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 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语文课程除了对“知识和能力”这一目标的落实外,“情感和态度”、“过程和方法”也成了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认为,在当今语文教学中,教师 不应该只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高高地站在讲台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师生的摆位问题至关重要。如何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角色,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自 主、合作、探究能力的重要环节。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到底该是怎么样的一种关系呢?我比较赞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师生关系,我认为教师要灵活地扮演好以下这些角色:
  一、设计者
  特级教师孙维刚宣称他十多年来从来不写教案,但是,我认为对年轻的教师来说,临场 经验不足,应变能力有限,事先的设计或者策划、构想必不可少。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他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促成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托进行教学设计。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关系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 方法的选用,课堂进程的調控,乃至于听说读写训练的内 容和形式的种种具体安排,至于如何讲授课文,如何启发学生,也都是事先策划的内容。我提倡写简案,主要设计大的教学步骤和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就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留有空间,教师、学生在课堂上就有自主探究、自由发挥的 机会。相反就会按部就班,没有机动性和灵活性。当然,设计的简单并不等于准备的粗糙,相反,对文本本身的理解更加重要了。所以,教师事先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作为教师,一定要先做好策划,以防到时场面失控或者事与愿违。
  二、引路人
  做学生的“引路人”就是引导学生走入语文世界,再引导他们如何去学习语文,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至于迷失方向或者走入歧途。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者和能力的训练者,而且是整个语文活动的引路人。语文是一种雅致的文化,一块滋养心灵的沃土,一种洗尽铅华超越现实的精神享受。确实,文学是美好的,所以,文学教学更应该是美好的,我不希望语文课堂仅仅只是知识的落实或者过程的演绎。我希望通过课堂,用自己的真情,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慢慢走,欣赏啊”!让学生明白语文的博大精深,语文的引人入胜,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寻找“真善美”。然后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主动的去发现去欣赏一切的“真善美”。而这一切都需要你去有意识的指导和牵引。
  三、示范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老师,如果不能给学生一个好的示范,那么还谈什么教育?谈什么教学?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传授的是我们的母语,吕叔湘先生曾经感慨:“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他说的主要是指国民们语言文字运用很不规范。所以,作为老师,首先就应该是身先士卒,担当起民族语文的示范者这一角色。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生活中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深入钻研,强化语文功底,提高文学修养,注重自我形象等。设想一下,一个语文老师,却满口方言,一手烂字,下笔不成文,出口不成章,那么,语文的魅力哪里去寻?教师的风采又何在?
  四、学友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古训,为师者应该牢牢记住。讨论中,师生互动,交流观点以形成对某一问题较为一致的理解、评价或判断,往往能起到“茅塞顿开”的作用,甚至会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促进师生之间的民主与融洽,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同时,讨论课还能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活动的机会,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充分展 示其才智的机会。此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能教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由“听中学”、“看中学”转变成为“做中学”,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所以,我们在平时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注重有效的及时的引导。而这一切都要求你彻底改变“教师中心”的专制型教学机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教师的课堂角色,当然,这种角色的扮演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既可能“情随景移”,也可能“入乡随俗”,我们还需要把教师能够扮演的各种角色,灵活地运用到各种不同的教学 内容中去。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在对学生语文涵养方面的教育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的教学正处在一个过度的阶段,教师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为高中语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作为初中语文课堂的引导者,教师的教学效率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如何掌控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初中语文老师必须掌握的。  关键字: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摘要】:高校美术教学中充分利用地域性乡土资源,能在教学中发挥着弘扬民族化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资源的广泛,从而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美术创作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乡土资源;美术教学;利用  中图分类号:J505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基于皖江乡土文化资源拓展高校美术教学之研究”(2012jyxm371)成果之一。  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5  一、[案例背景]  史料可分为两大类,即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它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须有史料的支撑。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初中历史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八年级的课堂上适时地应用一些史料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突破重难点、提升学生的情感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都有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二、[案例描述]  以《中国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