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ancuo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听过一节主题班会课《献给老师的爱》,孩子们表演小品、朗诵诗歌、演唱歌曲,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尊敬、热爱和感激之情。当孩子们展示他们用稚嫩的画笔给老师画的像,叙说老师对他们一点一滴的关爱时,老师感动的留下了眼泪。有位老师说:“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觉得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实现了师生情感交流,较充分地体现了“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育是相对于理智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理念。长期以来,教育专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教学中的非认知目标。其教育过程重视理性知识的传播,轻情感经验的积累,重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轻情感表达、情感表现、情感该受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这种程式化、单一化的经验模式下培养的学生,知识虽然丰富,但缺乏真正感动和体谅之心。现代教育不仅要培养出理性健全的人,还要培养出情感健康的人。那么在学校的英语教育中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
  首先,树立理性和情感互补统一的教育价值观,培养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
  学生不仅是学习过程的承受者,还是有着多样化的精神需要的活生生的个体。学校教育除了激发和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外,还要注意满足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需求,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境界。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敢于大胆开口,获得一些英语感性知识,打下较好的语音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活泼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怎样让他们动起来,使“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在课中适当设计些动手做的内容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学生边学变动,使枯燥的句型操练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无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在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就安排了许多让学生动手做的内容,教师对学生小制作的完美程度要求不要过高,重要的是过程和语言,将听、说、读、写训练穿插其间。如在教形状这一课时,要求学生自制一些风筝,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首先就学习了circle,square,oval,rectangle,triangle等等这些形状,然后边学边做,一个个风筝制作成功了,而学生也初步掌握了所要学的句型What shape is …?It’s…接着,再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风筝来进行对话,学生的兴趣不言而喻。
  其次,创设现实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经常被人们的意识所忽略。情感教育使情感成为显性的教育目标,向着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方向驱动。学校教育要创设和利用各种生活事件,以贴近学生的、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情景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在生动的、形象的情境中讲解英语知识,能促进学习理解,记忆所学的英语和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使英语课堂教学趣味化、形象化。我在教学中常用以下几种方法:(1)实物巧设情景:实物是最常用的直观道具,教师应当利用那些易于准备和携带的实物:如在教授Hobbies时,我以“my hobby”为主题,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然后再让其他同学以记者采访的形式来提问,如:Do you have any hobbies?What do you like?Does your father/mother/sister/brother have any hobbies?What does he/she like?以此来评选出优胜的小组。
  许多学生在学英语时只注重语言形式,而忽略语义及内容,导致在说英语时精神紧张,容易用错。只有增加“说”的经验的积累、说话环境的适应和开口习惯的养成,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在高年级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每节课的前2~3分钟,让学生用英语free talk。这样既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英语交际氛围,也帮助了学生巩固已学的英语知识。
  第三,以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教师亲切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等,一经化为活生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和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表现教材中的喜怒哀乐,引导学生去体验情景、感知形象,让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师讲课思路愉快地跌宕起伏,从而促使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吸收和掌握。另外,及时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着调控作用,小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评价。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加语言活动的意识,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玩、摸、演、唱、画等形式,不仅能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就感。成就感是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学生一旦形成了成就感,就会产生更强的进取精神。
  第四,帮助学生了解、控制自身的情感,成为自身情感的主人
  当今的学生思想性强,他们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人生观、价值观,但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及人生阅历的限制,不一定符合自身的特点。往往期望高、失望大,一旦失落,便让一切消极的心理占了上风,自暴自弃。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要让他们认识并了解自己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了解每位学生的情感状况,针对学生个体的情感不同,加强对个体的心理辅导,特别是对于个体经验,对生活中尴尬、恐慌、压力等状态的辅导,可以大大增加个体调控情感的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使情感趋向于丰富和完整,顺利地让学生度过人生的每一个波澜,愉快而幸福地生存。
  总之,情感教学是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消除消极的情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主渠道。情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作用的桥梁和润滑剂,情感是打动心灵的秘诀,是打开人的心灵的一把金钥匙。“教贵情深”,有感情就会增加教学的魅力,学生往往因为爱你而爱上了英语这门学科。在浓浓的情感氛围中,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帮助学生填补情感和社会技能的不足,使学生勇于面对社会的压力,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竞争、勇于开拓。
其他文献
2014年9月至10月,笔者在学校对初中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八、九年级学生,人数共450余人次。调查内容包括:创新能力对个人和国家发展意义的了解、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小发明、小创造等。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创新能力对国家、个人发展的意义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上普遍存在学生创新思维不够、创新意识不足等现象,学生问题意识
期刊
【摘 要】 为了适应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英语学习活动的层次、英语自主学习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说明培养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作了粗浅的探索。  【关键词】 高中生 自主学习 习惯 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能否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是否具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是决定他们能否在今后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沟通和交流越来越频繁。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时代,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英语教学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存在的问题为研究起点,提出创新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 英语教学 组织形式 问题 方法  1.
初中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教学,实验是最具学科特征的教学元素,也是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分析实验教学的必要性,接着分析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探讨优化实验教学的具体建议,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1物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那么,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否需要强化实验教学呢?笔者认为强化实验教学的必要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1强化实验教学是
期刊
【摘 要】 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呢?这与教师的词汇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本文就词汇在英语中的重要地位来探讨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词汇教学  高中英语新课标教材中词汇量大,再加上同义词,近义词,一词多义,一词多种词性以及词的习惯搭配,固定用法等等使学生在学习词汇时常常顾此失彼,不能准确理解和记忆词汇。因此,在词汇的教学
1教师专业引领,在解决问题中树立自信心  由于物理学科特点、教材、教法、学法等因素,部分学生一开始没能及时入门,初学物理后的首次考试成绩又低于自己和家长的期望值,学习的自信心锐减。为此,教师要有预见性,对学生及时进行物理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认识到: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相当于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物理学家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物理的学习过程就是观察实验,形成概念,掌
期刊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在研究学校领导力开发,不过主要还是集中在校长层面。需要提醒的是,教师层面的领导力开发也应予以相应的关注。教师领导力培训的基本方式应该是基于校本,主要方式是建立“专业性学习团队”,在此类学习共同体中促进专业能力提高。  自助式的领导力开发。现在人们都热衷于领导力培训和教育,这似乎是一条“捷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对自我的开发——自助式开发方式,学校应该提倡这种方式。自助式开发类型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将科学探究列为“课程内容”旨在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相似的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探究乐趣。  目前,义务教育物理教材人教版、沪科版实验数量和广度都居国内外同类教材之首,目的是让学生人人动手参与实验过程,所以课堂教学中应将教材中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从而构建探究性学习过程。在现实中,笔者
期刊
期刊
物理习题中的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若明若暗、含蓄不清的已知条件。很多学生在面对物理试题时不知所措,导致学习物理时感觉到非常吃力,最后导致对物理失去兴趣,物理成绩下滑。隐含条件的挖掘不但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积累丰富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同时要求学生有一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而懂得发现隐含条件又是审题的关键。学生应用平时学习过程积累的知识与能力来挖掘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