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让位于健康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z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中国古典家具的演变历程中,太师椅曾深受文人士大夫、达官贵人的追捧而流传至今。从古至今,太师椅之所以被人们广泛接受,不仅因其上乘实用的价值品味,更因其背后显示出的那份独特的人文气质。因此,太师椅艺术制作的深入研究,对于我们现代古典家具的设计发展,必然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典范作用,同时也为进一步理解、学习和运用中国古典家具和传统工艺传承提供一个参考和学习的契机。
  关键词:太师椅;家具;设计;艺术;文化;内涵
  Abstract:In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furniture, armchair was strongly appreciated by schloars, high officials and noble lords,so that it can also be appreciated in nowadays. Since ancient times, armchair had widely accepted by people, not only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practical value and taste, but also because of its unique cultural temperament. Therefore, the in-depth study of artisticalcreative process of armchair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er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sign style for classical furnitures in modern time. At the same time ,this kind of study provides a reference and learning opportunity about the further understanding,exploration,utliz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furniture,and the inher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raft.
  Key Words: Armchair,Furniture,Design,Art,Culture,Conception
  太师椅是古代家具种类中,唯一以官职来命名的座椅。它最早源于宋代,风行于明代。虽然历经了漫长的时代变迁,始终受到历朝历代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变迁,太师椅在外观设计风格变化上,更多地受到当时社会礼制、习俗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明代的太师椅,其造型、结构和材质都显得更加细腻、优美大方;工艺更加精细,具有独特的文人气质,从而奠定了其独有的家具风格;设计样式也逐渐走向成熟,成为中国古典家具之中最出众的文化符号流传至今。太师椅从制作之初直到后来的风行社会,都与其自身特有的功能、结构、装饰设计,有着解不开的联系,下面就以笔者设计制作的《高靠背太师椅三件套》为例,谈谈太师椅的艺术设计。
  一、太师椅家具的设计艺术之实用功能
  作品《高靠背太师椅三件套》(见图),尺寸为62cm×50cm×108cm,茶几为46cm×36cm×69cm,这对太师椅的功能仍旧是座椅,作品在座椅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了人性化需要。如:搭脑形态设计舒展,中部略突,两边下滑,两端微微圆角上翘,它有固定靠背板与后腿上截的结构作用和搭脑的功能,为配搭锦绣和防止从侧面滑落发挥积极作用;靠背板设计成“S”形,符合人体体形,当人就坐时,能得到充分的支撑,它采用整块红酸枝木板制作,起到舒适靠背的作用;它的扶手具有连接鹅脖、联帮棍,与后腿上截的结构作用,同时起到支撑人体手臂的功能;面上后边柱微向后弯曲,搭脑及扶手用挖烟袋锅的做法,与立柱衔接,适合于人体不同胸围大小差异性人群,尤其是利于体型较胖者上半身的自由活动;背部搭脑被降至人体肩下部,同时扶手和椅背部两根立柱的榫头点下移了寸许,扶手的方向形成后低前高之势,更适合于坐者双手的支放;四腿侧脚收分,意在增加椅子的稳定感;四腿与面上柱子一木连做,起到整体坚固牢靠的作用;券口牙子具有加强前腿下部与坐面之间的结构稳固作用。
  《高靠背太师椅三件套》作品采用的是榫卯结构,不同的部位使用不同形式的榫,既符合功能要求,又便于拆卸;搭脑的高度、椅背弯曲程度和扶手,在细节处理上与整体座高、座宽相互融合,人坐上去优雅而舒适。这套作品注重陈设功能,从尺寸和大体造型中能看出,它与“南官帽椅”之间存在的继承关系。但从根本上说,此现代做法在审美取向上,已经改变了明代那种浓浓的书卷之气,其功能设计体现出极大的实用价值。
  二、太师椅家具的设计艺术之结构简练
  《高靠背太师椅三件套》作品结构简练,搭脑为罗锅枨式,搭脑及扶手用挖烟袋锅的做法与立柱衔接,搭脑的两端和两个扶手的前端,均不出挑而做成圆润的转角,其效果虽然显得瘦劲,但不尖酸刻薄,这就是所谓“文人气”的一种体现吧;座椅靠背很高,靠背板呈“S”形弯曲,符合人体坐姿;座下正面腿间,安插壶门式劵口牙子,两侧安插方形劵口牙子,沿边起灯草线,下设亮脚,四腿与面上柱子一木连做,腿间置有步步登高脚枨,型制规整,美观实用。
