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总结实施学生德育工作的经验,提出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创新办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德育工作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a)-0242-0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供了行动纲领。高职学院在强调发展的同时,还要十分重视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德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
1 适应形势,改革工作体制,实行层次管理,建立有效的德育工作机制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要逐步形成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机制。
第一,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学校应当建立两个方面的领导组织,更好地加强对学生德育工作的管理,一是以院长为主任、党委副书记为副主任的德育工作委员会,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全面管理,从而确立了行政一把手亲自抓学生德育工作的路子,保证了各项德育工作投入能够及时到位;二是以党委副书记为组长,教学副院长为副组长的学生工作领导小组,他们负责研究和部署学生工作,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学生工作制度,从而确立党政共抓学生工作的制度。同时,要坚持两个结合,一是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党政领导统领全局,关心和参与德育工作,党委副书记具体负责,主管学校的德育工作。第二,建立完善宏观管理机制。学校为加强德育工作的宏观管理,一般应成立德育办公室。学生工作部、团委、德育办公室三位一体,合署办公,全面指导、协调、检查、督促、考核、评比各系(部)的德育工作,将德育工作的宏观管理与学生工作的宏观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第三,建立有效的基层工作机制。学校把德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各系(部)党总支,明确了“各系(部)是责任层,党总支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的基层工作机制。第四,建立广泛的群众工作机制。将各社团组织开展的课堂活动作为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重要一环。学校还应采取各种措施,更好地加强班主任、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首先,注重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要组织系统的班主任培训班。只有取得班主任任职资格,方可聘任上岗。取得班主任任职资格的方法即是上岗前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并通过考试,为了更好地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要充分利用约束与奖励相结合的机制。其次,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发挥学生会的领导作用,建立职能部门与学生会各部对口联系制度。
2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探索德育工作的规律,进一步转变德育工作的观念和工作方式
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讨活动,通过研究,加深对德育工作规律的认识。在德育工作中确立了六项原则,即知行统一的原则;正面教育积极疏导的原则;严格管理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等。在工作方向和方法上努力实现六个转变,即由浅层次治标向深层次治本转变;由重管理向重教育转变;由单纯的思想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以批评教育为主向以表扬鼓励为主转变;由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向计划性、规范化转变;由要求不严、标准不高向高标准、严要求转变。
3 加强制度建设,力求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量化
为了使德育工作有章可循,责任到人,要结合实际制定《德育工作实施细则》《学生思想品德手册》等规章制度,使德育工作真正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注意加强日常监督检查,设置保卫值班、教学楼值班、学生公寓24 h值班、后勤服务值班等值班室,保证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创造优良的育人环境。实行教学督导制和饮食督导制,派专人监督检查教学、就餐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另外,在学生中成立文明监督岗,对学生在校园内的文明行为、卫生、纪律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通过开展自我管理,提高了学生的自育能力。
4 实施三项工程,提高教育品位,陶冶师生情操,提高思想素质
第一,强调“三全”育人,实施德育工程。在德育工作中要特别重视并强调“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首先要求全员育人。任课教师务必坚持教书育人,将德育内容贯穿相关系(部)的课堂教学中,否则该教学考核将不予通过;要求政工干部和学生管理人员管理育人,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为教学和学生服务,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求后勤人员服务育人,在服务过程中以“老师”的身份言传身教。我们建立了六大育人系统,一是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其中包括发挥党团组织的核心作用,举办业余党校和业余团校等;二是教书育人系统,在教学中将德育合理地渗透于智育之中,做到德育和智育相结合;三是管理服务系统,要求广大教职工结合本职工作,在管理和服务中发挥育人作用;四是学生自我教育系统,学生可以在自己组织开展活动的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五是发挥社会育人功能,学校积极主动与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建立更好的联系;六是优化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较为集中的地方和主要路口设置醒目的标语牌,教室布置要求规范化、美化、有思想性、有教育意义。第二,抓学生的行为养成,实施“文明工程”。首先,经常开展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调查咨询活动。学校德育办公室设计了一套内容齐全的调查表,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聘请校内外专家为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健康卫生和法制教育。还同校医院联合,开设了“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第三,关心贫困学生,实施“温暖工程”。给贫困学生经济上的支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让他们更好的感受学校集体的温暖、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温暖。首先,对全校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行摸底调查,以便掌握贫困学生情况。其次,通过各种途径,筹措助学资金。一是根据特困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对他们的学杂费进行减免;二是设立“困难学生助学基金”和“贷学金”,给予贫困学生一部分生活补贴;三是积极同校办企业取得联系,与贫困学生结成助学对子;四是组织经济困难的学生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把诸如打扫卫生、砌墙抹灰等简易性工程承包给学生,使他们通过自身劳动获得一定收入。
总之,高职院校只要建立了良好的德育工作体制和完善的工作机制,形成校内上下贯通、校外横向联系、内部交叉互补的工作体系,坚持“全过程培养”和“全方位实施”两个原则,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的方针,不断的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健全制度,时时育人;加强管理,事事育人;优化环境,处处育人。
参考文献
[1] 李全义.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3(1):68-71.
[2] 许立新,田鹏慧.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新举措.道德与文明,2003(1):42-44.
[3] 林小燕.多管齐下,提高德育工作实效[J].湖南教育,2003(5):22.
