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日发生在日本的大地震是日本人民的灾难,也是人类的灾难。大地震再一次让我们明晰人类的局限,大地震让人类回到自身!大地震是对于生命的警示,也是对于心灵的惊醒,更是对于人类精神的警觉!自然的灾难是永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即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所以,在地震面前,在自然面前,人类无异于刍狗,甚至无异于草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发生在日本的大地震是日本人民的灾难,也是人类的灾难。大地震再一次让我们明晰人类的局限,大地震让人类回到自身!大地震是对于生命的警示,也是对于心灵的惊醒,更是对于人类精神的警觉!自然的灾难是永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即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所以,在地震面前,在自然面前,人类无异于刍狗,甚至无异于草木。天地更不管你是日本人或者中国人了!大自然中的大地震让我们明白,人类终归是同一个世界的战友,人类是同一个家庭,更是同一个感受!所以,地震处境下的国人与国人的关系也就是一种道德的关系,这种道德关系的内涵具体体现在了国人的国际主义精神或者现代公民的国际意识,这是最高的人类道德!
大地震是人类道德的炼炉,更是人类道德的振荡器。在大地震面前,人类充分展现道德、生成道德、淘汰道德、优化道德!大地震让人类更道德!
同时,大地震也是科学教育的好机会,也是生命教育的好机会,也是防灾教育的好机会,更是心理教育的好机会!但值得提醒的是,日本大地震并不是什么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的好机会,而是道德教育的好机会,或者说是公民教育的好机会,或者国际主义教育的好机会!
大地震让人类自形,更让人类自亲!大地震是人类的灾难,却是人类道德教育与道德成长的好机会!
(据《教育论坛》)
其他文献
1.花朵列队 12朵花排成了右边这样的形状,现在请你移动其中3朵花,使这些花排成三角形。 2.巧移火柴 移动图中的2根火柴,使每行和每列的4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16。 3.内外三角形 在里面这个三角形的空圆中分别填上1、2、3、4、5、6,使每边3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11。再把1、2、3、4、5、6分别填到外面这个三角形的空圆中,使每边3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12。 4.找一找 五顏六色的大
生活是幼儿学习的源泉,更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源泉,我们的生活无不与空间、时间,数、量、形等息息相关,生活中数学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可谓数学就在幼儿身边。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而来挖掘与运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丰富的数学教育资源的: 一、创设良好的数学环境。 1、利用取之不尽的废旧材料丰富数学活动区内容,营造良好的数学环境。 数学活动区是幼儿观察、操作、探究学习与运用数学知识的最好场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体验、探究发现的过程,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那么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如何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促使学生生成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使所有的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呢? 一、有效生成需要精心预设 平时我们所说的备课,就是对教与学的预设,一是
晚上,我和姐姐在一起玩。忽然,姐姐尖叫着说:“你头上有只蜜蜂。”说完,她就溜到爸爸妈妈的房间里去了。 我吓得蹦来蹦去,想把那只蜜蜂甩掉,可是它却缠着我不放。我又在家里不停地跑来跑去,可是没用,蜜蜂还是赖着我。我急得都要哭了。 这时,爸爸出手了,他拿起苍蝇拍,想打死那只可恶的蜜蜂。可是,它飞得太快了,爸爸怎么也打不着它,只好开一扇窗户想让它自己飞走。但它就是不走。 我们没办法,只好把窗户全打开
综合性学习不是以掌握系统的语文学科知识为目的.而是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目的,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综合性学习涵盖的内容、方式更广泛,更能注重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个性,更加能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我认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导可以从以下
这一期《童言趣语》,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位小朋友笔下的家人睡觉的样子吧!哦,对了,他们都来自浙江省杭州市信达外国语学校201班。 爸爸睡得好香。他大大的眼睛闭上了,眉毛也在睡觉,平平地躺在闭着的眼睛上方。可是,他的嘴巴怎么还张着呢?那是他呼噜声的出口.他的呼噜时断时续,时轻时重……爸爸上了一天班,累了,困了,他真该好好睡一觉。(吕佳凌) 弟弟睡得真熟,兩条腿舒服地岔(chà)开着,两只小手举过头顶
吃过午饭,小猕猴皮皮蹲坐在一块石头上,闭着眼睛,回想着上次从山羊老师手机的显示屏上看到的内容。他呀,想从中领悟出更多把句子写得更生动的方法呢! “‘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自言自语的皮皮突然跳了起来,“我明白了,这些描写都是由一个动作去猜想下一个动作。” “那能不能由动作去猜想人物的心理呢?或者,能不能由神情去猜想人物的动作或心理呢?”皮皮被
《纲要》提出“感受与创造并重”的艺术观,强调儿童的艺术教育要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要始终把对幼儿个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强调在幼儿精神获得满足和愉悦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形成完整和谐发展的人格为终极目标。在艺术教育中关注幼儿生命和谐发展体现了《纲要》精神,教师要创设一个让幼儿能够感受、喜爱、喜欢、体验的艺术情境,引导幼儿发现一个以日常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