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部矛盾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fan1986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过程的内部要素是由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集中体现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教育主体与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内容和方法与教育客体之间的相互矛盾关系;提高教育主体的有效性,凸显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增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时代性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内部矛盾的根本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矛盾;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和方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由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社会环境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实践着的动态系统。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同时又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因此,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部矛盾,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内部要素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1]。这个过程是由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复杂的矛盾系统。其中,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构成这个矛盾系统的内部要素。
  教育主体是指依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可控性影响的组织者和教育者。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动者和实施者。[2]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概念界定的出发点是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显然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占有着主导性地位、发挥着主导性作用,这种主导性作用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具有的功能:组织功能,即对教育内容、教育情境的组织;教育功能即对教育内容的传输、对教育对象思想行为变化的引导等;调控功能即获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反馈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并据以调控自己的组织行为及教育行为等。
  教育客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对象,是在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各不相同而具有自身独特个性和特点的大学生。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客体,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客体又是有思想、有激情的、活生生的人。这种客体区别于一般客体的根本特性在于其具有主体性,是一种具有主体性的客体。教育客体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受教育者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能力,能自主地选择教育主体的教育内容,进而判断教育内容的价值,并对有价值教育内容进行整合内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和认识能力,培养造就符合国家需要的、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合格人才。因此,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核心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在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心理诸素质方面的要求,它不仅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而且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任务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教育方法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所运用的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各种手段、办法和程序。[3]它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结构要素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针对性的发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起到“桥梁”沟通作用。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内部矛盾的表现形式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要素往往是一致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要素在很多时候又表现为不一致,有矛盾。刘烨在其参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一书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是教育过程中施教系统(含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和受教系统之间的矛盾。[4]这一基本矛盾就是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之间相互矛盾关系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为:
  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矛盾。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对矛盾,主要表现为教育主体所提出的教育要求和教育客体的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朝着与社会要求相统一的方向发展。因此,国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设定者和控制者,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目的、内容和性质。但是一定的社会要求与教育客体的主观发展、需求、个人经验以及完成这些要求的实际能力之间有冲突。这就要求教育主体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对教育客体施加教育影响以塑造教育客体的思想道德行为。如果教育主体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与教育客体的思想道德现状相适应,就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不相适应,则会产生逆反心理,抵消和削弱教育者施加的教育影响,从而导致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矛盾的产生。这一矛盾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始终,教育客体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深化,就是这一矛盾运动的结果,矛盾的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教育客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就不断地形成和深化。
  教育主体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矛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因而在多数情况下,教育主体能正确选择教育内容、采用合理的教育方法,使教育主体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保持一致。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教育主体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有时也会不一致,产生矛盾。主要表现为:一是由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规定了新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如互联网的出现,就要求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教育主体必须使自身的思想、学识、才干、能力与不断变化的社会要求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如果教育主体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变化,两者之间就会产生矛盾。由于教育主体教育理念的滞后或教育方法的落后而影响教育效果的情形是经常发生的。二是由于教育主体并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仅仅是出于职业要求而例行公事式地开展教育活动,而不去正确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而导致两者之间产生矛盾。
  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教育客体的矛盾。教育主体选择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必须符合教育客体的心理需求和思想政治品德的发展水平,才能起到沟通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起到“桥梁”作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由于教育客体是具有主体性的客体,其层次的多样性、思想行为变化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要求教育主体科学安排教育内容,合理使用教育方法,否则,就会产生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不一致的矛盾。这一矛盾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单一性与教育客体发展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即教育主体选择的教育内容、使用的教育方法只是针对一般教育客体而言,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对大学生中、低层次教育,忽视了个性差异,因人施教。二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稳定性与教育客体思想行为的变动性之间的矛盾。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促使大学生的道德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不能直面教育客体的批判与怀疑,不能解决现实的心理压力和实际问题,不能充分反映因现实生活的变革所引发的大学生道德观念的更新而导致矛盾的产生。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内部矛盾的解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内部诸要素之间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表现为内部各要素在互相契合、互相排斥、互相适应、互相超越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不断打破旧的平衡,确立新的平衡。要促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内部矛盾的解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加强内部要素的建设。
  提高教育主体的有效性。有效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具有的有助于实现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担负功能的积极属性,它决定着教育主体能否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有效地实现其所应发挥的功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素质。主体意识是教育主体关于自身的自觉认识,包括对自身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主导性作用、所担负的具体使命、自身主体性活动对于社会和自己的教育对象所具有的现实与长远意义的全面而深刻的认知。[5]强烈的主体意识驱动着教育主体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推动着教育主体由应当的施教主体向实际的施教主体转化。主体素质即教育主体所担负的主体性功能所应具备的一系列素质的总和。主体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由应然主体转化为实然主体的内在根据,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实现自己所担负的主体功能提供着可能性基础。有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人格素质、理论素质和能力素质。
  凸显教育客体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以教育客体思想、行为的积极变化为标志的。而教育客体与一般客体的不同之处在于能积极主动地接受、吸纳、认同、内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内容,既把自己作为教育的对象,又把自己作为教育的主体,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6]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具有主体性的客体,自我教育是教育客体在教育过程中主体地位的表现。要凸显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必须要发挥教育者的教育引导作用,大力提倡和加强教育客体的自我教育。一是要牢固树立平等和服务意识,尊重教育客体的主体地位,让受教育者在一种民主的氛围中主动、自愿地接受教育,培养和增强自身的主体性;二是要发挥教育主体的角色功能,在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同时,不断启发、引导、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三是改进教育方法,让教育客体在自我参与过程中凸显主体能力。
  增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时代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教育主体向教育客体实施教育的具体要素。要使教育内容与教育主客体保持一致,教育内容必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要求,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对象的思想实际而确定具体内容。一方面,它必须要符合根本任务和目的的要求;另一方面,它必须与时俱进,根据不同时空,不同条件下对象的思想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内容。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贴近社会现实、贴近专业要求和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教育方法制约和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内部矛盾的解决程度。符合人们思想活动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教育方法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必须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任务新内容,切实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特点,探索和寻求富有时效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24.
  [2]张力.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客体性[J].求实,2005(6):84.
  [3]成媛.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2,181.
  [4]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5.
  [5]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主体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04):49.
  [6]骆郁廷,丁雪琴.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化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11):18.
  
  作者简介:范婵(1971—),女,湖南隆回人,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政工师,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其他文献
With instances of the disease increasing rapidly,preventing and fighting it becomes more difficult Kaifu Lee,the former head of Google China,said that he was di
期刊
在开展地下金属矿山采矿工作的时候,一定要采取合理的采矿技术,才能够保证采矿更加的合理,更加富有效率.本文主要研究了地下金属矿山采矿方法和具体的采矿技术,希望能够为今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给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再加之事业单位具有非营利性特点,与普通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其财务管理也存在较强的特殊性。在此形势下,对事业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和问题,综合各方面专家的研究成果,在复杂管理理论创新上站得更高,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席酉民教授、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于景元教授提议,西安交
提到面料创新,不得不提纺织行业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专业设计评比舞台--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作为旨在促进纺织产品创新,提高新产品市场化率,帮助纺织面料设计师人才队伍培养
期刊
本文针对环形加热炉的工程特点,介绍了环形炉加热炉耐火内衬纤维模块的结构形式,以及施工的工艺流程、控制方法和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其隶属关系不明确,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学校必须转变理念,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专
在长期的发展中,企业对经营者业绩评价都是以会计利润为基础的,然而,对于会计利润来说,它并不能从实质上反映其业绩.在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评价时,必须分析经营者的实际付出,