关键词:高职院校 德育工作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a)-0242-0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供了行动纲领。高职学院在强调发展的同时,还要十分重视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德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
1 适应形势,改革工作体制,实行层次管理,建立有效的德育工作机制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要逐步形成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机制。
第一,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学校应当建立两个方面的领导组织,更好地加强对学生德育工作的管理,一是以院长为主任、党委副书记为副主任的德育工作委员会,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全面管理,从而确立了行政一把手亲自抓学生德育工作的路子,保证了各项德育工作投入能够及时到位;二是以党委副书记为组长,教学副院长为副组长的学生工作领导小组,他们负责研究和部署学生工作,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学生工作制度,从而确立党政共抓学生工作的制度。同时,要坚持两个结合,一是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党政领导统领全局,关心和参与德育工作,党委副书记具体负责,主管学校的德育工作。第二,建立完善宏观管理机制。学校为加强德育工作的宏观管理,一般应成立德育办公室。学生工作部、团委、德育办公室三位一体,合署办公,全面指导、协调、检查、督促、考核、评比各系(部)的德育工作,将德育工作的宏观管理与学生工作的宏观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第三,建立有效的基层工作机制。学校把德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各系(部)党总支,明确了“各系(部)是责任层,党总支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的基层工作机制。第四,建立广泛的群众工作机制。将各社团组织开展的课堂活动作为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重要一环。学校还应采取各种措施,更好地加强班主任、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首先,注重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要组织系统的班主任培训班。只有取得班主任任职资格,方可聘任上岗。取得班主任任职资格的方法即是上岗前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并通过考试,为了更好地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要充分利用约束与奖励相结合的机制。其次,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发挥学生会的领导作用,建立职能部门与学生会各部对口联系制度。
2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探索德育工作的规律,进一步转变德育工作的观念和工作方式
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讨活动,通过研究,加深对德育工作规律的认识。在德育工作中确立了六项原则,即知行统一的原则;正面教育积极疏导的原则;严格管理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等。在工作方向和方法上努力实现六个转变,即由浅层次治标向深层次治本转变;由重管理向重教育转变;由单纯的思想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以批评教育为主向以表扬鼓励为主转变;由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向计划性、规范化转变;由要求不严、标准不高向高标准、严要求转变。
3 加强制度建设,力求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量化
为了使德育工作有章可循,责任到人,要结合实际制定《德育工作实施细则》《学生思想品德手册》等规章制度,使德育工作真正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注意加强日常监督检查,设置保卫值班、教学楼值班、学生公寓24 h值班、后勤服务值班等值班室,保证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创造优良的育人环境。实行教学督导制和饮食督导制,派专人监督检查教学、就餐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另外,在学生中成立文明监督岗,对学生在校园内的文明行为、卫生、纪律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通过开展自我管理,提高了学生的自育能力。
4 实施三项工程,提高教育品位,陶冶师生情操,提高思想素质
第一,强调“三全”育人,实施德育工程。在德育工作中要特别重视并强调“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首先要求全员育人。任课教师务必坚持教书育人,将德育内容贯穿相关系(部)的课堂教学中,否则该教学考核将不予通过;要求政工干部和学生管理人员管理育人,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为教学和学生服务,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求后勤人员服务育人,在服务过程中以“老师”的身份言传身教。我们建立了六大育人系统,一是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其中包括发挥党团组织的核心作用,举办业余党校和业余团校等;二是教书育人系统,在教学中将德育合理地渗透于智育之中,做到德育和智育相结合;三是管理服务系统,要求广大教职工结合本职工作,在管理和服务中发挥育人作用;四是学生自我教育系统,学生可以在自己组织开展活动的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五是发挥社会育人功能,学校积极主动与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建立更好的联系;六是优化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较为集中的地方和主要路口设置醒目的标语牌,教室布置要求规范化、美化、有思想性、有教育意义。第二,抓学生的行为养成,实施“文明工程”。首先,经常开展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调查咨询活动。学校德育办公室设计了一套内容齐全的调查表,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聘请校内外专家为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健康卫生和法制教育。还同校医院联合,开设了“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第三,关心贫困学生,实施“温暖工程”。给贫困学生经济上的支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让他们更好的感受学校集体的温暖、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温暖。首先,对全校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行摸底调查,以便掌握贫困学生情况。其次,通过各种途径,筹措助学资金。一是根据特困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对他们的学杂费进行减免;二是设立“困难学生助学基金”和“贷学金”,给予贫困学生一部分生活补贴;三是积极同校办企业取得联系,与贫困学生结成助学对子;四是组织经济困难的学生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把诸如打扫卫生、砌墙抹灰等简易性工程承包给学生,使他们通过自身劳动获得一定收入。
总之,高职院校只要建立了良好的德育工作体制和完善的工作机制,形成校内上下贯通、校外横向联系、内部交叉互补的工作体系,坚持“全过程培养”和“全方位实施”两个原则,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的方针,不断的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健全制度,时时育人;加强管理,事事育人;优化环境,处处育人。
参考文献
[1] 李全义.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3(1):68-71.
[2] 许立新,田鹏慧.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新举措.道德与文明,2003(1):42-44.
[3] 林小燕.多管齐下,提高德育工作实效[J].湖南教育,200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