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506456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初中生们自身年龄的提高,简单的初中语文课内阅读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初中生们的个人阅读需求,如何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加强初中课内外阅读效率,打造书香班级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文章主要介绍语文素养的内涵,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遇到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来提出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给初中生们创设出良好的阅读环境,从而提高其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为初中生们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书香班级;核心素养;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策略
   初中是学生们阅读能力与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时期,而在此阶段的语文教师则需要重点结合课内外阅读,主动优化自身的教学观念与阅读教学方式,以此来充分提高初中生们的教学水平与核心素养,给初中生们创设出良好的阅读环境, 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技能,让学生能够更为深刻地感受语文文字魅力所在。所以下面重点分析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的困境并提出开展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策略。
   1.语文核心素养的含义
   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提高初中语文课堂质量的基础。初中语文核心素養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其主要包含语言构建、思维进步、审美水平与文化的传承等方面。从基础上来分析,上述几个内容与语文课内外阅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高效率、高水平的阅读不但可以提高初中生们的语言表达水平,推动班级初中生们思维的发展与进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与阅读水平,所以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的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是极为必要的。
   2.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问题
   2.1学生学习压力大
   大多数初中生们在初中时期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而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在学校大量的学习压力与家长漫无目的报兴趣班的影响下,初中生的课余时间几乎被全部剥夺,学生们只能将时间花费在初中课内知识的学习中,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认真阅读课内外的文章。又因为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与家长不注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与阅读方法的培养,导致大多数的初中生们丧失了对深度文章的良好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从而造成初中生们的课内外阅读效率较差,严重影响了初中生们核心素养与阅读水平的提升。
   2.2教师对阅读教学认识不够
   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只看重初中生们的学习成绩与做题水平,初中语文老师在安排学生阅读时也只选择教材中的文章进行阅读,但这种枯燥单调的阅读教学不能调动班级初中生们对阅读的积极性,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只是简单的浮于表面,没有真正掌握课内外阅读的技巧与方法。初中的语文老师也忽视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对课外阅读认识程度不够是影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主要因素,导致班级初中生们只会被动地参与到阅读中,没有进行主动的思考与理解,从而造成班级初中生们的阅读水平得不到实质性的提升。
   2.3阅读教学观念与方法老旧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借助读者的思考与分析来实现与作者内心的对话,达到情感的共鸣。不论是阅读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还是阅读课外的文章都是为了让读者与作者进行深入的心灵沟通,达到灵魂与情感的交融,能够令读者们身临其境来体会作者笔下的世界,感受作者的内心情感,从而综合提高初中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但是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阅读观念与阅读教学方法过于传统落后,教师认为学生阅读仅仅是为了应试,在日常教学中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而把学生作为课堂的旁观者,同时语文教师所采用的阅读教学方法只是提问与讲解,这与新课程改革标准不符,同时也打击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影响学生阅读主动性的培养工作。
   2.4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爆炸的网络已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初中生们缺乏个人的抵制力与父母教师良好的监督,容易导致学生们把时间浪费在短视频或网络游戏中,使得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活动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从而影响了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实际教学效率的提高。
   3.提高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3.1课内外阅读切入与联通
   初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初中生们进行课内外阅读时可以指导学生们进行主题阅读或群文阅读。如此不但能够确保阅读活动具备明确的教育目标,还能够将课内阅读内容与课下阅读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将其作为一个整体,从而加强初中生们的理解与阅读。而在连接课内外阅读时就需要有一个切入口,如此才能够明确主线并解决连接的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将教材作为原点,依据课本中的文章或单元的内容来明确阅读的主题与方向,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阅读活动,首先指导学生们在课堂中进行文章的精读,再要求学生们在课下进行有关内容的自主拓展阅读。其次教师还可以把核心素养作为起点,教师通过总结几篇课文中的主要精神与素养来给学生们拓展有关文章的阅读,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实际课内外阅读效率,还可以提升初中生们的核心素养,促进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3.2激发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初中生们自身的动力源泉,而阅读兴趣则能够促进初中生们积极主动的阅读,从而便于老师们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方法,提高其个人的核心素养。所以初中语文老师要想加强语文课内外的阅读效率就应先激发初中生的阅读兴趣,点燃其内心的阅读主动性与求知欲望,从而支撑初中生们完成更为深入的阅读与思考。大多数学生都拥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语文老师可以充分借助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性格特点来创新阅读教学,最大程度调动班级初中生们的学习主动性。比如老师们在指导学生开展《红楼梦》名著的课外阅读时,老师们能够利用书中人物名字的谐音隐喻来调动初中生对课外阅读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四姐妹“元春、迎春、探春与惜春”是“原应叹息”的含义,这也暗指四人悲惨的结局,通过如此的方法可以快速调动起初中生的阅读兴趣。此外初中语文老师还能够给学生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阅读,通过问题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推动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阅读,促进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3.3教师发挥好引导作用
