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唱”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x66c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7-159-01
  
   高中音乐鉴赏模块在学习内容定位上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也就是说只强调了“听”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唱”。鉴赏是一种体验,而歌唱也是一种体验,因此高中音乐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体验性。同鉴赏不同的是,歌唱体验不只是听觉的活动,同时需要其他感官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因此歌唱体验是比鉴赏体验更为复杂的体验,唱的过程也是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过程,品音乐的过程,也要注意方法。
   音乐鉴赏是所有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动力,所以经常聆听优秀的声乐作品应是歌唱教学的必要内容和方式。首先,在听赏的基础上来模唱歌曲旋律,模唱时应该注意音乐的流动性和情感的变化,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帮助,教师要引导学生唱出音乐作品中的美感和韵味,进儿使他们在音乐审美能力和声乐表演能力等方面都能有所进步和提高。
   其次,在合唱、重唱、和独唱三种演唱形式中,应以合唱为歌唱教学的主要形式。其原因有三: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共处意识。学会交流与共处,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非常深刻的含义,它倡导人际间的相互的交流,平等对话,和谐相处,共同尊重。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使学生了解人类本身的多样性,共同性及相互之间的依赖性,而音乐作为人类交流的一种方式,对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合作、分享、尊重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二,最容易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常言道,语言的终结是音乐的开始,这种建立在音乐信息上只可意会的交流,往往比语言更能深入心灵,使人们相互理解,默契配合。尤其是音乐活动的集体形式(合唱、合奏等)感人之深,影响巨大,有益于个体和群体的交往与合作,有益于融洽人际关系,超越小我,融入大我,从而领悟共同的真谛。第三,合唱、与重唱、独唱相比,在单位时间里参与与合唱的人员远远大于重唱和独唱。学生受益的人数众多。同时在单位时间里,指导教师发挥指导作用也比重唱、独唱大的多,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再次,高中鉴赏教材中要求学生记住声乐作品中的主旋律。那么为了让学生记住主题旋律,更好地能感受到音乐主题的发展与变化,背唱音乐作品主题旋律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当学生熟悉了音调,就容易对作品产生兴趣和情感,这样就更进一步促进学生学好音乐鉴赏课。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7-156-01     新课程要求在初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近似于科学家研究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方式去探索新的知识。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知识,掌握历史发展规律,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一、遵循研究性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7-153-03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学时代是青少年世界观形成、发展甚至于定型、成熟的关键阶段,因此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做指导。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知识、认识人类活动
摘 要: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具有特殊效果。可以结合培养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培养创造性思维与创新精神、培养法规意识和社会公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体育教学 思想品德教育 意义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7-157-02  
硫族化合物合金GeSbTe(GST)和AgInSbTe等相变材料(PCM)已经在光存储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用相变电存储器件作为闪存的替代产品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与此同时,相变材料在一些领
目的: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对于中国一些地区近些年间猩红热发病情况的流行趋势进行描述,并从气象因素这一热点问题入手,估计气象因素对于这些地区猩红热发病人数的线性以及非线性效应的大小,以期发现适宜猩红热传播的气象条件,为猩红热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中国北京和香港地区2004–2015年期间每月的猩红热发病人数,12种气象因素以及年平均常驻人口数量。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进行气象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