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PPT作为现代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个主要工具,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其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师传授知识的效率,使老师从“奋笔疾书”中得到解放,PPT加入的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内容更是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加直观深刻,课堂互动性更强。但大多数教师仍以演示功能为主,以线性设计为主,将大量的教学内容和相关信息经过粗略的设计后,简单地搬至powerpoint中,缺少互动设计,这种现象普通存在于小学课堂教学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巧用powerpoint,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powerpoint;小学数学;教学;巧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具有互动功能的网络平台,交互电子白板、Ipad及各种各样的互动软件等纷沓涌入课堂。尽管一切都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但是从教师使用软件制作课件调查来看,绝多数教师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它仍作为小学数学课堂的常客,但大多数教师仍以演示功能为主,以线性设计为主,将大量的教学内容和相关信息经过粗略的设计后,简单地搬至powerpoint中,缺少互动设计,这种现象普通存在于小学课堂教学中。
一、教师明确PPT使用的目的
在思考powerpoint在教学中存在问题时,必须明确应用powepoint的目的——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课件的设计和制作必须紧紧围绕目标进行,教学重点如何突出?教学难点如何突破?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符合学生需要?是否优于传统手段?是否更有效?……
二、让文本呈现更吸引眼球,突出重点
根据知觉原理,影响文本易读性的因素较多,如文本大小,一行的长度、行距、背景色和亮度等。
1.运用文字变化和自定义动画的强调来突出重点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经常会出现概念,把关键词用不同颜色、加大字号、加下划线或加着重号等形式突出,吸引学生眼球,增加学生注意力。如把平年和闰年的概念做一对比,将28天和29天、平年与闰年通过突出显出,加深记忆。
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钟表的认识》时,长针(分针)和短针(时针),可运用自定义动画效果中的强调显示,突出长针和短针,引起学生注意,通过视觉来进一步刺激学生认知,提高学习新知的效果。
2.运用图形代替文本突出重点
人类对图的理解速度远远快于对文字的理解速度。在PPT中教师可将教材中的一些文本素材转换成易于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使重点内容更直观,更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如在小学升初复习阶段,为了更好地梳理小学学段所学有关平面图形的知识,利用下图增进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系统而全面将零散的知识形图形的形式串起来。
三、精简powerpoint的信息量,使其轻装上阵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融合了视沈、听觉和触觉,有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理性知识在小学数学中所占比例较大,教师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小学数学中比较抽象的内容,运用多媒体例使抽象变得直观形象,如在一节公开课教学《美丽的轴对称图形》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教师出示了中国脸谱、蝴蝶等图片,充分让学生从视觉上对新知有了了解,讲解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后,教师在拓展练习时,出示了英文字母(H,A,B,C,D,E,F,G,H,M,Q(Aria体的))和(中、日、水、由、早(幼圆体),英文字母中可以很明确的判断有轴对称图形,可是对于幼圆体的中文没有一个轴对称图形,这样的资源的不当使用干扰了学生新知的学习,影响了教学,起到了负面作用,不能達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精选信息量,使PPT轻装上阵。
四、运用PPT制作技巧,提高教学实效
PPT融文体、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方式呈现信息,在创设情境方面有独特优势,巧用PPT技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1.运用“排练计时”和“录制旁白”,提高学生兴趣
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易疲劳,教师常常将问题设置在情境小故事中,将故事图片插入到powerpoint中,依据图片撰写解说词,通过录制和排练计时的方式使图片和教师的解说词同步,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增强感染力。
2.提高PPT课件的交互性,提高选择空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碰到教师害怕出现意外,一节课都在牵着学生走;另有学生回答问题,没有按教师的思路走,使教学出现尴尬局面。PPT不只有演示功能,学生可以在教师预设的问题自由选择,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选择调整自己的授课方案,避免出现尴尬局面。在PPT中,利用自定义动画效果中触发器的妙用,可以轻松的实现PPT的交互,特别是对于小学数学课堂中复习课中,利用触发器功能设置选做题,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呈现不同的答案,这样教师就能沉着控制课堂。除此之外,我们还可通过“超链接”,在Powerpoint中插入视频或flash小课件,有时视频格式powerpoint并不支持,教师还要花费时间转格式;swf格式的文件在powerpoint中插入又比较麻烦,而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插入超链接,方便操作,播放完后关闭该程序即可。如在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时,笔者在网上下载了很好的flash小课件,节省了制作课件的时间,提高了课堂实效。
五、妙用powerpoint的放映方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公开课或优质课,经常看到教师在处理练习时,学生判断对错时,都是先就把答案设成自定义动画效果,等到学生回答出示结果,如果答案不对,教师再让其他学生回答;有时教师又过到急燥,学生还未说出答案,教师不小心将答案出示,很让教师尴尬。
