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聚丙烯纤维锂渣混凝土试件的中心拉拔试验,试验中聚丙烯纤维掺量分别为0、0.6、0.9、1.2、1.5 kg/m~3,锂渣替代水泥(质量百分数分别为0%、10%、20%、30%),共20组60个尺寸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聚丙烯纤维锂渣混凝土试件的中心拉拔试验,试验中聚丙烯纤维掺量分别为0、0.6、0.9、1.2、1.5 kg/m~3,锂渣替代水泥(质量百分数分别为0%、10%、20%、30%),共20组60个尺寸为150 mm的立方体拉拔试件。研究聚丙烯纤维锂渣混凝土与HRB500钢筋的黏结性能,分析聚丙烯纤维掺量和锂渣掺量对黏结性能的影响,并探索拉拔试件模具的制作方法。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掺量与极限黏结强度大致成正比;随着锂渣掺量的增大,极限黏结强度呈"减小-增大-减小"的走势,锂渣掺量为20%时达到最大值;纤维掺
其他文献
绝热条件下,通过红外热像技术对A3钢试样弹性阶段循环加载实验进行表面温度变化的实时观测。结果发现,试件表面温度在循环加载过程中出现相应的周期性变化,而且随着荷载增大,
为了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用活实验室现有资源,落实基于问题、基于项目的实践教学方法,实现高校实验设备再设计及功能重构的价值导向,以适应当今高等教育"双创"的国家战略。以学
在超精密平面加工过程中,面型精度的检测水平往往限制着精度的进一步提高,常规机械加工的测量仪器一般通过打点方式测量精度,能检精度达到μm级,对于面型精度要求更高的工件往往不能满足要求。引入平面干涉仪的光学检测手段,提高能检精度。对于大尺寸工件,采用子孔径拼接技术还原整个面型,节约成本。检测结果指导加工,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件面型精度。实验结果证明子孔径拼接后面型和实际面型一致,适用于此类加工的检测。
1 为钙钛矿太阳电池开发新的薄膜制备方法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韩礼元教授(图1)带领其研究团队在钙钛矿太阳电池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该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高质量
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面对学生意想不到的回答,特别是教师的提问具有开放性的时候。通过对一节课中一个教学片段的回顾与反思,分析了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学生意外回答的主要原因
1问题的提出加强运动员文化教学,提高运动员学业水平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如何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学成为体育学校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对如何加强运动员文化教学需要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