课堂上害怕发言,担心出错。更有一些同学在老师提问的刹那间,焦虑不安,低头回避,这也是一些学习困难生的集中表现。这些不良的英语课堂氛围严重地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制约了学生们的创造性,压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严重地影响了整个课堂教学。因此,建立和维持民主、平等、愉快的英语课堂气氛,帮助学生营造宽松、积极和主动的心理氛围显得非常重要。积极的心理氛围,就要从情感教育入手,尤其对学习困难生,老师要多付出爱心和耐心,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轻视或放弃他们,使他们觉得老师特别更加期待他们的点滴进步。
四、激发困难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英语课在许多人的思想意识中,是一门枯燥无味、呆板的课程,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想尽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让学生弄懂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产生兴趣的前提是对事物要认真了解。一部分学生之所以不爱学英语,是因为没有形成持续的兴趣,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因简单易学,能大胆动口说,似乎兴趣很浓,但随着单词量的增加,语法结构的复杂化,加上部分学生意志力不强,兴趣就开始动摇,也就出现了学习困难生,这些学生在课堂上也就慢慢表现被动,不愿主动参与小组活动,跟同学和老师关系疏远,心理孤独、焦虑。因此,教师对这些困难生,要倾注更多的情感、更多的精力来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没弄清楚的知识,就在课后多辅导,教给他们学习的具体方法,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给困难学生布置他们能力所能及完成的任务,及时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继而延伸兴趣。尤其对学困生更要多加关注,教师要用期待的眼光看待他们,多用肯定的肢体语言和得体的表扬,使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能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教师要帮助学困生客观地认识自己,鼓励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控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要有谅解和宽容的态度,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多倾听他们的苦闷和烦恼;要在学生出现心理挫折、心理障碍时及时提供帮助。作为教师,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和学习环境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学生只有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提高学习效率,开发创造潜能。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2]《新目标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单位:甘肃省和政县马牧沟学校731204)
关键词:学习困难生;厌学英语;树立自信
英语学习和汉语一样,对知识积累的要求较高,在不同年级都存在着英语学习困难问题。一些刚开始基础没打好,英语知识储备不丰厚的同学会随着年级的提升教材难度的增加,更加感到学英语很困难。这些同学虽然也在努力学习,不断立志,但效果总是不佳,教科书上不断增加的难度使一些学生逐渐对英语学习望而却步。
一、理性、认真地分析新教材
一开始接触新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当兴奋的,课本中穿插了大量的跟课文内容相关的彩色图片。图片气泡中有人物对话,正是对整个一单元内容的提示。看似简单,实际上对老师来说,无疑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新教材教学内容看似非常简单,其实可拓展的知识空间很广,虽然在知识点方面有所删减,可在考试过程中这些被删除的内容又被考到了。如打电话用语、看医生用语,MayIspeaktoJohn?Howlonghaveyoubeenlikethis?像这些用法在现行课本上几乎未出现,但考题上经常出现。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灵活使用教材。一方面,我们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遵循教材的编排体系来安排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我们要用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眼光来看待教材,不断拓展、研究教材。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之所以感到英语难学,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对于学困生来说,基本上都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有的学生贪玩、懒惰,学习上不求上进,养成了一种被动、依赖的坏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总是等待老师讲解。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身在曹营心在汉,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学习效果很不理想。面对这些英语学困生,教师要引导他们把学习失败的原因归根于自己思想上不重视,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得当等因素上。而这些原因是学生自身完全可以自我克服、自我调节的。不要让学生觉得自己脑子不好使、学习能力差,而自暴自弃,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非常有必要。首先,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懂得学习英语是积累的过程,积累的英语知识越多,就越学得有劲,也就越有成就感,觉得英语不那么可怕难学了。其次,帮助学生锻炼学习英语的意志力,英语单词不像我们的汉字,非超常记忆力,是一下子记不住的,这就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记忆单词,趁没完全忘记的时候再加强记忆,这样就会记得更牢。
三、营造英语学习的积极心理氛围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学习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兴趣的浓淡及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教师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心理感受,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甚至能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教。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意的探索,有时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变化对营造学生积极的心理氛围都起到很大的帮助。英语课对大多数学困生来说,都有一种陌生和焦虑感,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明确这些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都有哪些需求。除了有掌握知识的渴求之外,还常常有下列需求:情绪安全感—课堂学习中,意识到自己能够像其他同学一样轻松获取知识;趣味性—生动而贴近自己实际生活的课程内容,因较。就情绪安全感的需熟悉而不会产生排斥心理;归属感—能融入班级,同学间有相互联系的感觉。这个评价不是书面评价,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困生的学习策略、方法、态度的评价。评价效果的好坏特别能够影响学生对本科目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态度。新课标要求的评价应是面向未来的、发展的、动态的,它注重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既有利于培养优秀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让学习困难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从而提高和回复学习困难生的学习自信心。学生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大多数学生在英语课堂中都有过深刻的失败经历,在课堂上害怕发言,担心出错。更有一些同学在老师提问的刹那间,焦虑不安,低头回避,这也是一些学习困难生的集中表现。这些不良的英语课堂氛围严重地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制约了学生们的创造性,压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严重地影响了整个课堂教学。因此,建立和维持民主、平等、愉快的英语课堂气氛,帮助学生营造宽松、积极和主动的心理氛围显得非常重要。积极的心理氛围,就要从情感教育入手,尤其对学习困难生,老师要多付出爱心和耐心,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轻视或放弃他们,使他们觉得老师特别更加期待他们的点滴进步。
四、激发困难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英语课在许多人的思想意识中,是一门枯燥无味、呆板的课程,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想尽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让学生弄懂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产生兴趣的前提是对事物要认真了解。一部分学生之所以不爱学英语,是因为没有形成持续的兴趣,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因简单易学,能大胆动口说,似乎兴趣很浓,但随着单词量的增加,语法结构的复杂化,加上部分学生意志力不强,兴趣就开始动摇,也就出现了学习困难生,这些学生在课堂上也就慢慢表现被动,不愿主动参与小组活动,跟同学和老师关系疏远,心理孤独、焦虑。因此,教师对这些困难生,要倾注更多的情感、更多的精力来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没弄清楚的知识,就在课后多辅导,教给他们学习的具体方法,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给困难学生布置他们能力所能及完成的任务,及时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继而延伸兴趣。尤其对学困生更要多加关注,教师要用期待的眼光看待他们,多用肯定的肢体语言和得体的表扬,使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能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教师要帮助学困生客观地认识自己,鼓励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控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要有谅解和宽容的态度,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多倾听他们的苦闷和烦恼;要在学生出现心理挫折、心理障碍时及时提供帮助。作为教师,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和学习环境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学生只有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提高学习效率,开发创造潜能。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2]《新目标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单位:甘肃省和政县马牧沟学校7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