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角色游戏,自主智慧成长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unchi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将他们积累的各种生活经验再现出来,并通过操作及与他人的对话接触加深关于这些生活经验的印象,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的一种游戏形式。所谓自主性行为,它包含着个体的主体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信心等品格特性,是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必备的重要心理要素。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角色游戏是最典型的游戏。
  一、角色游戏对于小班幼儿自主性行为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推进作用
  1.角色游戏可促进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
  幼儿在集体中,能乐于与人嬉戏,友好相处,与多数幼儿建立良好关系,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幼儿在角色游戏过程中与他人进行语言沟通,会促进幼儿社会性语言的运用。通过与同伴的交往,幼儿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如何处理人际矛盾及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游戏中,每个幼儿充当不同角色,在愉快的游戏中,渐渐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养成相互关心、相互谦让、相互协作的行为习惯。
  例如,“娃娃家”是小班孩子非常喜欢的区域游戏,宝宝们每天都会进去扮演各种角色,并借助区域里的各种玩具来模拟生活中的各种情景,他们在游戏中建立了一定的交往关系。
  2.角色游戏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满足幼儿心理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尔兹认为,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荣耀与屈辱,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游戏是由儿童自发、自由、自选的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能满足儿童需要的活动。
  例如,陈敏轩是个外强中干的孩子,每次我们出去户外活动的时候,她总是苦着一张脸,双手偷偷地不停抹眼泪,嘴里还要不住嘟囔:“我不要玩,我累的,我要在教室里休息……”其实她是因为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对自己不自信的表现。有一次,我们在游戏的时候,发现陈敏轩抱着一个娃娃说:“宝宝乖,要在家好好休息哦,妈妈要跟老师一起出去做操,玩游戏呢。”过了一会儿,她又对娃娃说:“妈妈刚才在外面玩得可开心啦,让我教你做操吧,你不能一直躲在教室里哦。”说完,还用手握着娃娃的手和脚动起来,模仿者做操的样子,嘴里还在唱着做操的歌曲。游戏结束后我跟她交流,她说:“在家里妈妈总是说我是个胆小鬼,不敢出去和小朋友一起做操。老师你看,刚才我还教我的宝宝做操呢,我才不是胆小鬼。”原来在游戏中,陈敏轩对着娃娃做到了自己现实中还没能完全做到的事情,从而满足了自己的心理的需要,被压抑的情理问题在游戏中得到了解决,自己的自信心也就增强了,幼儿的自主性得到了发展。
  3.角色游戏有利于幼儿创造性、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角色游戏是小班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它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角色游戏中,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自我成长是相当重要的。心理学家把儿童的创造力描述为“回忆过去的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选择、重新组合、以加工成新的模式、新的思路或新的产品”的能力。幼儿不仅从外界吸取知识经验,而且还想把自己头脑中的丰富想象表达出来,角色游戏能够满足幼儿的这种需要。
  4.角色游戏有利于幼儿认知事物、体验情感、累积生活经验
  幼儿成长不仅需要机体发育完善,更需要接受外部知识信息。幼儿的大多自然和社会知识来源于对事物的感知,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接受新知识,吸取新信息,不断储存积累知识技能经验,丰富对事物的感知,逐渐完善感知观察能力、表象记忆能力、记忆能力、思维想象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幼儿认知能力提升的保证。
  角色游戏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是一本读不透的书。小班幼儿在快乐的角色游戏中获得了很多,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那作为教师的我们,除了创设一些外部条件,如:创设满足幼儿自主发展需要的游戏环境;根据幼儿自主生成的游戏主题,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差异,多样化、多层次地投放相应的游戏材料,满足幼儿自主游戏的需要,使孩子获得自信与成功的体验之外,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呢?
  二、如何在角色游戏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1.教师要学会观察,适时介入指导
  只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足够的游戏机会,孩子就会小步递进地自我发展。而如果有会观察的老师在旁指导,孩子会发展的更好。幼儿的游戏中除了有规律性的东西还有一些很随机的东西需要老师善于捕捉、帮助完善、扶植萌芽,使之发扬光大。上面讲到的许多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在游戏中他真正的投入,却常常是无意识的,一个小主意、一个小想法往往是一闪而过的。而作为有心人的老师就要很善于捕捉,并进行有意识地引导。
  2.教师要善于反思
  如今许多幼儿园中,老师不辞辛苦地做出各种游戏物品,反而使得幼儿的替代变少了。替代行为是一个指标,是思维水平的表现。替代行为越多,我们越要为孩子鼓掌。教师不能在介入之后把游戏变成自己的设计,要反思哪些行为是教师的想法,哪些行为是孩子的意愿,要有试探性介入,确定是否是孩子的想法。
  3.教师要注重幼儿的交流分享
  分享交流是角色游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和孩子们一起共享游戏快乐的重要时刻。一次成功的分享交流能成为游戏发展的基石,能有效推动第二天游戏的进程,同时也是对教师的极大挑战。
  幼儿自主性行为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家园双方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引导和教育。让我们用敏锐的目光去观察、用智慧的语言去评价、用换位的头脑去思考,精心创设适合小班幼儿的游戏环境,让小班幼儿的自主性在角色游戏中得以发展完善,进一步实现“快乐游戏,智慧成长”!
其他文献
孩子对眼里的世界是好奇的,一根小木棍,一块小石头,一根线头等等对他们无不存在着强烈的吸引力,都能让他们游戏起来,就连—张废纸,他们也能玩弄半天。而游戏活动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和发展。我们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开发性的物质材料,满足幼儿不同的需求,让幼儿参与材料的更新与制作,而游戏的过程也是创造想象的过程。我们把这类材料分类、归整在一起,就会像一个取用不尽的百宝箱。  有了这个想法,
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我们学校最美丽的地方——小花园。  进入校园,你第一眼就会看见开得正旺的香水月季,玫红色和粉红色的花瓣簇拥着黄色的花蕾,散发着香溢四方的香味,引来了无数的蝴蝶和蜜蜂来采蜜。带刺的枝叶并没有影响它的独特魅力。  看完了香水月季,接着看旁边的兰花,那细长的叶子中间,冒出了几朵白色的兰花,一串一串的,黄色的花蕾在白色的花瓣中间跳起轻盈地舞蹈,散发着清香,多像一位仙女啊!  欣赏完兰
期刊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基础学科,它有助于人们的收集、整理、描述和解决问题,直接为人类或社会创造价值。而数学课堂教学作为课改的主阵地,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注重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探索活动,注重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善于组织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上出充满生机活力的数学课,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数学课要有“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独自一人拿起一本数学课外书,津津有味的啃起来。  忽然,我在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林老师买了52张票,其中日场票每张5元,夜场票每张10元,票价共计410元。两种票各多少张?我被弄糊涂了,可难题更能激发我的学习兴趣。我思考着,如果假设这52张票都是日常票,总票价就是5×52=260(元),而实际票价是410元,少了150元,每一张夜场票按日场票票价计算多了5元,150元里有几个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