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同管理工作是电力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文章首先分析了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阐述了缺陷形成的原因,由此提出了加强电力企业合同管理防范合同法律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电力企业 合同管理 法律风险 防范措施
一、引言
近年来,电力企业对外签订的合同在格式、内容和程序上要求更加规范、科学和严谨。为了保障电力企业正常的经济活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需要做好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根据电力企业的特点来有针对性地加强合同管理工作,能有效地保障企业的合法利益,对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意义重大。然而,在现实的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由于经验缺乏,管理不善造成的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不断增多。有些案件的性质严重,索赔数额巨大,给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引起了企业高层和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因此,探讨如何加强电力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采取相应的防范合同法律风险的措施,对避免类似的经济案件,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至关重要。
二、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存在的缺陷
(一)电力企业内部合同管理工作机构不够健全
当前,很多的电力企业内部没有设置专业的合同管理工作机构。在进行合同管理工作时,所配置的合同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在遇到一些专业的合同问题时,无法采取相应的法律防范措施。因此,要做好电力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专业的合同管理工作机构并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合同管理队伍。
(二)电力企业内部合同管理工作中的内部会签制度与工作流程效率低下
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的内部会签制度和工作流程效率低下,容易形成效率和规范的极大矛盾。每一份合同在最终签定前都要经过电力企业内部多个部门的签章,花费的时间少则几天,多则好几个月,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水平。
(三)注重合同的静态管理而忽视了合同的动态管理
履行合同的过程是属于动态的过程,是通过合同的履行过程来体现的。不能根据对方当事人以往的资信来反映当前的合同履行资信。对方当事人以往履行合同的资信和能力高,只是反映其过去的信用状况,并不能代表其现在履行合同的资信高。因此,在实际的合同管理工作中,不能因为对方当事人以往的履行合同资信高而忽略了合同的从签约、交货到验收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同时,电力企业的合同数量比较庞大,不仅有和其他企业签订的合同,还有和庞大的用电户签订的合同,数量众多很难进行相应的合同动态管理。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合同的动态管理工作往往被忽视,成为合同管理工作的一大缺陷。
(四)合同签订履行监控制度不够完善
履行合同指的是当事人执行合同义务的行为,而履行监控则是为了保证合同的正常履行所采取的控制和调整制度。通过建立相应的合同管理机构和法律顾问制度,可以有效地保证合同的正常执行,确保电力企业的合法权益。然而,在实际的合同履行监控中,一些应有的法律顾问制度没有得到充分执行。电力企业内部的管理不善直接影响到合同管理工作的合同履行监控的有效进行。因此,仅有好的法律顾问制度而得不到充分的执行也无法保证合同履行的正常,更无法保证企业的经济权益不受损害。所以说,建立完善的合同签订履行监控制度并确保其充分有效的执行,是做好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缺陷形成的基本原因
从合同管理工作自身来说,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缺陷形成的原因包含了很多方面,主要在主观和客观方面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对于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电力企业内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通常,对于合同管理工作,电力企业内部只是作为日常事务来处理。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机构以及高水平的合同管理队伍使得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长期处在不规范的工作状态,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合同管理工作问题。
(二)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规范制度不够健全。当前的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制度缺乏科学和成熟的建设纲领,还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修正来进行完善。
(三)电力企业内部合同管理专业力量严重不足。在电力企业内部,各个科室很少配备有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从合同的起草到登记的各个环节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进行监控,因此很难保证合同管理工作的出色完成,进而出现合同管理工作问题。所有这些,都是由于长期忽略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合同管理专业队伍造成的。
(四)电力企业系统“政企合一”的现行模式制约。当前,还有很多电力企业处于行政管理阶段,而合同管理只是行政管理的其中一部分而已。电力企业只有将合同管理当做核心枢纽来建设,并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合同管理机构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四、加强电力企业合同管理、防范合同法律风险的措施
(一)合同管理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人员、部门和制度
为了保证合同履行的正常,避免因为合同违约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需要有合理的制度作为支撑。考虑到当前社会诚信度普遍偏低,在具体的合同管理工作分配上就需要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上,并严格执行,保证合同当事人正常履行合同,提高合同执行效率。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电力企业内部对于合同法律风险的防范意识,可通过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来实现。
(二)加强培训,防微杜渐
