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的影响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fylu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在第二语言的获得中具有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迁移和概括的作用外语教师应抓住迁移和概括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和过度概括,从而提高第二语言学习效率。
  关键词:第一语言学习;第二语言习得;迁移;过度概括
  一、引言
  第一语言在第二语言习得及学习中有何作用和影响?自从五十年代以来,众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第二语言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和证据,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及其与第一语言的关系进行了尽可能详尽的描述。通过学者在语言领域比较中,第一语言习得对第二语言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它也将影响着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持的观点和态度以及所选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从迁移和概括中分析第一语言习得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二、第一语言习得对第二语言学习在语言领域的影响
  (一)迁移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
  1.迁移的概念
  语言迁移指的是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语义、語法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十分常见,尤其是在第二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Thomdike的共同迁移元素理论将语言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当母语的习惯、模式、规则等对第二语言起促进作用和有利于第二语言习惯形成的称为正迁移。反之,母语的习惯、模式、规则对第二语言起干扰作用和阻碍第二语言形成称为负迁移。正迁移有利于第二语言学习,负迁移则阻碍第二语言学习。
  2.语言诸要素中的迁移
  (1)语音迁移:在语音学习过程中,最困难的是在母语中没有而在第二外语中又必须掌握的成分。比如garden中的/d/与/n/之间,中国学生会把这个音发成送气爆破音,造成这种发音困难的原因是当/d/出现在/n/前时,不再像在元音前有那样是一个送气爆破音,而是一个鼻阻音,而这个单位变体在汉语中是没有的。
  (2)词汇迁移:在词汇学习中,学生们总是力图寻求英汉意义的对应,然而一个英语单词是很难在汉语里找到完全对应的意义。例如:汉语里的“性格”有许多语义,它可以同时相当于英语中的“character”,“personality”and“disposition”。学生在词汇的选择方面也是比较容易犯错误的,例如,汉语的“吃”字所对应的英语词就有eat,have,take,drink等。“吃药”是takemedicine而非eatmedicine。又如“看”这个汉语动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看电影”是seeafilm;“看电视”是washTV;“看书”是read a book;“看病”seethedoctor等,显然不是简单地使用look see,watch所能表达的。
  (3)语法迁移:在英语和汉语有相同的语法结构的情况下,第一语言对于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的就是积极的影响,例如:He likescooking.(他喜欢烹饪),Theyare ourbrothers.(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当然,第一语言对于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的消极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例如,在英语否定句中,否定词通常都放在助动词的后而,而在汉语中,否定词一般都放在动词的前而主语的后面。
  (二)概括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
  1.概括的概念
  概括,通常是由特殊事例推论出规律、规则或结论,它是人类学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但如果概括超过了一定的度,使其适用范围超出了合理的界限,就会导致过度概括。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常被称为“泛化”。
  2.概括对第二语言中语法学习的影响-
  在语法学习中犯概括错误最常见的有比较级、动词过去式、名词复数。例如:在比较级中,根据语法规则,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是在单音节词后加er或在多音节词前加more构成,但学生们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She is more cleverer(clever)than me.”或“He studiedmore harder than his sister.(去“more”)如在学习动词过去式时,一般情况下需要在单词词尾加-ed时,学生常出现类似如下的错误:“She geted(got)angry,”过度概括的现象同样出现在名词复数的学习中:“All the childrens(children)are playing computer.”或“They are policemarls(policemen).”
  三、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应用迁移和概括中的有利方面
  1.比较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差异,充分利用正迁移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之间有差异性也有共同性,在比较中学习,比较两种语言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逐渐完成第一语言向第二语言系统的转换,把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进行多次对应,反复结合,从而获得第二语言的语感,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第二语言系统。
  2.培养学生知识概括化和系统化能力
  培养学生知识概括化和系统化能力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十分必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母语和英语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联系,就是增加了第一语言习得对第二语言学习的正迁移,例如,对于语音的学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发音部分、发音方法、舌位的高低前后等有所分析,帮助学习者顺利实现学习正迁移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分析能力,如果学习者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自觉地对其语言现象进行概括、抽象,使之系统化,就能促进正迁移,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总之,第一语言应成为第二语言获得过程中的辅助因素。学习者充分和重视利用第一语言,能够对第二语言的获得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科学课堂最有意思的是实验环节,一堂科学课的成败往往决定于科学实践,怎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兴趣是科学课上得是否成功的标准,一堂好的实验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课堂内容,最重要的是要把课堂交给学生,不但能够达到完成教学的目的,还能让学生记忆深刻,产生兴趣。对于以后上好科学课,热爱科学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学困生;课堂;实验  实验课一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了
摘要:2012年的新事业单位会计规则规定,事业单位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部分事业单位可引入权责发生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执行中小学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现以中等职业学校为列,分析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收付实现制;改进措施  一、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方法  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来确定本
摘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家庭和学校都应该以人为本,大力推进人文教育。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可以让孩子们像花儿一样竞相开放,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家校舍力;沟通技巧;孩子;促进发展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以人为本,大力推进人文教育。现代社会是合作的社会,需要发扬团队精神。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
摘要: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极高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游戏化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情趣,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游戏化教学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出现而产生的新事物,对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于游戏化教学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活动,从而促进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作如下探究。  关键词:游戏教学;小学语文;探
摘要: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的知识层次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更要让学生的道德修养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人文精神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修养,由于思想品德科目的特点,老师可以将人文精神的渗透融入到教学之中,借此提高学生整体的素养。本文笔者分析了人文精神培育的必要性,提出了适合学生发展的人文精神培育方式,期望对于思想品德老师的教学能有所借鉴。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人文精神;培育策略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