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物理实验培养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途径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be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验能力; 创新能力;兴趣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加强物理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一、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1.知识经济更加强调知识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已日益显示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从理科教育的发展来看,实验教育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培养面向21世纪的创新人才,是一项持续而艰巨的工作,有待于我们广大物理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2.新课程改革需要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学实践证明: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认识规律、形成概念、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学生要进行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在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大大增加了学生的“活动与探究”,而这些探究活动大多数要在实验室完成,实验室成了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实验这个基础,努力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厦”。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开展实验教学改革是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永恒话题。
  二、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途径
  运用物理实验,通过教具、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学生设计实验,改进实验装置、改良方法、开展课外自主探究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1.建立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教师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友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上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学会用微笑、幽默性、鼓励的语言,亲近的行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师生间建立一种信任、平等的关系。让学生消除神秘感、恐惧感。大胆的表达出自己观点,敢于和同学、老师争论。其次要变传统的灌输式的学习为探究式学习。例如对于分组实验,如果把把仪器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总结出结论,并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罗列出来,让学生讨论原因,亲身体会创新不是高不可攀的难事,从而提高想创新、敢创新的自信心,就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欲望。
   2.设计有悬念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产生动机的重要条件。创新意识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是创造性思维、想象和创造性行为的前提,中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敏捷,求知欲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富有上进心和探索精神,“好动、好奇、好胜”是他们的天性。而物理实验内容丰富,容易操作,而且富有动手操作和探索因素,非常迎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学生吸收信息最有效的一种形式。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实验的方法,为学生设计一些有悬念的实验,这将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
   3.改部分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验中突出探索性方法的培养。在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 ,有意识地将一些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通过观察与探究,分析讨论,数据处理,最后得出结论等经历,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我以铅笔芯和铁丝代替合金线,让学生自行探究。由于铅笔芯和铁丝是身边材料,简单得到,学生分亲自动手组实验,观察清晰,效果明显,提高了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且使学生对物理学习更有动力,感觉物理就在身边,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与创新能力,效果很好。
   4.活跃学生思维,注重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能力,在培养观察能力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有目的重点观察,还要让学生知道怎样进行仔细的观察。(2)实验操作能力,主要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基本仪器,独立完成实验,排除实验中出现的故障等。(3)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要求学生有能力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得出结论。在实验中,允许学生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改进实验,使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实践只去探索,去思考,这有利于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会起到很好的的效果。
   5.创设实验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问题意识是思维能力的动力,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石。在物理实验教学中,除了常用的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外,还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手段。对于物理学科来说,实验是物理的灵魂,是物理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兴趣的源泉所在,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可见,实践操作在学生认识知识与创新能力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如《摩擦力》一课,为学生准备了小车,磁块、圆棍、抹布、测力计等材料,让学生设计减少摩擦力的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用测力计拉动没有车厢的车轮,在光滑的桌面上滚动时摩擦力最小。这一实验,学生综合运用了正压力、摩擦方式、摩擦系数等知识,减少摩擦力的方法是学生在边操作边思考中总结出来的。
   6.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有些物理实验现象是不容易观察的,而有些物理演示实验操作起来难度很大,或者无法操作,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计算机屏幕表演仪器拆装过程、实验方法和观察现象等展示给学生,然后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思维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总结出概念性结论。这样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效率。
   总之,实践证明,通过物理实验的探究式教学,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和巩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堂上运用“留白”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之一。语文教师如果在导入中善用“留白”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善用“留白”制造悬念;在教学最精彩环节善用“留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结课时巧用“留白”留下余韵,就能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创新能力得以发展,语文课堂就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留白;兴趣;创新;激情;回味“留白”原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
目的:观察外周磁刺激对小儿脑瘫腰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腰肌无力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计划,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外周磁刺激,比较
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士大会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要求,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
中国不等式研究小组网站5月18日陈胜利老师介绍了一道乌克兰竞赛题,设a、b、c0且abc≥1,求证:(ⅰ)(a+1/a+1)(b+1/b+1)(c+1/c+1)≥287·(ⅱ)27(a3+a2+a+1)(b3+b2+b+1)(c3+c2+c
伯努力是瑞士著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发现的伯努力不等式在不等式知识的运用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07年湖北省高考数学卷的最后一道题正是利用伯努力不等式解决有关中等
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高考中考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结合2007年各地中考数学试题的有关例子,对分类讨论思想的有关问题进行剖析·1对结论有多种情况或多种
随着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飞速发展,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债券收益率的联动关系也在逐步深化。文章基于DCC-GARCH-BEEK(1,1)模型分别对五种不同到期期限下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债券收
在欧洲,206拥有“最漂亮轿车”、“弯道之王”等美誉。在国内,上市不久的东风标致206也是一款市场热度很高的小车。东风标致通过宣传攻势为206塑造了外形出众、操控灵活、动
在△ABC中,若AD⊥BC,BE⊥AC,CF⊥AB,则AD、BE、CF三线共点,此点即为垂心,在直角坐标系中也即当kAD·kBC=kBE·kAC=kCF·kAB=-1时·有AD、BE、CF三线共点·我们对此进行类比,
目的:探讨活血补肾汤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将12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给予服用活血补肾汤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休息、补钙、口服仙灵骨葆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