电力企业可以通过不定期的开展各种法务培训来提升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提升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合同签订过程中不必要的风险。加强法律培训的对象主要放在企业中层以上干部和助理,以及相关的经营采购、法务审计人员上。培训的过程要有针对性,可通过具体的案例来阐述不同的法律概念和专业知识,避免理论的说教形式。通过真实的法律案例讲解,更能加深企业员工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保证合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加强培训的同时,对于合同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在进行合同管理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追究以往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②检查当前的合同有没有错误,如果有錯,能不能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③对于以后的合同如何防范法律风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④合同的范本要规范,不要采用过时的范本。 (三)重视专职法律顾问人员的作用
重视专职法律顾问人员的作用,是电力企业加强合同管理工作,防范合同的法律风险所不能忽视的一环。通常,电力企业是在合同出现法律纠纷后才想起法律顾问人员的作用,仅将他们作为“消防员”来使用,而忽视了法律顾问人员的“防疫”作用。重视法律顾问人员的作用,可以憑借他们的法律专业知识为企业的依法治企,依法经营以及做好合同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帮助。重视法律顾问人员,就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防止因为电力企业内部的不和谐因素影响到他们的作用发挥,从而更好地保证合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电力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签署合同的过程中要注意防范风险
签署合同前,要保证合同内容明确有效。同时,还要保证合同内容的约定明确没有歧义以及具有可操作性。合同具有可操作性才能方便合同各方履行相应的合同,否则势必会引起相应的法律纠纷。合同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不能超越于法律之上。对于能够有效解决纠纷的条款要进行约定,防止一旦出现纠纷后互相推卸责任。
(五)探索合同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采取合同信息化管理,将合同从起草,变更,作废到上报的过程都信息化,并可实现合同信息在线浏览。合同内容全文检索和共享交换,方便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有利于规避合同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同时,通过实施合同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地对合同审批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是电力企业合同管理逐步科学化、法制化的重要保证。
五、结束语
电力企业的合同法律风险控制是合同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内容,做好电力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防范合同法律风险,保障电力企业正常的经济活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当前电力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只有加强合同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降低各种风险,为企业谋取更大的利益,将合同风险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崔东红.建设工程合同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 黎梓庆.电力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广西电业,20089(03):67-69.
[3] 解召辉.供用电合同法律风险的防范[J].农村电工,2009(09):15.
[4] 陈劲鹏.探析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及法律风险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1(24):223.
[5] 汪洋.浅析如何规范电力企业合同管理[J].知识经济,2012,3(134).
(责任编辑:唐荣波)
【关键词】电力企业 合同管理 法律风险 防范措施
一、引言
近年来,电力企业对外签订的合同在格式、内容和程序上要求更加规范、科学和严谨。为了保障电力企业正常的经济活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需要做好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根据电力企业的特点来有针对性地加强合同管理工作,能有效地保障企业的合法利益,对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意义重大。然而,在现实的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由于经验缺乏,管理不善造成的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不断增多。有些案件的性质严重,索赔数额巨大,给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引起了企业高层和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因此,探讨如何加强电力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采取相应的防范合同法律风险的措施,对避免类似的经济案件,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至关重要。
二、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存在的缺陷
(一)电力企业内部合同管理工作机构不够健全
当前,很多的电力企业内部没有设置专业的合同管理工作机构。在进行合同管理工作时,所配置的合同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在遇到一些专业的合同问题时,无法采取相应的法律防范措施。因此,要做好电力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专业的合同管理工作机构并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合同管理队伍。
(二)电力企业内部合同管理工作中的内部会签制度与工作流程效率低下
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的内部会签制度和工作流程效率低下,容易形成效率和规范的极大矛盾。每一份合同在最终签定前都要经过电力企业内部多个部门的签章,花费的时间少则几天,多则好几个月,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水平。
(三)注重合同的静态管理而忽视了合同的动态管理
履行合同的过程是属于动态的过程,是通过合同的履行过程来体现的。不能根据对方当事人以往的资信来反映当前的合同履行资信。对方当事人以往履行合同的资信和能力高,只是反映其过去的信用状况,并不能代表其现在履行合同的资信高。因此,在实际的合同管理工作中,不能因为对方当事人以往的履行合同资信高而忽略了合同的从签约、交货到验收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同时,电力企业的合同数量比较庞大,不仅有和其他企业签订的合同,还有和庞大的用电户签订的合同,数量众多很难进行相应的合同动态管理。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合同的动态管理工作往往被忽视,成为合同管理工作的一大缺陷。
(四)合同签订履行监控制度不够完善
履行合同指的是当事人执行合同义务的行为,而履行监控则是为了保证合同的正常履行所采取的控制和调整制度。通过建立相应的合同管理机构和法律顾问制度,可以有效地保证合同的正常执行,确保电力企业的合法权益。然而,在实际的合同履行监控中,一些应有的法律顾问制度没有得到充分执行。电力企业内部的管理不善直接影响到合同管理工作的合同履行监控的有效进行。因此,仅有好的法律顾问制度而得不到充分的执行也无法保证合同履行的正常,更无法保证企业的经济权益不受损害。所以说,建立完善的合同签订履行监控制度并确保其充分有效的执行,是做好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缺陷形成的基本原因