运用幻灯片放映方式中的指针选项可选择如圆珠笔,将笔色设为红色,这样教师在处理练习时,根据学生的答案,可现场给出对错,学生如果不对,可利用橡皮擦进行擦除,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时交互性。
综上所述,巧用PPT优化数学课堂,从学生利益出发,教师要及时的总结和反思教学效果,教育本身是一个综合而又复杂的大系统,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复的总结,才能实现对教学规律的领悟和对技术的熟练运用,从而更好地驾驭课堂,更高层次的提高课堂效果。
关键词:powerpoint;小学数学;教学;巧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具有互动功能的网络平台,交互电子白板、Ipad及各种各样的互动软件等纷沓涌入课堂。尽管一切都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但是从教师使用软件制作课件调查来看,绝多数教师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它仍作为小学数学课堂的常客,但大多数教师仍以演示功能为主,以线性设计为主,将大量的教学内容和相关信息经过粗略的设计后,简单地搬至powerpoint中,缺少互动设计,这种现象普通存在于小学课堂教学中。
一、教师明确PPT使用的目的
在思考powerpoint在教学中存在问题时,必须明确应用powepoint的目的——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课件的设计和制作必须紧紧围绕目标进行,教学重点如何突出?教学难点如何突破?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符合学生需要?是否优于传统手段?是否更有效?……
二、让文本呈现更吸引眼球,突出重点
根据知觉原理,影响文本易读性的因素较多,如文本大小,一行的长度、行距、背景色和亮度等。
1.运用文字变化和自定义动画的强调来突出重点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经常会出现概念,把关键词用不同颜色、加大字号、加下划线或加着重号等形式突出,吸引学生眼球,增加学生注意力。如把平年和闰年的概念做一对比,将28天和29天、平年与闰年通过突出显出,加深记忆。
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钟表的认识》时,长针(分针)和短针(时针),可运用自定义动画效果中的强调显示,突出长针和短针,引起学生注意,通过视觉来进一步刺激学生认知,提高学习新知的效果。
2.运用图形代替文本突出重点
人类对图的理解速度远远快于对文字的理解速度。在PPT中教师可将教材中的一些文本素材转换成易于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使重点内容更直观,更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如在小学升初复习阶段,为了更好地梳理小学学段所学有关平面图形的知识,利用下图增进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系统而全面将零散的知识形图形的形式串起来。
三、精简powerpoint的信息量,使其轻装上阵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融合了视沈、听觉和触觉,有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理性知识在小学数学中所占比例较大,教师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小学数学中比较抽象的内容,运用多媒体例使抽象变得直观形象,如在一节公开课教学《美丽的轴对称图形》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教师出示了中国脸谱、蝴蝶等图片,充分让学生从视觉上对新知有了了解,讲解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后,教师在拓展练习时,出示了英文字母(H,A,B,C,D,E,F,G,H,M,Q(Aria体的))和(中、日、水、由、早(幼圆体),英文字母中可以很明确的判断有轴对称图形,可是对于幼圆体的中文没有一个轴对称图形,这样的资源的不当使用干扰了学生新知的学习,影响了教学,起到了负面作用,不能達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精选信息量,使PPT轻装上阵。
四、运用PPT制作技巧,提高教学实效
PPT融文体、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方式呈现信息,在创设情境方面有独特优势,巧用PPT技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1.运用“排练计时”和“录制旁白”,提高学生兴趣
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易疲劳,教师常常将问题设置在情境小故事中,将故事图片插入到powerpoint中,依据图片撰写解说词,通过录制和排练计时的方式使图片和教师的解说词同步,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增强感染力。
2.提高PPT课件的交互性,提高选择空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碰到教师害怕出现意外,一节课都在牵着学生走;另有学生回答问题,没有按教师的思路走,使教学出现尴尬局面。PPT不只有演示功能,学生可以在教师预设的问题自由选择,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选择调整自己的授课方案,避免出现尴尬局面。在PPT中,利用自定义动画效果中触发器的妙用,可以轻松的实现PPT的交互,特别是对于小学数学课堂中复习课中,利用触发器功能设置选做题,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呈现不同的答案,这样教师就能沉着控制课堂。除此之外,我们还可通过“超链接”,在Powerpoint中插入视频或flash小课件,有时视频格式powerpoint并不支持,教师还要花费时间转格式;swf格式的文件在powerpoint中插入又比较麻烦,而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插入超链接,方便操作,播放完后关闭该程序即可。如在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时,笔者在网上下载了很好的flash小课件,节省了制作课件的时间,提高了课堂实效。
五、妙用powerpoint的放映方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公开课或优质课,经常看到教师在处理练习时,学生判断对错时,都是先就把答案设成自定义动画效果,等到学生回答出示结果,如果答案不对,教师再让其他学生回答;有时教师又过到急燥,学生还未说出答案,教师不小心将答案出示,很让教师尴尬。
运用幻灯片放映方式中的指针选项可选择如圆珠笔,将笔色设为红色,这样教师在处理练习时,根据学生的答案,可现场给出对错,学生如果不对,可利用橡皮擦进行擦除,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时交互性。
综上所述,巧用PPT优化数学课堂,从学生利益出发,教师要及时的总结和反思教学效果,教育本身是一个综合而又复杂的大系统,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复的总结,才能实现对教学规律的领悟和对技术的熟练运用,从而更好地驾驭课堂,更高层次的提高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