  太师椅全部采用榫卯结构,不用钉子,不用胶,既精细又牢固。榫卯结构以其独特的接合方式,自古至今赢得了人们的信赖和提倡。此法既实用又沿续了先进的历史文化的精粹,使传统工艺真正得到传承;难得的是这张椅子整体比例舒服,外观给人以瘦挺的感觉,部件细,后背高,使人感觉精神疏朗;作品成对摆设时,可成斜八字状两两相对,呈现出不卑不亢之感;作为一款传统经典造型,作品又保留了与“南官帽椅”相似的特点,整体结构简练,美观大方,这种追求简约大气的思维风格和结构设计样式亦从始至终在保持着,而这种适中、恰到好处、简单易懂的表现方式,恰恰与当代后现代设计师们的简约设计思路相契合。   三、太师椅家具的设计艺术之装饰精致
  此作品以线条表现为主,座椅表面的装饰少而精致,尽量避免出现繁缛的雕刻纹样,追求作品的整体外观,突出木材的本色;作品的装饰图案是一种表现性图像符号,通过完全的模仿对象,形象地再现和表达被模仿对象的原有意义,这一表达方法,直接明了,“易读性”高,其装饰主要集中在椅背与牙子的雕刻纹饰上,各种纹样就其自身的特点,被赋予了不同的寓意。如:作品靠背板浮雕螭龙纹装饰,螭龙纹是和龙纹非常接近的一种题材,是一种典型的传统装饰纹样,图案从细部看,头和爪刻划得已不大像龙,而吸取了走兽的形象,尾部为卷草型,身躯亦不刻鳞甲,体态肥瘦合适,图案设计比龙纹雕刻具有更大的自由空间。用螭纹来装饰充填椅子背板,靠背上的装饰纹样蜷转圆弧,构思精巧、风格古朴,令人赞绝,起到了画龙点睛的烘托装饰作用,尽显笔者刻意追求精益求精的审美情趣。
  又如:作品的牙子上浮雕卷草纹装饰,卷草纹是中国传统图案之一,作品选取多种花草样式,采用曲卷多变的线条,经处理后作“S”形波状曲线排列,构成二方连续图案。花草造型多呈曲卷圆润,花朵繁复华丽,层次丰富;叶片曲卷,富有弹性;叶脉旋转翻滚,富有动感;总体结构舒展而流畅,饱满而华丽,生机勃勃,反映出高超的雕刻技术。此外,形态舒展的搭脑、形态婉转的扶手、椅盘缘边优美的起灯草线,都具有很强的形象性、特殊性的装饰作用。作品其余大部分艺术效果都是以木材本身的自然纹理作为天然装饰。因此,作品的装饰图案纹样,从表面上看,好像只是为了表达祈福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质上则是一种文化情趣的体现,是对当时的人文思想和社会文化诉求的物化反应。作品中没有添加过多的部件和繁琐的装饰纹样,只有部分相对复杂微妙线条变化和工艺结构处理,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外观上简约稳重的整体效果。在处于家居重要位置的会客厅里,若摆上一对与茶几配套的太师椅,既可以起到蓬荜生辉的作用,同时也体现出居室主人的文化品位和情趣。
  四、太师椅家具的设计艺术之名贵材质
  《高靠背太师椅三件套》作品用料选择交趾黄檀,俗称“大红酸枝”,是红木的一种,属高档名贵木材。这种木料生长于中南半岛地区,遍布泰国各地和柬埔寨的大多数地区。其生长轮不明显或略明显,木质结构细密,纹理通常直;开锯时,木材散发出一种辛香,闻之有酸辛味;色泽一般多为赤红色或深红色,在空气中氧化可呈现暗红色;木质坚实沉重,结构细腻;油质重,可沉于水;鬃眼细小而密,木纹质朴美观,优雅清新,具光泽、强度高、硬度大、耐腐蚀性强、抗虫性强、加工性能好、刨面光洁等特点。交趾黄檀主要用于制作高级家具、桌子、椅子、凳子、装饰单板、工艺雕刻、乐器等。此作品选取老挝大红酸枝精制而成,在有效利用珍贵木料而不影响椅子承重强度的情况下,作者将座椅各部件造型处理得很细瘦,材料加工通体采用圆材,腿子外圆内方,以浑润、柔和、优美的感觉呈现出材料与设计之美。
  整套作品充分利用和展示了优质大红酸枝在质地、色泽和纹理方面体现出的自然美,符合中国古代传统工艺品质感表达上的审美标准;以木材本身的自然纹理作为太师椅的装饰,表面那种温润如玉质感的工艺处理,在具有大气沉稳感之余又富有灵动的变化,这种装饰不但外观充满雅意,在传统观念上还传播了一种崇尚自然美的人文精神;作品所有的功能、结构、装饰、尺寸设计和用材,完全符合现代人体工程学的原理需求,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五、太师椅家具的设计艺术之文化内涵
  现代社会中,太师椅已经成为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物质载体,不但属于中国传统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在世界上也是代表座椅的经典和民族特色文化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太师椅是同时代椅类家具中的楚翘,它实体的背后释放了某种象征意义——即地位与尊贵,坐在太师椅上的人,意味着当受人尊敬,这种文化内涵折射出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人们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精神。
  《高靠背太师椅三件套》作品的扶手和“S”形背板之“曲”的优美造型,极其符合人体坐姿,更加给人以信赖和依靠的诚信和安全感,不仅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而且体现了道家太极图中所蕴含的阴柔之美;曲线与直线的结合,也体现着阴阳平衡的学说;“S”型背板相接处,尺寸恰到好处地与靠背罗锅枨相接,而在此特意制成圆润的转角,给人以温柔的支撑,抒发出“屈己而美尔”的情感品性;同时,券口牙子还象征了一种“通达之美”;这一对太师椅与茶几组合而成的三件套,成对摆放,符合中国美学的对称原则;整把椅型端庄大方,暗合了中国古典家具舒适让位于礼仪的重要原则。
