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历史活动性课堂的创建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ec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历史课堂不是仅仅为了传递知识,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激活课堂氛围。因此,在历史教學当中,教师要学会利用形式多样的手段让教学的过程变得具有多样性,从而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效率。本文针对高中历史活动性课堂的创建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历史;活动型课堂;创建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9-011
  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和联系的重要途径就是展开教学活动。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度,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了解更多历史的发展脉络,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不仅如此,在教学活动的帮助和引导下,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会更加容易,由此看来,实施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和教师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那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改变教学模式,改革之前的传统教学方式,结合实际,灵活运用相关策略来制定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案,让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帮助学生在教学活动当中了解到更多的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核心素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一、创建高中历史活动型课堂的有效作用
  1.改善教学氛围,培养家国情怀
  一直以来,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课堂模式下,教师占据着课堂中的主体。教师习惯性的用传统说教的方式向学生们传递知识。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变得机械化、形式化,学生必须以被动的姿态来学习,无法发挥自己的作用,思维无法得到拓展。教师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必须建立起丰富的历史教学活动,以便在活动中渗透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信息。在此活动中,让学生轻松、自由地学习,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进行历史学习和历史发现,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相关的历史信息,从而拓展到对自身国家的崇高敬意和认同感,表现出在历史当中所透露出来的家国情怀,催生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意识,也间接地促进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进程。
  2.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想要拥有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就要通过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到知识并且理解知识内容,通过潜移默化的手段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找到问题答案。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提供平台创建丰富多样的历史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进去,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从而提升课堂效率、改善教学质量,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3.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在历史教学课堂当中,如果只有教师自己在讲述知识,学生没有参与度,那么课堂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学生也不会有学习的动力。那么,想要实现生动的教学课堂,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创建一个丰富、多样性的课堂教学活动。首先,教室可以创建活动性教学的情景,比如说给学生播放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影片或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历史性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者,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教学手段,让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小组交流,围绕刚才看过的影片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在交流过程中提出问题。最后,教师为学生拓展学习到的历史性教育内容,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和实践。同时,利用活动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对老师给出的问题进行积极的回应,按照教师的指导对接收到的历史信息和资料进行自我吸收和理解,并拓宽自己的思维进行探讨,由历史知识的学习延展到自身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二、如何创建高中历史活动型课堂
  1.树立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效果
  想要提升课堂活动的效果,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方向和教学目标。一个正确的教学目标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制定正确的教学活动方案,还能帮助学生制定自身的学习计划。为了创建一个高效率的历史教学课堂,教师要提前制定好教案、进行备课,根据提前了解的学生学习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整理清晰的教学思路。教师首先要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科学的教学方案,清楚本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收获。不仅如此,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水平,创建学生能适应的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设立情境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性
  高中历史课堂的活动性让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丰富历史教学活动需要创建教学情境,帮助教师制定教学方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制定多种不同的教学情境活动,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共鸣,拥有探索下去的兴趣,让历史知识散发吸引力。例如,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们展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先调动起来学生的感官系统,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补充非教材当中的知识内容,与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吸收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性问题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感知能力,比如,由历史事件启发学生对自己人生发展道路的思考,让学生提前深入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课内外教育的完美结合。
  3.培养爱国精神,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高中历史教学会涉及很多国家之间的战争,比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等。那么,教师在讲述这些知识点的时候,要潜移默化的在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时,提升学生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利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怀,胜过简单的爱国口号。同时,教师可以创建一些教育实践活动,教师可以依照所教授的内容,让学生针对某一件自己印象深刻的事件,组成小组进行情景剧演出,模仿和还原当时语言对话场景;上网搜集资料,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绘制海报或板报,更加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历史情境。学生在体验了丰富的实践教育活动之后,主动表达自身的看法,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自己的感知力,也使学生在历史史实的追忆中反思自己的成长之路,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将来为国家为民族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4.开展评价活动,强化学生学习动力