   初中语文教师要想综合提高语文课内外阅读的实际效率,就需要极大的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首先老师们需要以身作则,充分起到示范作用,教师需要严格规范个人行为,主动且深入地学习课内外的阅读文章,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与文学素养,促进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初中语文老师们还需要主动指导初中生们进行课内外文章的阅读,在教学生们进行阅读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提高实际阅读效率的最为重要方法就是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只有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够在阅读中获得一定的体会。课内外阅读方法主要包括精读、略读和巧读三种。巧读这一阅读方法,大多数的学生因为自身能力受限制,所以无法全面地掌握这种方式,这就要求老师们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们利用巧读方式进行课内外阅读,合理利用有关故事或人物来帮助学生们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三国演义》课外阅读时,本书出现了近百个成语,老师们就可以将这些成语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其连接起来,这样就会使学生们既能够理解名著的内容又能够掌握相关成语,提高初中生们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效率,综合提升其自身的文学水平。
   3.4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过去的初中语文阅读课中老师是教学的领导者,老师们也习惯了使用命令口吻来要求初中生们,如此的阅读课氛围与师生关系制约了班级初中生们的想象力发展,造成初中语文阅读课效率低。初中语文老师如果要提高学生阅读就应先放低自己位置,建立平等师生关系,从而提升初中生们的自身阅读能力。同时如今的初中语文老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来教学,例如老师能展示图片、课件等完成教学,给予初中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老师在课堂中应增强学生的阅读地位,让其自由掌握提问、思考的权利。阅读是在初中生们已有基础上完成的,在阅读前,班级中大部分的初中生都会对阅读产生期待,同时不同的学生的期待也不一样,而期待是初中生们想借助阅读来获得知识与收获,这也体现出了学生间的阅读差异。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初中生充分体会文章中的含义及情感,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阅读,让学生谈论自己的读后感,从而提高初中生们的实际阅读效率。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在初中语文知识学习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比例,尤其是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视野下初中语文老师们更要充分重视课内外阅读的有效作用与合理结合,教师们应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带领初中生给语文课内外阅读搭建良好的沟通橋梁,从而提高初中生们的语文素养与个人的阅读水平,提高初中生们的实际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1]董国萍,李翠萍.浅谈为学生架起课内外阅读的桥梁[J].才智,2016(25).
   [2]肖红翠.浅谈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南北桥,2019(3).
   [3]张贵君.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与作文教学的有效结合[J].才智,2016(3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课程体系中,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在新课改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要走出传统单一化的误区,要善于采取单元整体教学策略。通过整合教材内容,开展系统性单元教学;运用网络资源,开展现代性单元教学;优化课时内容,开展有序性单元教学;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性单元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习的高效化。   【关键词】初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自新课改之后,新时代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有益普
【摘 要】微课是线上教学的一种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把重点、难点表达清楚,让学生在自学和课堂教学中掌握微课应用的技巧,通过微课达到学习目的。教学中,老师也要结合微课的特点,强化微课视觉效果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微课应用的实效性;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信息意识的引导下有效参与语文教学,高效学习语文知识。   【关键词】高中语文;微课应用;视觉效果;应用实效;自学能力   微课是依托计算机网络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国的教育体系也进一步的完善。“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已然成为每个新时代教师的教学任务。物理是一门产生于实践之中的学科,对学生“思维特性、学习方法、知识运用能力”等都有相应的要求。本文就从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理念出发,对培养学生“实践意识”的方法做几点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课堂;实践意识;
【摘 要】随着新课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开辟一条新的教学之路,从而促进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掌握课堂所讲述的知识内容。从整体上看初中道德与法治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当学生掌握了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也可以应用于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要搭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保证学生核心素养
【摘 要】在初中阶段,化学是一门具有趣味性的奠基课程,在初中阶段学习化学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常识,激发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三的化学教学当中,教师应当为化学教学灌输生活化的知识,突破以往化学教学的限制,改进化学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本文围绕着初三化学教学中生活化知识教学的实践展开论述,希望能为初三化学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初三化学;生活化
【摘 要】近些年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化学教学中出现了很多具有创新性和高效性的新型教学方式,情景创设便是新型教学方式的重要代表之一。通过具体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到情景当中来学习和感受化学知识,其在提高高中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致以及提升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等诸多方面呈现出非常理想的效果。本文将就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景创设的应用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摘 要】新课改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新要求的情况下,为了使化学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高度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探究适合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该项教学质量和效率。基于此,本文将立足于微课,着重分析和探讨微课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微课;应用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主题明确、操作性强等特点,这使得其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将其合理地应用于高中化学实验
【摘 要】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在短期内快速的提高,而项目教学法在高中教学中实施应用除了能够使高中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有效激发之外,还能够将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进一步提升。因此,本文主要是对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以期能为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项目教学;高中信息技术;应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