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zhou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观念上思考
  课改,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反思。”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传授作用,把学生看做消极的接收知识的容器,单纯地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想、设疑、尝试、探索、失败,从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会学。
  二、教学中思考
  教学中进行思考,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思考。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共同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教学时应注意,学生课上回答问题积极踊跃不等于教学设计合理,不等于思维活跃,是否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是否适合所有学生,怎么引起学生参与教学。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有效地思维,从而保持课堂张力。设法先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只有经过思考,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也不利于新方法的掌握。有时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思考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地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地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
  三、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思考
  到了高中阶段,无论是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能力的要求,都有一次大飞跃。学生有会学的,有不会学的,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成绩越拔尖,能力越高,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就能赶上去;如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当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容易赶上去了,成绩一差就会对学习丧失兴趣,不想学习,越不想学成绩越降,继而产生厌恶、害怕的情绪,对自我怀疑,对学习完全失去信心,甚至拒绝学习。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四、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项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存在以下误区:(1)小组合作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教师为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2)合作人员搭配不合理,责任扩散和“搭车”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势互补、相互促进。(3)学生社交技能欠缺,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和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效率低下,结果是优等生的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后进生成了陪衬。(4)教师课前对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认真设计,也有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只是按照预定的设计,把学生往教学框架里赶。(5)合作时间给予不足。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几分钟后就让“合作学习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下次开展合作活动学生也就懒得配合了。(6)评价体系没有跟上,三重三轻突出,小组合作名存实亡。小组代表或个别优等生的发言多数一听就知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合作学习结果变为:重个体评价轻小组评价;重学习成果评价轻合作意识、合作方法、合作技能评价;重课堂随机评价轻定期评价等。
  合作学习只是一种有效学习方式,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合理地选择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要避免“将所有的原料配料放入合作学习之盘”。教师需关注学情,提前建立评价体系,挖掘合作点,顺学而导,使学生掌握技能,学会合作,同时应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激活内因,促进发展。
其他文献
进入高三,我开始摸索复习课,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让学生更自觉地主动学习,这是每个高三老师最头疼的问题。我曾经跟很多老师一样在复习课上陷入“做题—讲题—再做题”的题海怪圈。学生却在每节课做题、讲题、再做题中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反而对数学作业更加恼火,不愿探究,最后导致成绩下滑。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我学习了很多先进经验,并在教学中摸索和实践,对如何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效率进行了初探,下面与
坡面径流含沙量和流量是研究坡面土壤侵蚀规律的重要参数,也是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网络的基础数据。坡地径流全过程含沙量和径流量的连续、快速、准确和动态监测,为研究土壤侵蚀动
摘 要: 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认识。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提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数学素质 数学技能 数学情感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往往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
基于RS和GIS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模拟,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流域内各地块的土壤含水量信息,为流域信息管理系统提供重要数据,对流域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RS和GIS技术,构建
当前,盐碱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对农牧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繁荣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盐碱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这一现状为研究背景,采用碱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