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优化路径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102169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阶段的小学管理工作过程当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对于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其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由于班主任往往身兼数职,因此,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只有不断对其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才能不断满足现阶段教育发展对于班主任工作的具体要求,才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此,本文就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优化路径展开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优化路径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对于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不仅如此,班主任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小学阶段。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阶段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因此,如何优化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也成了现阶段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点。笔者认为,要想实现对小学阶段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化,应从以下几个路径出发,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
  一、 实行人性化班级管理模式
  在现阶段我国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尽管已经对相关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依然沿袭了传统的班级管理办法,这种管理办法相对来说,并未发挥出学生作为班级主体这一重要基础,随着现阶段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学生的培养也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当中,教师也应不断转变班级管理观念,将学生作为班级主体来实行人性化管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班主任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成绩不好这种现象,在对这一情况进行管理时,应委婉地将学生的实际成绩进行告知,并对其予以鼓励,使其自尊心不受伤害;同时,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还应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对于日常表现较好、学生成绩较好以及进步较大的同学进行表扬和奖励,以此来激发其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营造一个良性互助以及温暖和谐的班级氛围,以此为基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二、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来说非常之少,这样一来,就很难使得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认知,久而久之,就会严重影响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并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提高与学生沟通交流水平。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以及情绪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样不仅可以取得学生的信任,还可以了解学生对于整个班级管理状况的看法,对于做好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时,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同学,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此为基础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 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培养
  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作为班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在具体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也应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通过开展各类班级活动使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以锻炼。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还可以增加整个班级的荣誉感以及使命感,此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互助意识培养均可以得到有效地提高。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想将活动的积极作用得以发挥,应从以下几点出发,做好相应的活动开展工作。首先,班主任在活动开展之前,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严密的活动计划,并保证其安全性;其次,在进行活动计划制定时,还应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且可行性较强,以此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再次,班主任在进行活动制订时,还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锻炼机会,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不断提升自己自我管理水平;最后,班主任还应做好相应的活动后续工作,待活动结束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對于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通过书面或者口头描述的形式对活动感受进行表达,班主任在听取学生的感受之后,自己在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找出其中的优势以及不足,为下次活动开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使活动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四、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偏小,仅仅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会在无形中给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增加更大的压力,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化改革产生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要想从真正意义上优化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除了做好相应的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外,还应从家庭角度出发,不断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以此为基础不断提升班级管理的整体水平。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作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要想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班主任应主动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以及基本情况,以便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管理。班主任可以通过电话以及现代网络通讯技术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并通过建立家长群这种方式,使家长对于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对于优化班级管理工作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将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学生家长进行告知,以此来防止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出现体罚学生等不良教育现象的出现。只有不断加强两者之间的结合,才能不断对班主任班级管理路径进行优化,最终实现我国小学阶段教育事业的长期有效发展。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优化其管理路径,才能从根本上满足现阶段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现阶段的小学班级管理水平,最终实现我国现阶段小学教育工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常见问题和突破[J].中华少年,2017(28):250.
  [2]辛斌.探究小学班主任怎样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中华少年,2017(03):276-277.
  [3]孙娜.探究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优化路径[J].新校园(中旬),2016(09):175.
  作者简介:
  耿聪慧,河北省石家庄市,石家庄市合作路小学。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的基本特征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及细胞组份引起的慢性气道炎症,同时气道形态的变化反映了其结构的变化,即气道重塑
摘要:高中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高中的美术教学不但要向学生们教授传统的绘画基本技巧,而且,还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对学生们进行艺术启发和熏陶,培养学生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对学生们进行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在课堂学习中在学生对美术欣赏中得以实现,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美好、光明的一面,从而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  关键词:高中美术;审美教育;提升质量  在
目的:  1、建立母爱剥夺的实验动物模型。实验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限制筑巢材料为母爱剥夺的手段,对新生SD大鼠进行生命早期应激,建立大鼠母爱剥夺模型。  2、利用免疫组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教师在各学科教育中,除了传授学科知识之外,也应加强对学生的德育、美育教育,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美术课程在培养学生绘画、动手能力的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有利于其审美水平与能力。本文旨在探索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育教育;策略;研究  美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是素
摘要:美术作为众多基础教育课程之一,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课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教学进程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美术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的革新,以满足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方法  小学美术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其存在有着
目的:  (1)观察丙泊酚对大鼠鞘内注射吗啡所致瘙痒的影响;  (2)探讨丙泊酚治疗大鼠鞘内注射吗啡所致瘙痒的可能机制。  方法:  (1)180只吗啡鞘内注射所致瘙痒模型成
摘要:本文行文的主旨是分析激励与沟通在高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进而笔者在文中展开对高职班级管理工作基础、缺陷以及缺陷补足措施的剖析,由此出发去解析激励以及沟通在高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笔者希望文中对激励与沟通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能推动高职班级管理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激励;沟通;高职;班级管理;应用;研究  班级是学生学习以及生活、社交的主要场所,同样也是高职教育工作开展的基本单位。继而在
摘要:如今,小学教学体系及内容在新课改的影响得到了完善,这对小学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小学美术作为小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教学体系及教育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相应的教学作用也越来越大,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得到了小学美术老师们的重视及关注。对此,本文笔者基于自己的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分析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