  每一个学习阶段的学生,想要得到进步都离不开教师对自身的评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明显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以及对自己某方面的认可和鼓励,就会更加用功的学习,这样下去自己的学习成绩也会逐渐得到提升。因此,教师一定要及时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教师针对教学的各方面以及学生学习情况来设定评价指标和内容,围绕学生的课堂表现、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业以及任务的完成情况、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在发现每位同学身上优点的同时,教师也要灵活委婉地指出学生的一些问题和缺点,让学生能够認识到自己的优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让学生更全面地思考自己未来就业与发展方向,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5.改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想要实现历史课堂效率的提高,就必须拥有一个正确的历史教学方法。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堂的教学氛围。因此,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教师的历史教学方法。正因为如此,教师在确定教案和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定要谨慎,选择一个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轻松的记住历史知识点,从而提升历史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教师需要先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需要完成的任务,根据这些来确定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要注意在课堂当中给学生提供一个与自己互动的机会,在交流的过程当中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自身特点,之后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制定适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进而提升历史学科的学习成绩。其次,在改善教学方法时,教师也一定不能脱离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也要设计与之相应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教学方式,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体味历史,感悟历史,从而实现以史为鉴,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提供参考,让历史教学课堂变得高效。
  总之,为了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激发创造性思维、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以身作则,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学会结合时代特点改变教学方式。同时,也要结合实际,不断尝试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案,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收获满满,从而感受历史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魅力,进而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付西莲.在课程实施中培育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与策略——教学教研活动课反思[J].名师在线,2020(06):41-42.
  [2]黄辉.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优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9(35):116.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课题号GS[2020]GHB2277。
  (作者单位:甘肃省玉门市第一中学,甘肃 玉门735211)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信息化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日益广泛,形成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整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这一现状不仅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磨灭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强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更多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的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丰富
编辑在线:来自监狱的信等  本期发稿之前,编辑部收到一封来自新疆某监狱的信件。信是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郭剑华主任中医师转来的,写信的是监狱里一位在押人员。信上说,自己大学毕业,但因经济罪入狱。在狱中,他最喜欢看《家庭医药》,特别是里面的自我按摩系列。他对照杂志边学边练,不但自己用来防病治病,还和其他狱友交流学习,互相帮助。得知《家庭医药》增刊《自我按摩去百病》即将出版,他写信给郭剑华主任中医师,希望
摘要:在新时代教学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对教师与学生有了新的要求,将“史料佐证”素养的发展列入了历史的重点教学目标。“史料佐证”素养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更多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辩别史料的真伪与价值,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在高考历史试题中,也对“史料佐证”进行了考查。本文中笔者就高考历史试题对“史料佐证”素养的考查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考历史;史料佐证;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技术、电子通信设备、多媒体技术逐渐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可。为了与时俱进,迎合新的教学理念,历史教学在新课改的引导下,逐渐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开始强化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有效融合,期望促使历史教学方法多样化、内容生动形象化、教学形式先进化,以科技为教学先导,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程的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基于当前信息技术发展
摘要:分层递进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以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身特点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近年来一直受到教师们的追捧。本文结合分层递进教学的现状,探讨如何将这一教学策略更有效地运用到初中化学的教学中,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课堂探究三个方面作具体探讨,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分层递进教学;
摘要:本文主要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在研究中,文中先分析了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构成和培养意义,之后分析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策略,希望可以提升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为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核
摘要: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学生才是学习主体的指导思想,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渠道。在初中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要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为研究内容,进行相应的途径探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课堂;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G63 文献标识码
摘要:随着课程的改革,基于核心素养初中体育教学也逐渐被社会大众所关注,在专注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老师和家长们也开始注重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让学生们能够有健康的身体去学习知识。体育课程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在掌握运动理论和运动技能的基础之上提高学习质量。本论文主要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问题,阐述了初中体育老师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去进行体育教学,并针对小组合作学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能力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之一,是此课程的重要内容。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取历史信息,明确史实内涵,更能够培养学生把握历史发展基本规律、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课改下培养初中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培养初中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解释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
摘要:学会自理是提高初中生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很难想象,如果一个人盲目地依赖别人,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时刻依靠别人的建议生活,他能做什么伟大的事情。更重要的是,生活不能自理,这也是懒惰和无能的表现。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流汗、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倚天靠祖,不是英雄”,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自理能力会有所提高,但自理能力不是自发的,需要有意识地培养。  关键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