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的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d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优化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可引导全班学生全员参与,制订班规的内容;培养得力的班干部,提高班规的执行力;走入学生心扉,完善班规的内容;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丰富班规的内涵;家校携手合作,延伸班规的效应。基于此,本文对如何优化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班级管理;策略;班规
  传统的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模式通常都是老师制定班规,学生在老师的威严下遵守班规,学生缺乏自主管理能力。而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那么,如何优化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激发高年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培养自信、阳光的少年呢?我认为可以从这五方面着手,优化小学班级管理。
  一、全员参与制定班规的内容
  “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优化班级管理的第一步是制定班规。何谓“班规”?李西顺教授认为:“班规是班级制度文化的一种体现。所谓班规,是指班主任引导、学生参与,根据相关守则、规范和本班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因此,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应该摒弃传统的“一言堂”的班规制定方式,以教师引导、学生全员参与班级班规的制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在担任五(2)班班主任的时候,就采用全员参与制定班规的策略。首先,我提出了班规制定的总体方针和要求:根据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实现班级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接着,我将全班分成6小组,每小组6人,每组选1个小组长。学生在小组开展讨论,每个组员都表达自己对班级管理的各项制度的见解与看法,如提出学习、纪律、出勤、卫生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的细则内容。然后,我再根据学校的管理要求与班级的实际情况,与班级学生代表一起筛选、总结、归纳学生的建议细则,制定班规。最后,在全班公布班规的细节,全班表决,通过这共同制定的班规。我还向学生申明班规是本班师生都要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老师也不例外。因此,在班规上,我班的全体学生和全体老师都非常严肃而且神圣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通过全员参与制定班规,增强了我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自主加入班级的自我管理中。实践证明了这样制定的班规,学生们都乐于遵守与接受。
  二、培养得力的班干部,提高班规的执行力
  班规制定后,执行非常重要。而班规的执行,需要依赖班干部。因此,得力的班干部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在五(2)班是通过下面四部曲培养得力的班干部的。
  第一,公平竞争,民主选举班干部。五(2)全体学生都有资格参与竞选。首先学生自荐,介绍自己。接着全班学生民主选举班干部,然后统计票数,初选出班干部,最后通过班主任最后的审核。通过这种方式,确保所选的班干部必须是他自己乐意做,并且是有能力做的,还是全班学生拥戴的,这样的班干部就选对了。
  第二,开展具体详细的班干部培训。选好班干部的两周内,我对班干部进行了集训。各个班干部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每个班干部都明确了自己的具体职责所在,包括管理谁、管理的具体事项、管理的度该如何把握。他们也明确了如何实施监督机制、奖惩制度,做好奖惩登记与统计,使班规有效执行。
  第三,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总结与反思。我每两周召开班干部会议,引导班干部总结自己的班级管理做得不错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并引导他们不断改进自己的能力。要求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到公平与公正,并做好同学们的榜样。通过总结与反思, 班干部的管理班级的水平不断地提高了。
  第四,在班级中树立班干部的威信。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发现哪个班干部的闪光点时,我在全班表扬哪个班干部,让全班同学都觉得他是个榜样。当班干部做得不够出色时,私下沟通,引导改进,从而树立班干部在班级的威信,提高班规的执行力。
  三、融入学生心扉,完善班规的内容
  班规的内容和班规制度的执行,是班级管理的必备条件,但还不够。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育人先育心,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因此班主任要走进学生的心扉,温暖班规这一个制度,从而使班规更加的完善。
  我在上课和课余时间,都会细致观察学生,大致了解全班学生的心理状态。在课余时间,我不着急回办公室,而是多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对学生予以指导、关怀与帮助,成为全班学生的良师益友。当我和学生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学生就会为我打开心扉。此时,我和学生聊天,在学生不经意间对他们进行了深入调研,了解他们对班规正式执行后的看法。根据他们的真实看法和实际的效果,再引导学生不断完善班规的内容,让学生从心灵深处认可班规,自觉遵守班规,在班级快乐地学习与生活,阳光成长。
  四、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丰富班规的内涵
  班规的内容不仅仅是学习、卫生、纪律方面的各种制度,还需有班级文化。营造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能对学生予以熏陶,培养学学生的核心素养,丰富班规的内涵。
  我重视班级的布置,我喜欢班级墙壁挂着激励性标语,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认为教室后面的黑板报,教室外墙壁展示的学生优秀作品,都能对学生予以润物细如声的教育。我还喜欢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营造班级良好的精神文化。例如感恩教育时,我会通过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感恩情景剧表演、感恩故事演讲等等形式,营造感恩的班级精神文化,提高班级每个学生的感恩意识,使每位学生都有一颗感恩的心,能发自内心地孝顺长辈,感恩老师,感恩身边的人。通过这样营造班级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丰富班规的内涵,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家校携手合作,延伸班规的效应
  学生不仅仅是在学校才要遵守班规,在家也要遵守制度,如学习上、生活上、精神文化方面都是如此。因此,班主任需要与家长携手,延伸班规的效应,让学生在校、在家都有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我常常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与家长联系,告知家长我们班的班规的具体内容以及需家长配合的具体事项。另外,我定期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抓住一切机会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育专家讲座,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我还通过家访、电访等等方式和家长分享学生在家,在校遵守班规的情况,确保班规在家的有效延神。
  为优化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可引导全班学生全员参与,制定班规的内容;培养得力的班干部,提高班规的执行力;走入学生心扉,完善班规的内容;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丰富班规的内涵;家校携手合作,延伸班规的效应,培养阳光少年。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2]李西顺.论现代性班规的建構[J].教学与管理,2011(2):24-27.