  这种集功能、结构和装饰于一体的制作形式,使得太师椅古典家具的艺术制作同时拥有了结构坚固和外形美观的艺术效果。其设计理念凸显人性的关怀,椅背的弯曲程度、坐高和座椅表面的适中角度,也使太师椅的设计标准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基本条件,达到合理化、舒适化。在今后不断的改进和创新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古典硬木家具制作和实用方面所具备的优点并加以借鉴,用吸收、批判与改良的制作态度加以继承和完善,进一步将太师椅这一传统家具的设计精神发扬光大。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雕塑在汉代初期与秦代出现了形式上的巨大反差,这种形式上的变化和汉初道家思想的盛行是有着紧密联系的,本文立足形式上的分析,试图找到道家思想体系在具体审美方式中的体现,并阐释其社会原因及研究意义。  关键词:道;形式;写实;写意;社会意识形态  在陕西临潼的霍去病墓雕塑中,有一件描写马踏匈奴的作品被屡屡载入各种级别的美术教科书,因而成为美术史上的一件经典作品,并且无论是造型传统还是理论研究,
要说自然界最尴尬的一幕,莫过于毒物被自己毒死了。   比如,当粒突箱鲀受到惊吓时,会立即分泌出致命的河豚毒素。结果不小心分泌过多,反倒把自己给毒死了。   又比如有實验室记录案例,一条埃及喙眼镜蛇不小心咬到自己,结果伤口严重肿胀,出现了感染毒液中毒的症状。   看到这里,我们心里不免会有点幸灾乐祸:没想到剧毒生物也会落得这般下场。   但请不要高兴得太早,这些只是剧毒动物里学艺不精的“愣头
  
弱智“天才”   美国的金·皮克,具有超常的记忆力。他能准确地回忆至少1.2万本书的内容,而且这些书涵盖了各種内容,包括历史、文学、地理、甚至是体育,等等。然而,尽管他有如此惊人的记忆力,但他的智力测试平均得分只有87,分数低于当时大多数人的。他还曾被诊断有自闭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无法参与社交活动。而且直到现在,他时常无法系好衬衫上的纽扣,执行一些普通的运动技能。   有的人是不是觉得这很熟
给你一分钟,你能完成多少件事?能上一趟厕所吗?能读完一则新闻吗?好像有点强人所难了吧。但是每过60秒,世界上就会发生下面这些事。   根据美国化学学会的数据,每天有5亿皮肤细胞会从人体上脱落,每小时你会掉落0.03克到0.09克皮肤,每2~4周你的表皮就会全部更新一遍,并且它们是室内灰尘的主要来源。实际上,在房间中迎着阳光飞舞的微粒大多数都是人的皮肤,你观赏的是你自己以及别人的皮屑。   成年
2020年,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亚马尔半岛绝对是世界上最具话题性的地区之一,因为在6年时间里,这里先后出现了17个天坑。本来出现天坑并不是稀罕事,但是这里的天坑总是伴随着火光冲天的爆炸而产生,于是各种说法甚嚣尘上,有人说是陨石撞击地球,有人说是地底的核爆试验。但是地质学家叶夫根尼·丘维林经过6年调查,却得出了一个让人始料不及的答案……   出现天坑   2014年6月12日,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研究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对雕塑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挑战与变异。雕塑在什么样的时空中存在呢?对于仍坚持雕与塑的视觉原创性这一创作模式的当代艺术家们,如何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找到雕塑语言的合理性与可能性,似乎逐渐呈现出纠结的状态。而这种纠结所呈现的状态,现在越来越被批评界所关注,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艺术家。舟越桂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舟越桂出生于战后的日本,早年毕业于日本最高艺术学府——东京艺术大学。从研究生时代
非洲一名21岁的女子生下一个男婴30分钟后,便参加了学校的考试,令人肃然起敬。没有什么能阻止阿尔马兹·德瑞斯毕业,甚至是经历分娩也不行。她在迎接做母亲的快乐后不久,就在医院参加了英语、阿姆哈拉语和数学考试。一名警卫看着阿尔玛兹完成它们。在接受采訪时,阿尔马兹表示:   “因为赶着去参加考试,所以我的分娩过程一点也不困难。”
外表和身份与人无异   这位“她”,名叫索菲娅,是迄今为止最像人类的超仿真机器人。她由香港的汉森机器人技术公司研制,相貌原型取材于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和公司创始人汉森的妻子,被誉为史上最有名、最漂亮的机器人。   2015年4月,索菲娅被激活开始运行,一年后到美国德克萨斯州参加电影、音乐与互动式多媒体的艺术节大会,正式出现在世人面前。2017年10月,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办的未来投资峰会上,她被
2009年4月9日下午3点“中国动力——2009中国国际雕塑年鉴展”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了隆重的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之硕先生主持,出席会议的嘉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助理汪志刚先生,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综合处处长樊宝金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组委会秘书长范伟民先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国际处副处长张敏女士,北京市朝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