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教学优化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f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3c671];湖南省“中药学”重点学科资助(湘教通[2011]76号);湖南大学生创新课题[0110-0901002016];
  第一作者简介:肖作为(1981-),男,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中药保健食品研发、营养与保健等教学科研工作
  本文通讯作者为:黄建华; 黄绍国
  摘要:选修课《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开展,加强了对学生食品营养教育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学生及他人的营养状况和健康水平,利于学生对生活中基本营养知识的掌握。为进一步提高选修课《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教学质量,本人根据学校团队多年教学心得从课程内容改革、教学形式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教学分析,旨在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具操作性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选修课;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R-4
  选修课是大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各种选修课的开展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课余爱好和特长,而且能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我校近年来开办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选修课,本人整合学校团队多年教学经验,在此就该选修课的教学优化總结提出了个人教学见解,在此和各位同行分享、探讨。
  1 高校开设《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必要性
  选修课的开设目的在于匹配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选修课也是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湖南中医药大学,食品专业必然与中医中药挂钩,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培养药食同源型人才。2005年国家颁布营养师职业新名录以来,社会上激起了一番营养师培训考证的高潮,学生对相关知识的需求以及社会对营养师需求日益增加,都使大学生渴望进一步学习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相关知识。我校于近年年开办了该选修课。
  2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选修课的教学现状
  2.1 缺乏规范化教材
  当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方面还没有系统的国家级规划教材,使用的多是国家级规划的预防医学专业的教材。这类教材医学知识比较多、专业性比较强,其中又很少谈及食品专业方面的知识,不适宜作为选修课教材使用[1]。而选修课上,教师大多不使用教材仅仅通过未经审核的自编PPT讲义,即使使用教材也只是使用非高职类教材或非教材性质的书籍。教师主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主要涉猎的书籍知识讲解,难以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进一步恶性循环的是这种局面使师生间难以形成良性课堂互动。
  2.2 选修课教研活动较浅,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选修课的开设大多是教师的个人行为,没有稳定的教师团队,选修课教师教研活动基本没有,更谈不上开展常态化的教研活动,选修课教师的讲解活动属于自发和自由状态,缺乏和其他教师的教学交流,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形式得不到传承和发扬,而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因没有交流的平台和机会,教学效果也就无从得到整体保障。由于课时安排较少及学校教学条件有限,局限于教室,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修课上,教师专注讲,学生专注于手上事情。课堂上缺乏师生的良性互动,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充分的体现,教学效果可想而知[2]。
  2.3 考核方式简单化
  选修课的开设本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能提高其应用能力,对其能力的考核本应形式多样化。但当前我国高校多数该选修课考核方式却基本简单化处理,除平时点到的考勤分外,要么让学生写一篇小论文,要么用开卷考试方式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3 个人教学见解
  本人根据自身和团队教学经验,总结提出了一套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填鸭式”教学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展开,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1 改革课程设置、优选教学内容
  由于选修课的学生来自各个专业,且选修课课时有限。课中应当根据顾及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需求,有计划、有侧重点地更新和扩充教基内容,以满足实际需求。适当的增加和删减部分教学内容,突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特色,并紧密联系社会最新动态、热点问题以及学科前沿知识,了解学科最新动态,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发展奠定坚实专业基础。另一方面,来选修该课程的学生中有一部分有考公共营养师证的需求。因此在课程中可以适时结合公共营养师考证考试的内容和考题类型进行讲解,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通过公共营养师考试。
  3.2 改革教学形式激发学生潜能
  授课教师可以选取我们身边的和典型的食品安全问题作为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这样也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和因素。学习正确评价和选购食品,掌握预防和控制措施,提高自我卫生意识,保证自身身体健康。其次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进行第二课堂教学,在课时安排中安排一节食品制作实验课、在选修课的“尾声”阶段组织学生进入食品企业进行参观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具体化的了解生活中食品方面的生产制造知识和技术,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3.3 改革考核方式、合理评价学习过程
  对于考核,我们采用了不同以往的考核方式。其中过程考核占到最终课程考核成绩的50%,包括课堂回答问题、课堂讨论、课下作业、课堂表现和出勤,课堂回答问题和讨论占20% ,课下作业占20 %,平时考勤占10%,另外开卷考试占40%、对老师的评价及建议调查问卷占10%。这样变考试压力为学习动力,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尤其是个性作业的完成也给了老师许多灵感,促进了教师教学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学实践的创新能够落到实处。
  4 结语
  总之,高校开设《营养与食品安全》选修课,不仅使学生受益,对学校办学和教师本人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促进作用。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学生更应该从培养自主学习、实践技能入手。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由于我校开设这门选修课的时间不是很长,在教学实践中还有许多值得不断创新和改进的地方,因此还需要同道们共同探讨和实践,从而使该课程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斌,王冬梅,许彬等.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教学改革[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6):168-169.
  [2] 冯泠峰.高职院校公选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 (3):54-56.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听力能力很难提高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结合多年教学实践,针对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重在探讨帮助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提高英语听力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英语听力能力;听力训练;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H319.9  英语听力是与英语的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紧密联系,且互为促进。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提
摘 要:“推优”是共青团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新形势下“推优”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弥补不足,确保质量,本文认真总结了高校基层团组织“推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工作模式。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组织;“推优”;创新  【中图分类号】D297  推荐优秀共青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工作,是党赋予共青团组织的一项光荣任务,大学生作为社会青年中的重要团体,高校“推优”工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近年
摘要:“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是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彰显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本文结合我国高职“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现状,从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理论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构建高职“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问题。  关键词:双师“素质 高职 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5.1  一、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现状  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和手段的革新,是一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其最终的目的在于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搞好学生的“先学”是翻转课堂能在高校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老师课堂教学效果。本文针大学生在“先学”中存在的困境,结合教学实际,提出调动大学生“先学”兴趣和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校、翻转课堂、先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摘 要:分析新常態下产业结构转型的特征,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从增强岗位需求的契合度,加强创新能力培养,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等方面浅谈高职人才培养模试。  关键词:新常态;地方产业结构转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5  1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转型的特征  1.1产业结构逐渐向中高端转换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处在全球产业经济梯度的中低端,管理经营方式粗放,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