从合同管理工作自身来说,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缺陷形成的原因包含了很多方面,主要在主观和客观方面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对于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电力企业内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通常,对于合同管理工作,电力企业内部只是作为日常事务来处理。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机构以及高水平的合同管理队伍使得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长期处在不规范的工作状态,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合同管理工作问题。
(二)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规范制度不够健全。当前的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制度缺乏科学和成熟的建设纲领,还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修正来进行完善。
(三)电力企业内部合同管理专业力量严重不足。在电力企业内部,各个科室很少配备有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从合同的起草到登记的各个环节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进行监控,因此很难保证合同管理工作的出色完成,进而出现合同管理工作问题。所有这些,都是由于长期忽略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合同管理专业队伍造成的。
(四)电力企业系统“政企合一”的现行模式制约。当前,还有很多电力企业处于行政管理阶段,而合同管理只是行政管理的其中一部分而已。电力企业只有将合同管理当做核心枢纽来建设,并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合同管理机构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四、加强电力企业合同管理、防范合同法律风险的措施
(一)合同管理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人员、部门和制度
为了保证合同履行的正常,避免因为合同违约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需要有合理的制度作为支撑。考虑到当前社会诚信度普遍偏低,在具体的合同管理工作分配上就需要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上,并严格执行,保证合同当事人正常履行合同,提高合同执行效率。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电力企业内部对于合同法律风险的防范意识,可通过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来实现。
(二)加强培训,防微杜渐
电力企业可以通过不定期的开展各种法务培训来提升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提升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合同签订过程中不必要的风险。加强法律培训的对象主要放在企业中层以上干部和助理,以及相关的经营采购、法务审计人员上。培训的过程要有针对性,可通过具体的案例来阐述不同的法律概念和专业知识,避免理论的说教形式。通过真实的法律案例讲解,更能加深企业员工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保证合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加强培训的同时,对于合同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在进行合同管理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追究以往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②检查当前的合同有没有错误,如果有錯,能不能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③对于以后的合同如何防范法律风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④合同的范本要规范,不要采用过时的范本。 (三)重视专职法律顾问人员的作用
重视专职法律顾问人员的作用,是电力企业加强合同管理工作,防范合同的法律风险所不能忽视的一环。通常,电力企业是在合同出现法律纠纷后才想起法律顾问人员的作用,仅将他们作为“消防员”来使用,而忽视了法律顾问人员的“防疫”作用。重视法律顾问人员的作用,可以憑借他们的法律专业知识为企业的依法治企,依法经营以及做好合同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帮助。重视法律顾问人员,就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防止因为电力企业内部的不和谐因素影响到他们的作用发挥,从而更好地保证合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电力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签署合同的过程中要注意防范风险
签署合同前,要保证合同内容明确有效。同时,还要保证合同内容的约定明确没有歧义以及具有可操作性。合同具有可操作性才能方便合同各方履行相应的合同,否则势必会引起相应的法律纠纷。合同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不能超越于法律之上。对于能够有效解决纠纷的条款要进行约定,防止一旦出现纠纷后互相推卸责任。
(五)探索合同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采取合同信息化管理,将合同从起草,变更,作废到上报的过程都信息化,并可实现合同信息在线浏览。合同内容全文检索和共享交换,方便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有利于规避合同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同时,通过实施合同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地对合同审批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是电力企业合同管理逐步科学化、法制化的重要保证。
五、结束语
电力企业的合同法律风险控制是合同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内容,做好电力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防范合同法律风险,保障电力企业正常的经济活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当前电力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只有加强合同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降低各种风险,为企业谋取更大的利益,将合同风险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崔东红.建设工程合同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 黎梓庆.电力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广西电业,20089(03):67-69.
[3] 解召辉.供用电合同法律风险的防范[J].农村电工,2009(09):15.
[4] 陈劲鹏.探析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及法律风险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1(24):223.
[5] 汪洋.浅析如何规范电力企业合同管理[J].知识经济,2012,3(134).
(责任编辑:唐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