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课程彰显人性魅力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babaj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品德新课程的教学中,大多数老师关注了备课及课堂教学,却忽略了品德学科的作业设计及布置。但笔者认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完成适量的品德作业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可以“将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让课堂教育的作用辐射于整个生活,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效果。”可以让学生道德观念的建设、道德信条的把握、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真正落实在行动上。
  为此,作为教师要想提高品德课程的实效性,努力改变以往那种说一套做一套的“两张皮”现象,就必须精心设计,布置多元化作业,构建知行统一的作业体系,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设计与布置品德学科的作业。
  品德作业,从完成时间上可以分为课前作业、课中作业、课后作业。在作业设计上,还要结合不同时段来精心设计,突破难点。
  课前作业: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开展的各项作业是上好一堂课的良好保障,也是教学的起始部分。一般课前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搜集资料、观察记录、调查访问等作业活动。教师布置作业时,要说清楚要求,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去搜集资料。
  如浙教版四年级下《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一课,是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的第一课,学生对民族的知识并不是很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因此,笔者课前有针对性地布置了搜集资料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书籍、访谈等方式搜集汉族及少数民族的历史与风俗习惯,学生带着问题去搜集,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对各民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课堂当中,每个人有资料,使交流汇报落到实处。再如浙教版三下《我来做个小导游》一课要求学生会介绍自己的家乡,课文上的教材介绍的是杭州的风景名胜,而我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很多学生没去过杭州,对杭州也没什么印象。因此,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自己家乡的风景名胜以及历史传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热爱家乡的教育时机,尽管孩子们现在离开家乡生活,但无论走到哪里,都把家乡放在心上。因此,由于课前布置了搜集资料这一作业,课堂成了风景名胜大展台,有介绍乐山大佛的,有介绍安徽黄山的,有介绍丽江风光的,有介绍黄果树瀑布的,学生的高兴劲个个溢于言表,从而较好地达成了教育目的。总之,这样的课前作业具有一定的专题性,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中作业:课堂中的作业设计要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特别要注意科学性,合理性,注重全员参与性。课中的作业一般可以设计融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巩固性作业,融情境、问题性于一体的应用性作业。通常以书面、讨论形式完成。
  如浙教版三下《我国的行政区》,在认识了中国行政区地图后,让学生小组交流完成课本上的任务一:请分别说出位于我国东、西、南、北以及中部的省、市、自治区的名称,然后小组汇报。再接着让学生同桌合作,完成任务二:找出长江流经的省、市、自治区有——个,黄河流经的有——个。这两个作业,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全员参与,使每个学生对中国行政区都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再如浙教版三下《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一课,在观看了激动人心的香港回归录像后,我引导孩子们为小归归写封信,在《东方之珠》优美的旋律下,学生奋笔疾书,一挥而就,写出了对小归归的亲切慰问,以及自己对香港回归的高兴之情。再比如浙教版四下《节日大观》一课,可以结合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让学生小组合作设计环保标语或宣传海报。
  这样的当堂作业,重视了学生的全体参与,人文性与情感相结合,使情感与价值观得到了很好的统一,使道德行为真正落到实处。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认知,从而自主生成德育规范,提升思想道德修养,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真正实现体验德育和行为德育的目标,从而大幅度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课后作业:鲁洁教授在《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一文中指出:“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它的生活化只能是它回归生活世界的一个前提条件,却不是它的充分条件……我们这门课的改革不能到此为止,作为一们生活实践的课程,从生活出发还必须让它回到生活中去,促使人们去过一种有道德意义的生活。”也就是说,品德教学应紧紧植根于生活的土壤。那么,我们就应该将品德课程向课外延伸,引领儿童走向生活,让课堂与生活接轨,通过生活学习生活,此时的课后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在学习《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后,我布置了一项调查访问作业,要求学生去采访周围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及风俗,并提出了要求:1.可以一个人,或者几个人一组去采访不同少数民族的人;2.为了采访成功,请制订一个计划,设计好要问的问题;3.采访结束,要做好记录,并在全班交流汇报。为了降低难度,我指定学生去回族拉面馆或新疆烧烤店采访。课内,指导学生制定采访计划,请学生在双休日完成。由于在采访前,做了充分的安排,第二节课上,学生的汇报有声有色,有的从他们的语言入手,向他们学了问候的话语,现场教同学;有的从服装入手,分析了他们的服装;有的了解了他们的节日、饮食习惯。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 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能变得丰满、深刻。