  [3]魏书生.如何当好班主任[M].北京: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推动着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的创新,为深化教学改革并提升数学质量,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需要以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为教学目标之一,一改以往“灌输式教学”和“哺乳式教学”的模式,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掌握知识和技能,提升能力和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思路,本文从五、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实例着手,探究影响学生独立思考的原因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关
【摘要】伴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和各学科教学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关注信息化教学中出现的新名词“微课堂”。本文主要浅谈微课堂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通过分析实例,说明“微课堂”给学生、家长 、老师带来的便利。  【关键词】微课堂;小学语文  “微课堂”的定义在不一样的教育视角下就有不一样的看法,本论文中提到的“微课堂”就是指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使课堂教学富有智能化和信息化,从而创
【摘要】学生的学习是由内部学习动力和外部学习动力共同发生作用而促成的。一般来说,外部学习动力的作用较弱而短暂,内部学习动力能持久、强烈地推动学习。故培养学生对知识的长期兴趣,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触发点,是“学生学习动力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试图结合问卷分析数据,从理论基础和应对策略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学习动力;学习兴趣;高效课堂;学情分析  我们初中历史科组把“学生学习动力研
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人;要有良好人,必先有良好教育。”两寸粉笔影射人生价值,三尺讲台绽放生命之火。有人说,教师是“用生命在影响生命”,也有人说教师是“灵魂的铸造师”,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在幼师这个工作岗位上走过了六年的光阴,我觉得教师是阳光下最灿烂的事业。教师,不仅仅能引领孩子的方向,更有着奔向光明的执着。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
【摘要】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追求的是“高效率”,提倡的是“快节奏”,对于上班一族,快餐成为了他们进餐的“习惯”,而“快餐阅读”又成为了人们大众阅读的“习惯”。我以为,这样的阅读习惯是很不健康的,也严重影响了下一代孩子。孩子的阅读习惯不好,阅读氛围糟糕,导致阅读教育面临重重困境。因此,寻找有效的阅读教学实践模式势在必行。本文重在介绍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独特之处,研究其在小学语文高年段阅读教
本报综合消息 4月1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聂新平主持召开深圳市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工作部署会议,市直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区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全市近800所学校校长通过视频方式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复工复产、复学复课是社会秩序全面恢复的两项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志,充分认识做好学生返校工作的特殊重
“随文练笔”是教师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赏析教材,挖掘教材可写因素,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短、平、快”的一种写作,也是目前语文教学中一种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项作业。本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以本校高年段(五、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视频作为研究对象,尝试运用量化的内容分析法,通过分析阅读教学录像,对本校高年段(五、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随文练笔的布置形式,学生课堂上展示
【摘要】教师在融合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总会碰到一些特殊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良问题行为,这些问题行为都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处理不好就会损害师生关系和破坏课堂气氛,影响教学效率。面对这些课堂问题行为,我们可以根据不同问题行为,分析其成因,制定一系列的沟通干预,及时巧妙地处理,将事端消灭在萌芽状态。  【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干预;共情;树洞  一、个案分析  1.阳光里的向日葵  2016年,当年我是
新课改要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促进人的发展,培养新时代需求的素质人才。语文教学尤应如此。本文以《白杨礼赞》为例,谈谈语文教学如何在发展思维、学习表达的同时,感悟革命精神,内化白杨的气质精神,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白杨礼赞》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抒情散文。此文由茅盾先生写于抗日战争最艰难的阶段。作者看到解放区抗日军民团结战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抒发对北
【摘要】 数学运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最基本数学能力。真正良好的运算能力不但可以准确计算已经学习的相关计算题,还可以举一反三,可以用更灵活更为简便的方法解决运算问题。良好的运算能力需要建立在明算理、懂算法、会运用上,融理入法才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让学生运算能力持续发展的法宝。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运算能力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运算;算理;算法  数学运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