  在学习了《风儿吹呀吹》这一主题后,让孩子们采用各种方式去玩玩风,孩子们的劲头非常足。他们有的动手做风车,有的去放风筝,有的玩纸飞机,有的玩竹蜻蜓……孩子们与风尽情地游戏,不仅了解了风,而且在游戏中发展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新课程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并逐步实现德育行为化。同时也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在实践中开发学生的创新力,因此课后作业才能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载体,成为学生自主生成德育、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渠道。《学会生存》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美国教育家彼德·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马格丽特·米德认为:“儿童通过本人能重新发现一个原理,即使他的发现对人类文化传统的贡献等于‘零’也是相当有价值的。”虽然有些学生不能系统、完整地得出结论,但他们由此形成的一种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正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当然,品德作业如果没有及时的评价,将会流于形式,因此作业布置后还要及时做好评价。作业评价是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教育评价已经进入第四代评价时期,即建构时期,要求评价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评价是多元主义价值观的体现;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性研究方法等。为此,品德作业的评价在具体操作上必须要做到:淡化鉴别,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摒弃“知识本位”,确立“人格本位”,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能力评价;要有学习结果的评价,但更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新的评价机制中,教师不是唯一的主体,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都可以加入评价;评价不再是“一刀切”的绝对评价,而是根据学生特点的分层评价与个性评价。同时品德课作业的评价要充分运用成长记录袋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孩子体验成长的快乐。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合理适当的品德作业对孩子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有首诗说“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轻歌曼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同样,品德教育也需要水样的艺术。品德课教师,更应该是学习的引导者,学习的促进者,活动的组织者。尽量避免多余而又烦琐的提问应答,尽量避免多余而又烦琐的说教,尽量设计学生简单易行又有实用价值的作业,力主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彰显品德课程独特的人性魅力,达到育人的真正目的。
  
  (作者单位:浙江苍南县宜山二小)
  责任编辑 王清平
其他文献
政协委员王庭大:让当科学家重新成为中小学生的理想    “为什么我们的下一代对当科学家这么不感兴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王庭大对此感到疑惑。他清楚地记得,上世纪50年代,科学家几乎是每个青少年未来职业的第一选择。  在全国政协会议召开前,王庭大曾分别对北京市的两所中学和两所小学发放了1185份关于理想职业的问卷。问卷的统计结果令王庭大愕然无语:在9个职业中,排名第一的是企业家,其次是
【摘要】英语听看读写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训练基本同步、相辅相成、相互借鉴,通过提高“读、写、说”能力,让听的能力水涨船高,水到渠成。  【关键词】听力;说;读;知识面;听力技巧  【作者简介】李丽华(1976.10-),女,汉族,福建漳州东山人,福建省东山第一中学,中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中学英语教学。  2017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五种语言技能为听、看、读、写、说。在英语实际运用
心理学家指出:人格主要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正常的人际交往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发展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同伴交往是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促进社会化进程的一个独特而主要的方式,同伴关系是儿童最广泛的社会关系。  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开始建立友谊关系,对友谊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往往会把同伴视为评定自己行为的参照物。同伴间
【摘要】为落实新课标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出的要求,在人工智能逐渐应用到教育领域尤其是高中英语写作领域的大背景下,本文基于“批改网”的作文自动评价系统(AES)研究人工智能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的实践应用效果,以期提升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和写作效果。  【关键词】AES; 读后续写;“批改网”  【作者简介】吴美丽(1982.03.29-),女,山东潍坊人,淄博实验中学英语教师,中学一级,硕士研究生
面对新的德育课程改革,一些农村教师觉得新课程更适应城里的学生,因为要上好品德课,搜集资料、开展调查实践是非常重要的,而完成这些要求的前提是拥有电脑、打印机等现代设施,可这些条件农村家庭是不具备的。他们认为新课程理念是先进的,但在农村的可行性较低,农村“贫瘠”的课程资源,使许多好的教学设计无法落实,先进的教学理念无法有效实施。  难道农村真的就没有课程资源吗?如果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就会发现农村学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的使用愈发广泛,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受到有效推广。其中,备受青睐的微课教学法就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初中是学生学习难以知识过渡的节点,尤其在初二,英语教学逐步趋向难度化,在词汇、语法等各方面提高了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摆脱死记硬背式的学习,而是以活跃的思维、科学的学习方式去应对学习中的各项问题。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
日前,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在班主任的工作量、待遇以及教育学生权力等方面作了新的规定。对此,广大中小学班主任普遍叫好,认为这是社会支持教育的体现,使班主任有了更好的工作环境。  最大的利好一班主任工作量“减负”,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一半计入。过去,班主任工作不计算工作量,顶多发奖金时作些象征性表示。而今,随着电子办公的普及、独生子女带来的教育难度的加大,社会对教育的期望的提高,
对道德的反思,自古有之。随着社会的发展,相当一部分人对目前的道德状况十分忧虑,认为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变化使我国道德领域受到重大冲击,甚至认为出现了道德的整体滑坡和危机。共青团南京市委和南京市社科院组成的联合课题组曾对南京市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未成年人偏差行为严重,相当比例未成年人的人生观消极,他们虽然道德是非观比较明确,但态度比较冷漠。这不由得让我们大声追问:道德离我们
上课了,喊过“起立”后,我示意学生坐下,但末排的一个男同学仍然固执地站着,瘦削的身材看起来像一株过早经历风霜的植物。  我心想,这个孩子是怎么了?正巧提了个简单的问题,我让他回答,顺势提醒他可以坐下去了。  “不可以!”全班同学异口同声说。我问:“为什么?”学生七嘴八舌说开了: “他星期天家庭作业没做,班主任罚他一天思过!” “他讲粗话,爱欺负人,活该!”……班长则提醒我读读张贴在墙上的“以儆效尤
【摘要】当前技工院校英语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环节中仍以输入为主、学生输出困难、无法“学用结合”、教学成果评价单一、影响学习兴趣、自主英语学习习惯难以养成等。本文尝试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英语听说教學中,聚焦驱动、促成和评价环节的具体实施,以具体教学设计为例,详细阐述该方法在技工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解决当前的诸多不足,为今后改进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技工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